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了解過嗎?

一說到西裝定製,很多人向我問"西裝的起源"。

但實際上這樣歷史相對來說比較悠久的服飾要準確定義其誕生則是比較困難的。

這樣的話我們就先來介紹一下大眾普遍認同的西裝起源。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最早把歐式披掛形服裝結構打破,重新以人體活動和體型等特點設計出有褶、省、分片等縫製方法的是北歐南下的日耳曼民族。他們是西歐的漁民,他們終年與海洋為伴,為了活動方便才設計出這種少扣、利落、補起魚來會很方便的服裝。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但另一中說法也廣為人知,說西裝是起源於英國王室的傳統服裝。這個傳統服裝的基本形式與現代的西裝男士三件套非常相似:由上衣、背心和褲子組成。十七世紀後半耶,引領法國時尚的路易十四時代正流行長衣及膝的外衣"Justaucorps"(究斯特克爾)和比其略短的"貝斯特"(veste)和緊身半截褲"克尤羅特"(culotte)。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從巴洛克式風格畫家裡戈的這幅著名肖像畫中可以看到,路易十四身著天鵝絨加冕袍,袍子以貂皮鑲邊,有金色百合花飾。這件袍子就是Justaucorps(究斯特科爾)。

究斯特科爾前門襟口子一般不扣,要扣一般只扣腰圍線上下的幾粒,這就是現代的單排扣西裝一般不扣釦子不為失禮,兩粒釦子只扣上面一粒的穿著習慣的由來。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這種最古老、最典型的西式男裝常服大約存在於1670-1770年間,我來舉個例子,我們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當年就穿這樣的衣服。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在1770-1870年間,男裝晉升到下一個發展歷程——弗瑞克外套"frock coat"。這種衣服是一戰前後男士的正式著裝,這種外套又被稱為阿爾伯特親王外套,大翻領,雙排扣,直襬的長衣,但在進入20年代之後已經少有人穿著了。堅持現實主義繪畫,引領當時肖像畫潮流的美國藝術家約翰·辛格·薩金特,在20世紀初用這幅畫紀錄了Frock coat站在潮流尾巴的最後一刻。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除了他,我們還有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大名鼎鼎的作家——安徒生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再後來就迎來了標準西裝的時期,西裝的現代模式歸於約1870年-1970年間的"袋型常服"(sack suit),剛經歷過Frock coat的年代,人們迫切需要一種適合任何體型的男士且活動方便的正裝外套,因此出現了這種像口袋一樣版型的西服外套:無結構、無墊肩、無腰褶,也沒有收腰線,就像一隻布口袋掛在肩膀上一樣。這時的西裝就已經跟現代西裝很接近了。

我們再來看看這一時期的名人是怎樣穿西裝的,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終於在1850年出現了拉翁基茄克(loungejacket),當時的英國上層社會有許多禮儀講究,尤其是夜裡的社交活動非常的重要。在這樣的場合男人必須穿著燕尾服,而且要求舉止文雅,談吐不俗。而燕尾服大概是長成這個樣子的: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晚宴過後男士們終於可以在餐廳旁的休息室小憩,在這裡才可以開始抽菸、喝白蘭地、開玩笑,當然也包括可以在沙發上躺臥,這時那身筆挺修長拖尾的燕尾服就顯得不合時宜。於是一種寬鬆的無尾茄克就作為休息室專用的衣服登上歷史的舞臺,這就是"拉翁基茄克"(意為休閒外套)。在相當一段時間裡,這種茄克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只限於休息或郊遊、散步等休閒時穿用。十九世紀後半葉,這種茄克上升為男裝中一個重要品種,當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的學生穿的牛津茄克、劍橋外套也都是這種造型。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我們接著來說說中國的第一套西裝和男裝中的標誌性著裝——中山裝。中山裝可以稱之為中國的第一套國產西裝,西裝剛傳入中國時,孫中山先生將一套陸軍制服改稱便裝,吸取了中西服飾的特點,親自改良設計了這種精煉、簡便大方、利於穿著又符合中國傳統審美的中山裝。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西裝改版換代的版型你都瞭解過嗎?

19世紀90年代現代西裝基本定型並流傳於世界各國,已經在全球範圍內成為男士在各種場合的日常衣著。西裝定製市場也是以英國的薩維爾街為最準,為了適應各種人群和地域,形成不同製作工藝文化外全世界範圍內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