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你知道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問題是什麼嗎?未來這個答案可能會從公共法律服務的數據庫裡自動排序出來。

“市民的公共法律諮詢能否更方便呢?如果有退休的老年朋友不會上網怎麼辦?大律師諮詢都是按照時間收費的,免費的法律服務是否專業?如果我要找一個大律師諮詢,會不會要收費呢?”在最近阿基米德《法眼看天下》中,主持人提出了關於公共法律服務的諸多問題,公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興趣越來越大。

上海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處副處長毛文瑾在節目中介紹到,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大融合不僅是司法行政內部的功能整合,下一步還要積極與司法行政、醫療、教育、住房、社保、扶貧等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所有的行政職能的對接整合,真正做到“一門式”“一站式”,推進依法治國,真正落實司法為民。

與此同時,市司法局正在籌建大數據平臺,“12348上海法網”將民眾的法律諮詢轉變成數據,比如“12348上海法網”半年來諮詢量最大的為民事、家事和最近高發的P2P網貸平臺案件等,市司法局就能相應增加這幾個類別的法律服務供給。

近期,司法部副部長熊選國在陝西、甘肅、嘉興和太倉調研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7月31日,在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現場推進會上,他提出

2020年底前,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全面融合,形成覆蓋城鄉、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體系。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大數據的深度應用,為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律新社注意到,最近關於公共法律服務升級的信息不斷刷屏,調動無論是政府的還是民間的,從人員組織到技術服務,各方資源共建一個法律服務新生態,提供更精準的普惠公共法律服務,已經逐漸成為各方共識。

“12348上海法網”——法律服務幸福指南

上海人的幸福感很高。便捷的城市交通、高效的政府行政、追新求卓的城市精神,上海的“12348”承載市民對公共法律服務的幸福感期望。

所謂有幸福感的公共法律服務,必須是便捷、普惠、精準的公益服務,更重要的是“一站式法律服務”——公共法律服務一站式大融合。不僅要負責解答市民的法律服務要求,更要公益法律服務“不打折”,提供真正完善的法律服務。

通過嚴格遴選程序選拔的公益服務律師通過政府採購的形式,在線下平臺和線上平臺值班。值班律師在週末線上諮詢,提供一對一的法律服務。

目前“12348上海法網”的熱線諮詢覆蓋7*24小時,全年熱線諮詢超50萬通(日均超1500通電話)。志願者隊伍共2700餘,包括律師2000人、公證員400人、人民調解員100人,法院工作人員、司法鑑定專家、仲裁員、社區矯正社工若干。同時,遴選了46名法律服務人員入駐司法部“中國法律服務網”提供主場法律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一體化大融合除了廣泛的法律業務,更應涵蓋從糾紛發生、調解、法律服務、審判等全法律服務鏈的服務。“12348上海法網”正在建立這一公共法律服務鏈,通過大量的諮詢數據沉澱,將專業的法律服務對接給市民法律諮詢。

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召開“上海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新聞發佈會,“12348法網”正

此外,市司法局正在籌建大數據平臺,“12348上海法網”將民眾的法律諮詢轉變成數據。這種數據有三大功能:

一是將大量數據進行整合,找出民眾的法律需求和法律風險,進行人群畫像和熱點區域和問題,研判將來的司法行政工作方向。

二是將海量資訊數據進行分類和法律需求分析。比如“12348上海法網”半年來諮詢量最大的為民事、家事和最近高發的P2P網貸平臺案件等,市司法局就能相應增加這幾個類別的法律服務供給。公共法律服務優秀案例只是跬步初啟,將來還有更多精準的公共法律服務出臺。

三是將市民的法律需求與優質法律服務進行精準匹配。市司法局有著最多最準確的各類法律服務信息:律師、公證、司法鑑定、社區矯正等。將來會把這些數據通過關鍵字段對海量的諮詢數據進行匹配,數秒即可連接優質的法律服務。

想方設法 真正普惠

公共法律服務的普惠是最基本的民生要求,也是建立公益法律服務系統的初衷。 自2017年司法部印發《關於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的意見》開始,司法部和各地方司法局都在著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三大平臺。

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中國司法12348熱線服務平臺

公共法律服務覆蓋了全國城鄉,城市、區縣、鄉鎮,它的實體平臺無處不在,打通熱線、PC端和移動端,指尖輕點,即刻連線。可以提供從民事、商事到刑事,甚至是110出警的全方位法律服務。更為保護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免費法律諮詢和普法教育。

2018年底前,全國範圍內將實現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法律顧問全覆蓋,各省熱線平臺實現省級統籌。為了能讓百姓能在家門口享受公共法律服務,鄉鎮一級的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建設是整個線下平臺中最重要的一環。在鄉鎮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配備律師值班,調解室、矯正宣告室、個別談話室、法律諮詢室和視頻會議室、檔案室、儲藏室等。這些設施和人員配備能更好地滿足百姓對於民事調解的私密要求;社區矯正工作也得以用柔性手段感化被矯正人;更重要的是值班律師能面對面提供專業免費的法律諮詢。

真正普惠的公益法律服務,還要促進基本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多元化和專業化。一是加快解決部分地區律師、公證資源短缺問題,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力度;再者積極拓展金融證券、知識產權、涉外貿易、生態環境等新興業務領域,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多樣化、專業化法律需求。

據悉,截至6月底,全國已有2200多個縣(市、區)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已有2.8萬多個鄉鎮(街道)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覆蓋率分別達到81%和72%,12個省份實現了縣級平臺全覆蓋,7個省份實現了鄉鎮平臺全覆蓋,16個省份實現了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建微信群33.4萬多個,村(居)法律顧問數量已達21.3萬多個,覆蓋率為81.7%。

公共法律服務必須以信息技術凝聚三大平臺創新融合發展合力。地方公共法律平臺要堅持線下線上結合,在縣(市、區)和鄉鎮(街道)普遍建成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並能同步建成全國統一、互聯互通、協同服務的電話熱線和網絡平臺,讓公共法律服務遍及全國的每個角落。

法律科技跑步支持公共法律服務

將法律科技,人工智能等元素運用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已不再是新鮮事,越來越多的法律科技產品進入公共法律服務領域。

比如,江蘇太倉出現首個“無人律所”,30秒內幫你聯繫到全國38000名律師。刷一刷身份證,點擊要諮詢的問題類型,就能免費匹配一位律師。

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太倉“無人律所”(圖片來源:太倉日報)

目前,無人律所已覆蓋太倉市所有公共法律服務站點,累計提供法律服務 256 萬人次,日均服務 4000 人次。技術提供方律兜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創始人金為鎧介紹說,“無人律所”中運用的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解決方案,其實能為公共法律服務創造搭建更寬廣的適用空間。

律師服務佔比公共法律服務的90%以上,目前主要是通過政府購買,到線下平臺和線上平臺值班來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律師的介入度都有限,政府買單的合作模式也製造了一定的瓶頸。運用互聯網解決方案,可以通過視頻、鍵盤輸入等方式進行互動,迅捷地進行數據收集,而這些數據將被納入人工智能等科技法律運用的基礎數據中,未來能更好得挖掘數據的潛能。

金為鎧認為“ 無人律所”是運用人工智能提供精準公共法律的嶄新嘗試。未來的普法教育也將顛覆傳統模式,為滿足25-60歲的主要法律服務需求人群,運用樣本分析進行用戶畫像,通過互聯網平臺,精準地推送符合個人需求的普法信息,律兜還在進行相關的互聯網系統開發。

律新社瞭解到,第三方法律科技產品正在積極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比如擎盾公司出品的小法機器人,積極進入各家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諮詢前臺;律品智能問答系統,也在進入很多公共服務領域,提供智能諮詢。

雖然目前很多法律科技產品都還在完善中,但是一個必須重視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法律數據及智能服務會推動精準、普惠法律服務的發展,也會更好地提升用戶體驗。

積極運用 審慎對待

2019年底前,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平臺基本融合,全部公共法律服務事項均可通過網絡平臺辦理,匯聚形成公共法律服務大數據。2020年底前,通過公共法律服務大數據的深度應用,一個精準、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大平臺能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

最熱民生數據這裡都有!2020年,公共法律服務的新生態是怎樣的?

12348法網 截圖

線上平臺辦理的公共法律服務涵蓋了律師諮詢、調解服務、申請援助、公證預約辦理、普法學習。以“12348上海法網”為例,在同名微信小程序中,點擊進入智能法律意見書,即可提供由人工智能製作的離婚問題、信貸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繼承六大類的法律意見書。還有詳細的常見問題分類,比如在交通事故大類中,可以運用智能算法,計算本人和他人的事故損失。輸入事故發生具體日期和地點,輕觸計算就可以進行法律意見書的自動生成。

除了智能法律意見書生成功能,還可在公益法律諮詢裡找到人民調解、律師諮詢、公證預約、司法鑑定、法律援助和社區矯正等功能。

當然,除了上述的線下平臺和線上平臺外,你還可以通過最傳統的12348熱線連通公益法律諮詢。截至目前,“12348上海法網”電話熱線已經有超過70萬人次通話。

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臺常務副主任、科研處副處長童瀟告訴律新社,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在公共法律服務領域大有可為,但在運用過程中需要審慎應對。首先,人工智能目前的應用尚在表層,目前主要是在利用判例中的數據來預判案件的審判結果。在公共法律服務中,人工智能的運用應當能提供較為簡單的法律服務。

其次,大數據的積累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為了沉澱大量的法律需求和諮詢數據,民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法律諮詢。

再次,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發展,將彌合原本法律專業服務的信息部隊成。通過普法和法律資訊的準確傳播,民眾的專業法律知識在不斷提升中。律師在公共法律服務中受到諮詢者本身法律知識的挑戰,如何更好的體現律師法律服務的價值,將是一個行業課題。

公共法律服務是百姓對於法律服務最基本、普遍的法律服務需求。幸福感滿滿的公共法律服務,使諮詢者能體會到前所未有的專業和貼心,提供超越預期的便捷和精準服務。這是司法部對公共法律服務系統的價值取向,也是切實的工作目標。

未來版的公共法律服務是一項長期工程,希望能通過這一路的不懈努力,真正創造一箇中國版的公益法律服務體系,造福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