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杵的來歷和寓意

金剛杵,梵名 Vajra 瓦支拉,藏語稱“多吉”,曾音譯為伐折羅、縛日囉、伐折囉、跋折囉、伐闍囉。又叫做寶杵、降魔杵等。原為古代印度之武器。由於質地堅固,能擊破各種物質,故稱金剛杵。

金剛杵的來歷和寓意

在印度古代傳說中,據說有位飲酪仙人,他死後骨頭變為金剛骨,帝釋天把它用來製成了兵器,這個兵器就是後來的金剛杵。在後來的密教中,採取它寓有“摧毀敵者”的間意義,遂把諸尊聖神所執持的某些器仗,都稱呼為金剛杵了。從而更把它轉變為修法用的道具。

金剛杵的來歷和寓意

最初的“金剛杵”,其尖端頗為銳利。後來成為道具,其形狀乃有變化。據慈氏菩薩略修愈哦唸誦法卷下說:有“五股、四股、三股、二股、獨股”等不同形式的金剛杵。也有分“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等各種金剛杵,以及“如來最上金剛杵、忿怒金剛杵、微妙心金剛杵”等等的名目。不同的杵形,其含義也不一樣,比如一鈷(股)標示“獨一法界——一真法界”;三鈷表示“身、口、意”三密平等;五鈷表示“五智五佛”,即五鈷的中間一鈷,表示佛之“實智”,外圍四鈷,表示佛之“權智”。而外圍四鈷向內彎曲,表示“ 權智”必歸“實智”之義。“杵”的上下兩端,鈷狀相同,表示佛界、眾生界同具五智之義。

金剛杵的來歷和寓意

還有一種常見的金剛杵,上端為杵,下端為鈴,這種鈴和杵合用,在藏傳佛教中也有深刻的內涵。鈴象徵著般若智,代表著通過金剛乘而變成5種無上智慧的心。鈴有碰鈴、金剛鈴等,合稱為藏鈴。鈴上部相當於佛身,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於其心中。鈴的含義是驚覺諸尊,警悟有情的意思。在和金剛杵一起使用時,還有陰陽含義在其內,一般以金剛杵代表陽性,以金剛鈴代表陰性,有陰陽和合之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