「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开栏语

当前,阿旗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关头,三十万勤劳智慧的阿旗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全旗上下全力以赴、合力攻坚,特别是各单位帮扶干部放弃节假日,进农家、拉家常、听民声、解民忧,把群众当亲人,用脚步丈量脱贫路,一个个动人的扶贫故事讲述着他们向贫困宣战的决心和行动。旗委宣传部组织媒体记者深入一线挖掘采访,又推出新力作“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专栏。专栏重点宣传“四个一批”典型,即:宣传一批脱贫先进典型、宣传一批帮扶先进典型、宣传一批帮扶单位先进典型、宣传一批精准脱贫成功案例。通过讲述脱贫一线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不等不靠、齐心协力,拔穷根、增动力的干群故事,凝聚党心民心,汇聚脱贫攻坚正能量,为决战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讲述身边故事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我们不曾记起阿旗巴润诺尔嘎查,这里和别的村落无不相同。贫困户、危房等等脱贫攻坚要攻克的难题,在这里一样存在。但自从天山五中驻村工作队加入这个“大家庭”中,这里的人儿欢笑声、喜悦声变多了,干劲也更加足了...... 驻巴润诺尔嘎查工作队是由五中党支部副书记特古斯、校总务主任满都拉和巴拉奇如德苏木的斯钦巴图、额日敦图、青昭日格图五人组成,特古斯任驻村第一书记。这支由五人组成的驻村工作队自2017年11月7日来到巴润诺尔嘎查开始驻村的第一天起,他们就每天坚持签到、记民情日记、写周报,他们已然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户的大事小事都当成了自己的事,并想尽一切办法认真解决。

争取资金铺富路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2018年,工作队根据嘎查的实际情况与旗民宗局协商申请了25万的民族发展基金,购买了20头牛,分给了村里5户贫困户,每户4头牛。每年嘎查向这5户贫困户收取5000元的管理费,并将每户的5000元管理费集资后购买25只羊分给另外一个贫困户,该贫困户每年向嘎查交付5只羊的费用,作为嘎查发展基金。以此循环,最终使嘎查的贫困户全部脱贫。

爱心帮助贫困生

驻村工作队深知,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之前,嘎查就想着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做点什么,然而,成立基金会帮助贫困孩子的想法源于种种原因搁浅。驻村工作队得知后,便马上成立了“故乡的关怀”基金会,工作队满都拉老师为基金会注入4000元,天山五中校长、工作队共注入资金5000元。该项基金专门用于资助于嘎查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上学期间的交通费和生活费,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截止目前,已为该嘎查的32名贫困大学生资助交通费、生活费共12000多元。 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的扶贫足迹,已经印满了整个嘎查村的扶贫路。对于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读书最幸福的了。但对于该嘎查17岁的男孩阿布日古来说明亮的教室却是渴求向往的。阿布日古成长在贫困家庭中,家中三代同堂共6口人。成绩优异、懂事的他,因为家中贫困,不得不用辍学的方式减轻家里的负担。驻村工作队得知此事后,立即与苏木包村干部、嘎查“两委”和党员自发地为阿布日古进行爱心捐款共计3800元,并积极与天山二中联系、协调,并为其全部免除了学费、杂费、住宿费等费用,重新办理了学籍,还为阿布日古准备了1套行李、四套校服(春秋季一套、夏季一套、冬季两套)。使小阿布日古又重新返回校园读书了,爸爸激动地对他说,今后一定要更加刻苦努力读书,感恩社会,将来做一个有用之才。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点餐”式帮扶树信心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帮扶责任单位天山五中全体教师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在脱贫的路上“奔跑着”。今年年初,作为帮扶单位天山五中的全体教师为巴润诺尔嘎查贫困户捐款,为所联系的55户贫困户共购买发放33袋肉牛精料补充料、18袋玉米、13袋大米、13袋面粉、42小袋大米等折合人民币11000余元;同时,还为获得“点餐式”扶贫项目的42户贫困户,为养牛户发放1袋肉牛精料补充料、1袋大米;为养羊户发放2袋玉米、1袋大米;为新识别和返贫户发放1袋大米和1袋白面。帮助贫困树立致富信心。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点滴小事见真情

今年春天,驻村工作队的满都拉得知自己的帮扶户由于缺少资金买不起种子、化肥而不能春耕,他便自掏腰包为贫困户捐助900元,购买了种子、化肥帮助贫困户顺利完成春耕。 嘎查里的大事小事对于工作队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工作队看见贫困户家中的笨鸡蛋、奶食品、蒙古饰品、小米等没有销路的困境,工作队就在天山镇内为他们寻找销售点,并帮助他们每周到天山镇内销售一次,这些费用,用于贫困户交电费等日常开销,节省贫困户的开支。每到节日时,驻村工作队及天山五中的全体帮扶人都会与村民一起开展联欢等活动,让贫困户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在脱贫攻坚战中,住房保障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中之重。在巴润诺尔嘎查危房改造中,驻村工作队通过调查,协商企业家为两户贫困户免去自筹部分资金,每户8600元,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 骄阳似火的七月,驻村工作队看着茁壮成长的玉米、看着要住进新房贫困户脸上露出的喜悦、看着在校园中努力拼搏奋斗的孩子,工作队每个人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看着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乡亲们增收致富,工作队每个人干劲更加十足,他们还计划通过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建立青储基地,作为贫困户春天饲养牛羊的饲料,并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通过举行免费培训,让嘎查的劳动力获得更大的收益。驻村工作队为了能让嘎查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会不断扩大集体经济,造福于巴润诺尔嘎查。

「脱贫攻坚·讲述身边故事」牵“线”搭“桥”解民忧——记阿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

巴润诺尔嘎查驻村工作队是我旗众多工作队之一,他们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做过的每件小事都是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的“大事”。驻村第一书记特古斯说:“农牧民的事没有大事小事之分,每件事都要解决好。我们解决过家庭纠纷、土地纠纷、协助办理残疾证、整治乡村环境......”朴实的话语中折射出工作队为民务实的态度。 烈日夕阳西下,看见乡亲们在家里、地里忙活着,驻村工作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相信通过工作队的牵“线”搭“桥”,巴润诺尔嘎查的农牧民们一定会行走在小康路的最前沿。

记者手记:

工作队的组成人员对扶贫工作都充满了信心,从帮助贫困学生到帮助贫困户购买种子化肥,每一件事都做的脚踏实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件小事的解决,都离小康的道路更近了一步。他们没有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群众树立的大拇指和口口声声的称赞就是对工作队工作最好的肯定。“四天三晚”的驻村规定时间已经完成,但工作队的成员还是没有回家,他们说:“嘎查里还有一些事情需要解决,我们先将这里的工作完成好......”有这样一支队伍在这里努力奋斗着,巴润诺尔嘎查的小康路还会远吗?

如何关注

①复制“活力阿鲁科尔沁”。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长按粘贴“活力阿鲁科尔沁”,搜索即可找到。

③扫描二维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