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一個野外紀錄片《荒野求生》?是的,就是那個被譽為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魯斯為主角的一檔戶外探險欄目。在欄目中,絕大部分觀眾都被貝爺吃生肉、嚼昆蟲、甚至缺水時飲血的場景震驚了,成他為“貝爺”。毫無意外,國內也吹起了一股戶外探險風,不少驢友也自發的往野外探險。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在《荒野求生》中,貝爺經常是逮到什麼吃什麼,比如他在野外看到蛇,逮到了剝皮烤了就吃,還形容“雞肉味,嘎嘣脆”。又比如,因為在野外進食機會極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補充能量的機會,所以貝爺常常生吃昆蟲,自稱最喜歡就是吃麵包蟲、各種昆蟲的幼蟲,就像下圖: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不少觀眾正是看到《荒野求生》這檔欄目,才瞭解到原來遠離城市硝煙的野外,是如此一番場景,於是,國內引起一番“探險熱”,不少驢友組隊探險戶外,各類人跡罕至的地方,都想去看看真正的大自然,過一把野外探險的癮。而其實,真正的戶外探險,可沒有那麼簡單。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每年新聞上都有不少人因為貿然去野外,而被困荒野,最終只能打電話報警求助,才被營救出來,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還有的人,因為手機在野外泡水壞了,迷路後而無法求助警方,釀成慘劇的例子。不少人甚至以為早上出門“探險”,晚上就可以回家洗澡休息,於是揹著揹包,裝點食物就出門了。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還有不少人,為了去到更加人跡罕至的地方,在無準備的情況下,貿然前行,遇到惡劣天氣,比如雪崩、洪水、暴雨等,最終釀成慘劇,這些例子中的主人公,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於裝備準備不齊全。但其實,資深驢友都知道,戶外探險,一定要準備好裝備,更要保證能及時聯繫到外界,做好萬全準備。一款戶外手機,至關重要。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戶外探險一定帶上必備的隨身物品,例如照明燈、水壺、小匕首、指南針、睡袋等基礎物品,還要帶上短繩、救生哨、彈力繃帶、血繃帶、創可貼等應急物品。以及關鍵時刻能救命的通訊裝置:防水的MANN三防手機、可以定位的GPS定位設備等。

現實中的戶外探險,比《荒野求生》更加血淋淋!

戶外探險近些年被很多人所關注,有不少人為了遠離城市的喧囂,選擇踏入大自然的奇妙世界,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定帶好相關的設備,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放心的享受自然的美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