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鳥真的應該先飛嗎?

笨鳥真的應該先飛嗎?

我們常常聽到那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可是卻在別人身上,只看到了“毫不費勁”的表現。同辦公室的同事A可以一天發出4-5封工作反饋郵件,參加3個會議,產出2個工作方案。每天都能準時下班之外,還能在空隙時間跟同事插諢打科、談笑風生。

落到自己身上,就變成只能“笨鳥先飛”的努力。一早參加完早會已經10點多。打開電腦查看並回復郵件、與其他同事溝通安排今天的工作,還沒來得及打開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方案,就已經到了11:30準備吃飯了。

笨鳥真的應該先飛嗎?

下午午休結束,為工作方案查數據、找PPT模板和圖片,就花了1小時。思考各章節的內容,彙總整理並最後美化。等做完一抬頭,已經是下午4點,趕緊提交給老闆。剛想休息,另外一位同事又來詢問和對接另一個工作事項,溝通討論完已經5點多。

把今天收到的郵件查看處理好後,眼看著就快下班了。收到老闆的回覆說方案有問題要改,並發表了對自己的不滿:“本來就提交晚了的方案,連呈現的內容和邏輯都有問題。你有沒有帶腦子來上班!”沒辦法,今晚的約會要泡湯了,只好留在公司加班。

經常晚上9點一邊吃著泡麵一邊加班的你,日復一日地笨鳥先飛地努力著。最終卻發現同事A輕鬆完成工作之餘,產出的工作結果還特別符合老闆的要求,隔年就得到了晉升。而自己拼命幹活了3-4年,卻仍然得不到老闆的賞識。

如果你也是這樣“非常努力”,卻始終競爭不過“毫不費勁”的同事。請你停下來,思考一下:你是不是那個埋頭苦幹的笨鳥?

卓越人士為什麼工作都有成效,是因為他們不會輕易做笨鳥,不盲目地先飛。而是先停下來思考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再投入到更有目標和成效的工作。

笨鳥先飛、鐵柱磨成針的工作方法,在當下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已經不適用。提高工作效率、追求工作成效是一種可以通過練習而獲得的方法和習慣。以下5個習慣,提供你反思自己工作效率低的問題解決辦法:

1. 懂得如何有效地利用時間。

每天8小時的工作時間,列出你需要完成的任務,通過排序的方式規劃到合適的時間段裡,同時預留好緩衝的時間和思考調整的時間。才能幫助你更好地利用好每一段有限的時間,而不是被突發的電話、或同事的討論來消耗了時間,卻沒完成好最主要的事項。

根據上圖的思路,對文章開篇的低效工作場景,就可以有如下的規劃:

l 早會根據“早會內容”、“是否需要親自參加”和“當天的方案的緊急程度”進行評估,若當天的方案非常緊急,可以跟會議主持人和領導請假,上班就直接投入方案的製作。

l 將上午的時間留給當天最重要的工作,先開始製作方案,儘量在上午完成方案的製作並提交給老闆。以預留下午充足的時間給老闆審核和方案內容的調整。

l 郵件和同事的溝通,可放在重要工作之後,預留當天晚些時候去處理。

經過這樣的梳理,就可以看出時間之所以不夠用,完全是因為沒有梳理清楚重要的工作,從而將時間浪費在日常瑣事上(例如查閱郵件、與同事聊天、刷微信朋友圈等)。這在老闆眼裡,就很容易形成工作效率低、工作量不飽和的印象。

2. 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高效人士在接手工作後,不是立刻一頭鑽進上作裡去,也不是馬上考慮工作的辦法和手段,而是首先問道:“你希望我做出什麼樣的成果來?”

因此,前文中提到的製作方案之前,應該先與老闆溝通清楚方案需要達到的目標,劃出需要納入的內容,列出大綱和自己打算撰寫的思路。老闆確認方向無誤後,再開始投入製作方案。從而免除了方案做好,反覆修改的時間浪費。

笨鳥真的應該先飛嗎?

另外,對外界的貢獻不僅僅指工作的成效,還表現在對團隊的貢獻程度。一個銷售團隊中的精英銷售,若只關注在自身業績上,不願意帶新人、對團隊付出貢獻。相信這位銷售的職業生涯,也就僅僅侷限在一線銷售崗位上,無法再往上走一步成為一名有帶領團隊潛力的管理者。

3. 善於利用長處

不光善於利用自己的長處,而且也知道如何利用上司、同事及下屬的長處。如今的工作場景越來越強調團隊協作的力量,單打獨鬥遠不及團隊工作的效率高。

但在工作中,很多埋頭苦幹的人會被自己的爭強好勝害了。明明可以請別人幫忙做,因為技能熟悉或更加擅長,5分鐘就能完成,卻非要花費自己1小時的時間,去摸索學習再產出一個沒那麼完美的結果。

完成老闆交代的工作,一心想著要做好,卻忘記經常彙報工作進度,爭取老闆的資源和意見,保證工作一直在正確的軌道上進展。

笨鳥真的應該先飛嗎?

也有一不小心就把同事的“猴子”背在了自己身上的情況,白白耽誤了完成自己的任務的時間。

4. 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精力集中在一些重要的領域

按照工作的輕重緩急,制訂出先後次序,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很多人在做工作計劃時,只會把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卻很少將事情所需花費的時間一併做計劃。沒有時間限制地做事,往往就不會有高效率的產出。因為沒有完成任務的緊張感,工作狀態很容易變得鬆懈懶散,會被其他事情打岔。

另外,應激式的工作往往也會導致,每件事都在做卻一樣也沒完成。老闆臨時讓你查個資料,同事臨時請你幫忙一起頭腦風暴,家裡人突然打電話讓你幫忙買個車票。所有這些臨時的事情,都容易轉移專注度,即使是10分鐘就能完成的小事情,仍然會影響到重要工作的整體進度。

5. 善於做出有效的決策,解決條理和秩序問題。

工作和生活中,會做大大小小的決定,大到在哪裡買房、是否要跨行跳槽,小到中午飯吃什麼、跨部門的溝通會議是否要去參加等等。而所有的工作和決定首先就是要解決條理和秩序問題,如何按正確的次序採取正確的步驟。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忙忙碌碌一整天卻仍然有好多事情沒做完。就是因為,我們往往在做方案的最後半天時間裡,突然快遞師傅打來電話,於是就起身去拿快遞、拆快遞和同事討論一下新買的東西,是否要退換。或者正在回覆同事的微信,突然一直關注的公眾號發了推送,於是又點進去看了一眼時尚八卦貼。

以上卓有成效的五條習慣,可以作為審視自己工作效率的標準和改良思路。如果你覺得自己是笨鳥,請先別急著飛,先觀察一下快鳥到底是如何飛的,再通過自己的訓練,讓自己也成為那個可以飛得更快的鳥,而非永遠的笨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