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思維
皇帝不稱朕,專注史評與時評
剛剛在贛西北自駕遊玩了一番,去了九江、南昌、上饒、鷹潭、景德鎮等幾個地方,談一點粗淺的感受。
這一路走下來,也有好幾千裡,對江西的總體印象,是城市較為破舊,交通混亂,城市發展程度不夠。
我們從湖北過長江,進入江西境內,沒在九江停留,趁著夜色往南昌趕路。換了高速路,馬上就能發覺江西高速路的條件不如湖北。到處在修,路況時好時差,路面也是時寬時窄;尤其是剛進江西有一段,高速路兩邊就是村落民居,在高速上開車,就像在市鎮中穿行,錯落有致,感覺奇特——不像是在高速公路走!而且路中的隔離帶很低,對向來的車,打著車燈,非常晃眼。
到了南昌,已經夜晚九點多鐘了,可是剛剛進城,就出現擁堵。南昌感覺比較破舊,道路狹窄,缺乏現代都市氣息。和武漢差距很大,也不如鄭州——這兩個都是我最近剛去過的省會,所以比較下。
我住在南昌青山湖大道一家賓館,這條路新一些(離南昌三中較近),道路也寬敞,但人氣不旺,街上沒什麼人,也沒有氣派的大樓,住在這裡生活不是太方便。第二天去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這裡是老城區,人氣倒是旺了,但道路很窄,房屋破舊,似乎也沒什麼大型商場,有一種縣城的熱鬧感。
就我到過的幾個城市來看,江西城市普遍缺乏特色,不夠繁榮,城區綠化也少(江西全省綠地水平可是全國第二呢),滿街跑的電動車多,在街道上亂穿亂行的現象比較嚴重,紅綠燈也經常讓人看不懂,讓人感覺城市管理水平不夠。
江西有兩個道教聖地,一個三清山,一個龍虎山,因為張天師比較有名,決定去龍虎山。結果一看門票,一張通票要260多!就是在景區大門停個車,也只讓免費停十分鐘,過一秒就是20元。
這裡遊客不多,在另外幾個景點也聽到類似反映(包括婺源),說是今年的遊客比往年少了不少。但原因是什麼,從業者卻說不清。我想,這麼貴的門票,倒是來一個宰一個的意思,誰玩得起呀!
最終我沒能拜見張天師!
離開龍虎山,去了婺源。婺源篁嶺景區不錯,4A景區,在半小時車程外的江灣風景區,就是江灣鎮中心小小一個地方,卻是5A景區。可能不是最佳旅遊季節,婺源遊客也不多,冷冷清清的。這裡的景點都賣套票和通票,但景區太過分散。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景點(包括龍虎山),在工作人員五點半下班後,就可以自由出入,不要門票——江灣一張通票可要140呢!我們沒買,是下班後免費看的,覺得不是太值(如果買票的話)。
再說景德鎮,遊客去景德鎮,都是衝著瓷器去的。我去了國貿陶瓷大世界(好像是這個名字),買了幾套茶具。這裡瓷器門臉兒很多,讓人眼花繚亂。但我聽說景德鎮裡有一些德化瓷(還有其他地方瓷)濫竽充數,德化人在景德鎮租房子,拿德化瓷冒充景瓷來賣。據當地生意人講,假貨橫行,欺騙外地人。瓷器是景德鎮的生命線,如果不保護好,名聲壞了,這個城市不也黃了?
其實我還去過鄱陽湖,從南昌出發,開了很久的車,一路上根本沒看到幾個遊客,走進湖區,竟然沒有看到湖。這些景點,一是遊客少,二是不方便,三呢,我覺得缺乏策劃和設計。
走馬觀花的走了一趟,總的來說,江西給我的感覺,就是不景氣。
孩子們也能直觀的感受到。我笑著對孩子們講,過去有句話,說江西人在兩個方面特別牛:一是會讀書(考上狀元的多),一是會養豬。可是,會讀書的都跑了,會養豬也成不了大氣候。那麼現在的江西又“會”什麼呢(響噹噹的東西)?至少我沒看出來。
可能,江西要加快發展,還是要先從管理水平和轉換觀念上下手吧!(皇帝不稱朕答題)
皇帝不稱朕
江西,簡稱贛,位於中國的東南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很好,卻在全國範圍內被認為是“塌陷”了的中部,和它的鄰居們廣東、福建、浙江比起來,江西似乎貧困而沉默,是一個經常被無視的地區。
先來看下2017年江西的GDP排名:全國省份排名為16名,GDP總量為20818.5億元,在全國32個省份中排名中游,但是對比下鄰居,那就真的是慘不忍睹了。
那麼江西發展為何這麼緩慢呢?金十君為你解答。
工業基礎薄弱,先天條件不足
有很多經濟發展的好的省份,都是解放後國家的工業重鎮,大量的國企、央企都在該地佈局。這些地方就算暫時落後,一旦機遇來了馬上就會一飛沖天。比如湖北,而武漢是最鮮明的例子。
所以在江西沒有值得一提的企業,在2017年中國企業五百強中,江西只有五個企業入榜,除了江西銅業排名76名之外,其餘四個都在兩百名開外。企業少了,經濟想要發展起來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地理環境
從地圖上看,雖然江西處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間,也和幾個經濟發達省份靠邊,但其實江西地貌多為丘陵,四面環山,與周圍各省相接的地區皆為山地地形。
只能靠著一些天然的隘口和通道與外界聯繫,比如廣豐的二度關,鉛山的分水關、桐木關,資溪的鐵牛關,黎川的杉關、德勝關,瑞金的大嶺隘,都是扼守著古代江西通往福建的各路通道。
人才流失
江西由於一開始省內經濟沒發展起來,許多人南下到廣東打工;而後又西部大開發,大筆資金投放西部,許多青年才俊投身西部建設,江西自己什麼都沒撈到,還輸送了不少人才。
教育資源少
江西的教育實力也很弱,985大學一所都沒有,211大學也就是一所南昌大學,高校不足,導致江西的科研創新也跟不上時代,先天優勢不足,起點就比中部其他的省份低。
江西在崛起
現在的江西,真的是不論經濟、文化,還是教育、科技都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就連樓市都堪稱沉默。
但是,江西正在迎來長江經濟帶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戰略機遇,以南昌、九江為龍頭的環鄱陽湖城市群正在起舞,高鐵時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江西的鐵路樞紐地位。
所以最近幾年江西的發展速度可以說非常之快,年均GDP增長速率達到了9.5%左右,近五年都是保持這個發展的勢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而且良好的氣候條件以及各種保護措施使得江西的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第二,江西的環境也非常的優美,有眾多鼎鼎大名的景點,比如說廬山、三清山、龍虎山、婺源、鄱陽湖、井岡山等等。
如果能充分開發江西的旅遊自由,將旅遊作為江西的主力產業之一,合力打造出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能夠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很客觀的。
哪座城市將率先成為我國第5個直轄市?2018年的房價還可能降回10年前的水平嗎?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感謝有機會回答這個問題,江西處於中部省份之一,但是這些年來幾乎沒有什麼風頭上的事情發生,或許這也是大家感覺似乎江西經濟不行的原因,今天藉此機會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西省會城市南昌的龍頭作用不明顯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江西省2017年全省生產總值為20818.5億元,江西省會南昌市2017年的生產總值為5003.19億元,僅佔全省生產總值的24%;要知道中部省份城市武漢(36%)、成都(37%)、西安(34%),省會城市龍頭作用不明顯是原因之一。看過我文章的朋友應該知道我一直提出中部這些經濟不發達省份的首要任務就是舉全省之力打造明星城市,只有這樣才能留住本省的優質資源(人才、資金和企業),同時才有機會吸引外來企業和資金的入駐。而南昌這些年確實沒有什麼大動作,無疑江西南昌發展不起來,江西省也就很難有希望。
產業優勢不明顯且沒有交通區位優勢
中部地區的產業具有很多的重複性,大部分都是以裝備製造等傳統制造業為主要工業,根據數據顯示在2017年南昌市工業產值排名前幾位的分別是汽車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其他電子設備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可以看出與同區域的其他城市來說基本沒有什麼產業優勢,如果產品一樣的話,影響其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優勢了,而江西目前在中部地區基本沒有什麼優勢。無論是公路、鐵路和航空方面都已經落後於其他省份。舉例:2017年河南省全年全省貨物進出口總值5232.79億元,江西省只有3020.0億元,無疑在產業差距不大情況下,交通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砝碼。未來江西方面經濟要發展必須打造一座交通樞紐城市。
本地優秀企業不多,招商引資力度不夠
根據數據顯示,2017年江西省轄區內境內上市公司39家,其中,主板公司23家,中小板公司9家,創業板公司7家;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495家,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14.6億美元,利用省外項目實際進資6630.3億元。
河南省截止2017年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16家,全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新設立企業210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72.2億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9106.8億元。
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97家,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72個,全年外商直接投資109.94億美元(湖北省實際利用省外資金數量未公佈)。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江西省內優質的企業較少,而且吸引外資和省外資金上也並沒有突出的優勢。一句話,本身造血能力不足,而且外來輸血也跟不上,不過近些年隨著吸引外商投資力度加大相信經濟會有所好轉,相信有關部門已經在採取措施了,江西明天會更好。
綜上,是個人覺得江西省經濟總體發展緩慢的一點看法,歡迎各位留言評論或分享,原創不易記得點贊哦。
勇勇雜談壹貳叄
1992年南巡時,在南昌滕王閣休息室,鄧小平對時任江西省委書記毛致用說:“我是個退休老頭子,耳朵也不好使,(彙報)你就免了吧。”
“不過,我倒可以作為一個老百姓跟你書記大人進點言:我離開江西二十年整了,這次來走走,好象這裡變化並不太大呦。你的南邊就是廣東,你看廣東就是熱氣騰騰的,發展很快,人家成天就是改革開放,你這裡我看是有點冷冷清清。你給你們省委一班人講,也可以給北京講,就說我說的,改革開放是大局、大方向,發展才是硬道理。不發展或者發展緩慢的空談,只能誤國。尤其是你這江西,底子很薄,資源不多,不努力改革開放行嗎? 你們什麼時候改革開放真有成績了,你們彙報我樂意聽,現在,還是那一套就免了吧。”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西人。我也想說:“對了,書記大人,記住,發展才是硬道理!”
現在我們來看看江西的現狀:
表面上看,我們江西表面上看地理位置似乎很好,往東走就是長三角,往南走就是珠三角,東南就是臺灣海南,如果連通起來,優勢大大的呀!但是實際上呢,整個江西省都是丘陵,尤其是贛男那邊山地特別多,交通非常的不方便。雖然說,京九線跟浙贛線兩條鐵路在一定程度上面改善了我們這一情況,但是因為各種因素,我們比起西邊的鄰省,依然是毫無優勢的,就說南下吧,我住的這吉安要去一趟廣州起碼得花10+小時以上,而因為武廣高鐵,湖南那邊到廣州確只需要兩三個小時!!這種對比之下,南北的資本跟商貨溝通自然會選擇時間更快的線路了。東進到福建的高速幾年前才通,而鐵路依然在武夷群山裡彎彎繞繞,從南昌到廈門這麼短的距離,普快走鷹廈需要驚人的15-18h!!
我們江西一直都是山清水秀的,被定位為中國的農業大省,工業方面就顯得比較薄弱,大型的全國知名企業數不出來幾個,也沒有出名的大學落座,所以在吸引人才和投資方面一直都有困難。不過現在倡導環鄱生態經濟圈,搞環保新產業,發揮省份自己的特色,算是找對了方向。
本地居民性格里不少因循守舊,傳統觀念強,勤勞刻苦的多,具有開闊的眼界和視野卻少,大膽有魄力的創新型人才更是嚴重不足,很多人從骨子裡安於現狀,缺乏闖勁。 總而言之,大體可以概括為:
地理交通不便、工業基礎薄弱、人心傳統保守,也許再加上一定程度上政策傾斜的因素,最終導致了這一結果不過,對江西的未來發展,我依然比較樂觀,現在江西各市都在建設高鐵,吉安的高鐵也說19年年底就會開通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也只是遲早而已。
吉安妞妞
江西近代發展比較緩慢,和它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這種封閉性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對經濟的發展影響會越來越小。看看江西處在什麼樣的地理環境就明白了。
中國的有些省,現在的邊界是明清時才形成的,比如山東、河北、浙江,有的甚至幾十年前年才成型,比如廣東的西南沿海幾座城市,劃給了原來沒有出海口的廣西,江蘇也被劃出了上海。
但有的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定了型。歷經唐宋元明清,到了民國還是這樣,這就是江西省。另一個是福建省,但福建省曾在清朝管轄過對面的大島,管轄範圍略有變化。江西是一點變化都沒有,為什麼。因為江西四面都是山,江西的邊界,屬於自然形成。
江西和福建是鄰居,但這對鄰居要見面可不那麼容易,除非你能輕易翻過巍峨的武夷山。
武夷山簡直就是老天爺故意把江西和福建隔開扔下的一座山脈。東北銜接安徽和浙江之間的仙霞嶺,開始一路沿著江西與福建的邊界向西南狂奔,一口氣跑了550公里,直到廣東與江西之間的九連山才停下來,紅都瑞金就在武夷山中南部江西一側。而仙霞嶺和九連山之間,基本就是江西與福建邊界的總長……
武夷山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大山套小山,連環山、回頭山,幸虧有穿山公路,否則兩省來回一趟,能瘦幾十斤。
江西朝東南方向入海口被封堵,正南方向去廣東,也要翻過能累死牛的五嶺。五嶺從西往東分別是湖南和廣西之間的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湖南南部的騎田嶺,以及江西和廣東交界的大庾嶺。
大庾嶺的平均海拔也在一千米以上,古人要翻越大庾嶺,只能走梅嶺古道,每次都要帶足乾糧和水。大庾嶺位於江西和廣東的西部,兩省東部還有九連山脈,最高海拔1430米,名叫黃牛石。江西有個傳說,說有一頭牛在山上吃草。可牛頭在江西,把江西的草吃光了,屁股在廣東,拉出一堆牛黃狗寶,肥了廣東的田地。
為什麼叫九連山,因為橫隔江西和廣東兩省的九連山脈,加一起共有99個山頭……
再看江西的西部,與湖南省接壤,更是山連山,半點喘息都不留給你。贛湘兩省的北邊,東北——西南走向盤著三重山。北層有幕阜山,中層有連雲山,南層有九嶺山。九嶺山下來就是宜春,對面是湖南瀏陽。
贛湘邊界的南段,就是著名的羅霄山脈,海拔也都在一千米,主峰笠麻頂2120米。羅霄山的北端,有國家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武功山。中間有萬洋山,井岡山就在萬洋山江西一側。南邊有八面山、諸廣山,直接連上江西與廣東交界的大庾嶺,簡直可以說密不透風。
往東、往南、往西都有山,往北總可以吧。是的,北邊的山相對少一些,但卻橫著一條浩蕩奔流的長江……
你看地圖,會發現長江到了九江後就往東北方向走了,江西和安徽、浙江還有接壤啊。沒錯,但是,普通地圖是看不出來什麼的,看地形圖,就會發現,江西和浙江之間,橫著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懷玉山。不出名,但卻把江西進入東海的大門給堵死了。
就是江西和安徽之間,也橫著綿延的皖南山系,黃山就在其中。皖南山系相對高度不是很高,但爬起來也不那麼容易。江西要想出海,只能在九江坐船進入長江了。
江西的鄰居不還有個湖北省嗎?有,可幕阜山直接就把湖北和江西的大門給堵上了。
江西四面全是山,北邊還有條大江,這樣的天然地理條件,古人自然考慮單獨建省了,方便但也很無奈。
地圖帝
江西,簡稱“贛”(gàn),江西轄境面積共16.69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4622.1萬人,轄11個設區的市、100個縣級行政區(縣、不設區的市(縣級)、市轄區)、1個國家級新區,省會為南昌市。
江西的GDP排名
江西的GDP排名還是相對靠後的,排在第14名,落後於鄰居安徽和西部的陝西:
為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呢?
這和它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教育及人才情況是有著密切關聯的。
地理位置
江西地理位置雖處在南邊,但是地形多半是山區或丘陵為主,
我們都知道,發達地帶多半是平原,因為這樣的地方交通發達、人口稠密。交通發達有利於經濟往來,人口稠密則是有助於消費聚集。
而江西這樣的地理位置使得經濟發展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產業結構
提到江西的經濟,似乎並沒有什麼特別亮眼的成績,產業結構方面農業、第一工業佔比還比較大,比如一些礦藏,但是,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開發,或者也是粗暴的採掘,粗放型經濟增長。
再說企業,廣東有美的、格力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江西呢,似乎並沒有什麼能讓人一下想起了的企業。
比如,中國企業五百強,江西有6家企業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分別是:江西銅業集團公司(第76位)、江鈴汽車集團公司(第227位)、正邦集團有限公司(第238位)、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347位)、江西省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第390位)、新餘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第463位)。
清一色的鋼鐵、銅業、建工,沒有什麼特色產業或高新技術企業。
教育落後
我是江西人,本省的高校資源真的不怎麼好啊。
一個南昌大學算是211,但是在本省人看來,都不是特別好,還一個江西財經大學還不錯,但也不是211,985一個都沒有。
反觀中部武漢,和西部成都、西安,都是高校聚集地啊,211、985名校雲集。
人才流失
經濟發展水平有限,高校層次不夠,就業機會和資源也不多……
這也就使得人才大量外流。
比如,我們同學,考去北上廣深的,能留下來的,肯定都會留下來。
還有很多去外省的,包括四川成都、湖北武漢,湖南長沙……
人才外流嚴重啊!!
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江西人,身在外地,也還是希望家鄉越來越好,祝願吧。
馮起升
為什麼江西發展不起來?
長期從事數據分析的網友應該都能知道這個事實,作為江西人的好朋友,我不想說著一些客套話,諸如江西發展的比較好這類話題。
江西之所以沒能達到同是中部地區的湖北、湖南水平,據我分析這是因為照顧東部先行戰略區發達省份用工荒導致的。
眾所周知,大多江西人去浙江、福建、廣東打工的人不在少數,為何他們會選擇這三個省份?因為這些地區的工作崗位多,容易找到好工作,高薪工作。
江西成為浙、閩、粵三省共同的人力資源輸出大省,雖然外出務工人數比不上四川、河南,但是出於經濟政治學的原則,特殊的地緣關係使江西成為發達地區的人事部。
因此,國家未將江西列為重點戰略規劃佈局地區。沒有崇高的戰略幫扶,江西與中部省份的差距越來越大,但是江西貧困人口少於湖南、四川等經濟排名靠前的省份。
一位老人曾說出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話:“先帶動一群富人,讓他們帶動起更多的富人。”
沿海地區的優先發展,東部先行戰略區取得不俗成績,按照國家有關規劃將加快實施中部崛起戰略,東部產業轉移至中西部將為江西省帶來眾多機遇。
隨著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獲批,江西城市有望脫穎而出。以南昌、贛州、九江等一批具有較大潛力的城市,主動出擊暨外出招商引資,加速東部產業轉移江西產生實質性中部崛起效應。未來的江西省當依託優勢的區位,發揮著超強的地域吸引力,為建設中部強省而努力!
民間查訪專員
但是雖然江西的發展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江西不窮,一點也不窮,比如說網上那些很煽情的照片沒有一張和江西有關。江西人可以很自豪地說,在別人還很窮的時候,大江西就不窮,雖然現在有些地方富了一點,但大江西還是不窮,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準,但大江西還是照樣不會窮。
對於“富”的理解有各種各樣,富裕是“富”,富庶也是富。
互聯網+的發展,會生長出很多新的,過去無法想象的經濟模式,對面對面的人際關係的要求也在減弱,江西如果能找到這樣的經濟模式,實現錦上添花也有可能。
冰冷雨天
我首先聲明一句,我不是來黑江西的。我前後在江西南昌呆了兩年時間,我應該還是有點發言權的,說錯了,大家原諒,特別是想請江西老表原諒!
江西地理位置其實很好,與廣東、浙江、福建等沿海發達省份相連,與湖南、湖北、安徽等內陸腹地接壤,自古就是江南勝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資源有資源,要歷史有歷史,要市場有市場,從來都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域之一,那麼,為什麼現在的GDP只有18364.4億元,位居全國十幾二十的位次呢?就是跟中部六省的相比,也是僅僅高於資源枯竭的山西,位列第五名呢?江西的經濟基礎不好嗎?其實也不是,老話就說過,湖廣熟、天下足,江南好,天下飽,江西既是湖廣的連接點又是江南的始發地,江西的糧食作物特別是水稻曾經是皇城的貢米,現在都還在萬年保存著當年的始於南北朝皇城一直到萬隆博覽會和廬山會議首選的食米生產基地;然後,廬山雲霧茶、寧紅紅茶、婺源綠茶都是聞名中外的好茶葉;樟樹的四特酒是中國最好的特香型白酒,是歷史上最出色的的酒牌子之一了。可以說,江西的農業基礎好得是不要不要的了。然後,江西的工業其實也是基礎非常雄厚的,當年的三線工程,除了西南,國家安排得最多的區域,就是在江西了,承接沿海產業轉移最近的區域,也只有江西了,江西的江銅是全國最大的有色工業基地;新餘鋼鐵也是內地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之一;還有洪都飛機,是一五時期國家156項重大項目之一;景德鎮的瓷器、萍鄉的煤礦、鷹潭的交通幾乎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代名詞;江鈴汽車也是中國中低端商務車最好的車企。
那麼,江西經濟為什麼起不來?
第一、江西人的思想還沒有開放,沒有直至死地而後生的勇氣和敢闖、敢拼的市場經濟的精神。前面說的那些企業,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國企,國企是樑柱、脊樑,但是活力不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實,江西的民營經濟成分太低,南昌的幾家做得比較好的民企,大都也是集體企業改制而來,整個江西省,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民企只有5家,還不及沿海的一個地級市,萍鋼、豪泰、正邦、鴨鴨、煌上煌都是走出江西就不能跟沿海大的民企相抗衡或者抗衡能力稍弱的民企,擔當不起振興江西經濟的大梁,總的感覺,體制機制的問題,才是江西經濟振作不起來的主要的因素;
第二、一些江西人的思想裡面,依然有我是紅色故都的人,為共和國是做出了巨大犧牲的,國家應該向江西進行政策傾斜甚至補助、扶貧,很多老少邊區的人依然還存在著等靠要的思維。像吉安那一帶,很多人感覺國家給他們電信免費、給他們的山區發救濟、給他們的企業輸血買單,是天經地義的,還有,江西出去的將軍多、江西是紅色故里、江西是軍旗升起的地方、江西是革命老區,那麼江西的政治資源就是最值得驕傲的東西了,打天下者就理所應當的應該坐天下,國家發展了,發達地區就應該來支援我們江西這樣的欠發達地區,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是毫無疑義的,由此,缺少了起碼的發展的動力;
第三、江西的政治生態出了一些問題,比如蘇榮在江西主政時期,開展了四大一小的瘋狂運動,就是在所有國道、省道邊都要種植樹木,原來的一顆大樹後面,要種上四棵小樹,通過權力的影響,讓江西的人造風景的絕大多數的樹苗都要從自己家裡進貨,用所謂的政治資本來大肆斂財,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力來為一己私利服務。然後,江西這些年的經濟發展模式過度依賴於土地財政,過度希望大興土木來給民眾帶來都市的幻像,過度把招商引資和行政干預來作為市場經濟的突破點,在營造商業環境上,打破不了行政干預的舊思維、舊思想;
第四、適齡勞動人口大量流失,江西省人口4500萬,其中近千萬人外出務工,在贛鄱大地的農村裡面,幾乎沒有了年輕人生活的痕跡,十村九空,外出務工的人數可能遠遠超過了官方的統計人數。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採取了人才回鄉創業就業和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措施,但並沒有化解人力市場缺乏的困境,本地的收入難以支撐大市場,更別說引進大型企業落戶江西的人才需求。在已經吸引了回鄉創業或者招商引資過來的企業的另一端,卻將面臨著辦事難、辦證難的困局。 各種政治與經濟糾結不僅流失了人才,更讓在本地的人才的能力得不到發揮,在客觀與主觀的困境交織下,江西省不僅沒有實現中部崛起,而且還一直在中部淪陷了。
坐看雲起於此時
江西確實發展狀況不如人意。環江西一週的省份經濟都比江西發達。廣東、福建、浙江自不必說,湖南、湖北的經濟總量也遠高於江西,甚至經濟水平與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漸拉開身段。因此,針對江西的經濟塌陷有一個說法,叫做環江西經濟帶。
從上圖可以看出,江西周邊省份中,經濟總量最小的安徽也達到了2.7萬億元,比江西高出30%。高者,如廣東、浙江已經數倍於江西。從這個方面來說,江西的地位確實很尷尬,就好像一批座位近鄰學生中,其他人成績都很好,唯獨你成績很一般,顯得很突兀。
應該說,交通位置的不利是江西落後最重要因素。廣東、福建、浙江,緊鄰大海,交通便利自不用說。京廣鐵路串聯湖南湖北,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與京廣鐵路相比,途經江西的京九鐵路,無論從客運、貨運等方面都相對落後,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更小,並且通車的時間晚得多,發揮作用的時間並不太長。
江西除了南昌之外,有兩個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對優越,但卻沒有發揮出該有的經濟實力。
一是九江。九江自古繁華,很早就是中國的四大米市之一。九江本來應該充分利用緊鄰長江這條黃金水道的天然優勢,把經濟做大,搞外向型經濟。直到今天,九江市的經濟總量都並不是太大,才2000多億。
二是贛州。地處閩南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後院,有一定的地理優勢。在這一輪沿海地區產業轉移中,應該吸納大量的產業轉移,擴大經濟總量。而且贛州享受西部大開發的經濟政策,尤其是稅收優惠。可以利用該優勢,吸引更多的企業入駐。2017年,贛州市的經濟總量和九江差不多也是2000億多點。
一個是江西的北大門,一個江西的南大門都沒有做大做強,這一點很可惜。
下一步怎麼走?有人說應該多多利用江西山清水秀的環境,多發展旅遊業。這個提法沒有錯,但是旅遊業畢竟總量就這麼大,吸收的就業人口就這麼多,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並不是特別明顯。江西可以把旅遊業作為一個特色產業來發展,但不能把它當作未來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戰略必須建立在工業發展上。工業才是一個地區,尤其是面積廣人口眾多的地區強大、富裕的必經之路。
因此,江西依然,必須戰略放在工業化之上。江西除了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業,比如,製藥業、採礦業,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福建廣東的沿海地區,已經在向產業鏈上端轉移,因此其會把利潤相對微薄的下游產業轉移到,勞動力充足,價格低廉的省份。比如,著名的富士康,就已經開始從沿海地區逐步往中西部搬遷。僅僅依靠本土的企業很難做強做大,應該充分利用原海產業轉移,以帶動當地產業鏈發展。
比如,一個富士康轉移到鄭州,帶過去一大批的手機配套產業,給當地貢獻了很多的就業和稅收。江西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如果錯過了,下一個機會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後。
或許有人會反駁說,承接這些低端的產業,會汙染當地生態,並且提升不了江西的經濟影響力。要知道,提升經濟影響力的前提是把經濟總量做大。今天的深圳擁有華為、大疆創新、中興、騰訊等一大批世界級企業。他是一步到位做到的嗎?深圳也經歷了低端產業發展時期。香港的製衣廠製鞋廠,在改革開放初期搬到深圳。之後深圳抓住機遇,一步一步產業升級換代,才有今天的智能製造、互聯網科技等尖端製造業。珠江三角洲的佛山、中山等製造基地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承接產業轉移,既省時又省力,對缺乏資金的江西來說,是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