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P2P平台,可能扛過雷潮

昨天,人民日報刊發了文章:網貸平臺退出是正常出清,也是良幣逐劣幣。

文中說到,監管檢查、行業和企業自查正在重塑健康的市場環境。同時,投資者自身應保持平和的投資心態。

官媒喊話,提振信心。

理性一點看待,現存的1600多家平臺,還要繼續接受去偽存真的考驗。

不要為此驚慌,這就是網貸行業涅槃重生的必經之途。

什麼樣的平臺最後可能倖存,成為我們可以投資的靠譜平臺?

李財師認為,這幾個特徵必不可少:

第一,業務真實,並且有盈利點。

這一次雷潮中,大家也都明顯看到,絕大部分爆雷平臺,真不是正經的P2P平臺。自融、假標、龐氏,都是偽裝在P2P外衣下的牛鬼蛇神。

能存活的平臺,必須恪守信息中介的本分,有真實債權,借款人與出借人一一對應,不做風險承諾,規模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出借人風險自擔。

在這個基礎上,平臺還需要有足夠的盈利空間,不然也會被經營性風險壓垮。有一些平臺,涉及的行業本身利潤空間就小,比如車貸行業的利潤就在逐漸被擠壓;還有些平臺,資產端來自第三方,本身息差就很小,利潤也會削薄。未來的競爭中,存活的平臺要找準差異化的資產類型佈局。

第二,合規運營。

在原來的合規基礎上,比如存管、ICP證、等保三級、限額、信披、無類資產證券化、無期限拆分等等一系列要求,監管趨勢還會進一步收緊。目前理財計劃產品已被多地嚴令下架,未來所有的產品一定是直投模式,存在的風險是逾期風險,但不再出現流動性風險。不能整改到位的平臺,存活概率很低。

除此之外,平臺還不能涉及其它踩線行為,比如暴力催收、自然債務率超過36%。

第三,資金實力雄厚。

平臺的資本實力代表了其抗壓能力。以監管現在對網貸的定位,未來會出現的局面,就是網貸只能定向去服務銀行不願意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和一些不優質的個體借貸。無疑,這樣會產生高額逾期和相對大比例的壞賬。真正的P2P平臺不需要承受暗兜底的壓力,但需要有足夠實力應對經營性壓力。

小而美的平臺會越來越少,最終只能是強強聯合類型的平臺(資本實力強+規模大)生存,同時槓桿比例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當然,這些標準比較籠統。現階段下,187細則尚未出臺,怎麼知道短期內在車上的資金安不安全?提供幾個側面觀察平臺的獨家技巧。

1、進入站長工具,可以查看每個網站的流量及權重、排名。基本上現在流量能排在前30-50的存活平臺,就是用戶關注度和活躍度比較高的。當然,爆雷和有負面的平臺除外,它們的關注量也大,但不是出於正常的投資行為。還有站長工具的數據會有滯後,所以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因為網貸平臺畢竟有互聯網的特質,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去看一看。

站長工具網址:http://tool.chinaz.com

2、看滿標情況。多數平臺都設有新手標,要觀察新手標發標頻次和滿標速度,拿來和普通標的的滿標速度對比。如果新手標投的人多,但是普通標投得很少,表明用戶留存和復投很少。留存低勢必導致流動性問題,大家都只來投新手標,全是一個月的,到期平臺就沒有資金了。基本上,復投率低於40%的平臺很難存活。

3、看逾期和壞賬比例。不是看平臺自己公佈的數據,而是結合具體業務類型去分析。現在很多平臺都說自己受項目逾期影響要展期,實質上就是期限錯配,並沒有真的逾期。那自己怎麼看呢?在資產端,多數的業務借款期限都比較長,一般在12、24期,只有少部分才是短期。比如信用貸的期限就長,房貸、消費貸和部分車抵貸相對比較短。那自己的投資期限,就應該和底層資產的期限盡量吻合。相對來說,做6個月以上標的比較多的平臺,安全性相對較好。這一點要結合平臺各個標的的佔比來看,在信披專欄的運營報告裡可以看到。

4、看債轉情況。這個地方不是說看債轉速度,我們前兩天剛寫過,近期債轉都慢,不代表平臺就一定有問題。但是,要看債轉利率和到期時間,比如近期突然出現很多年化非常高,30%、40%的債轉標,然後馬上就要到期的債權也在轉讓,就說明平臺的投資人信心不足,這就會有問題。

這幾個維度,都是側面佐證平臺現階段狀態的方式。各方面要綜合起來看,不要以偏概全,也不要對風險視而不見。

雷潮之下,既是砥礪而行的艱難時刻,也是逆勢成長的重要契機。扛過雷潮的平臺是真正的優質平臺,在重重壓力下保持信心昂然前行的投資人,也是真正的優秀投資人。不要驚慌,不要灰心,我們身後,有深愛的家人,也有數百萬素昧平生但患難與共的投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