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追尋歷史印跡中的紅安檢察

回望波瀾壯闊的檢察史,才明白我們如何一路走來!在大別山南麓的中國第一將軍縣---湖北紅安,這個中國法治奠基人董必武的故鄉和產生中國革命第一法庭的地方,也是人民檢察制度的主要誕生地之一。早在1927年4月,中國第一革命法庭——黃安縣(今紅安)七里坪法庭就設置了國家公訴處,程玉階擔任公訴處長,被譽為“中國第一公訴人”。在改革開放40週年和檢察機關恢復重建40週年這個時間節點,我們一次次走近檢察史,追尋著紅安檢察的歷史印跡,沿著道路向著目標努力奮進。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程玉階(站立者)出庭支持公訴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國家第一公訴人程玉階(1910--1931)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那些不曾忘記的檢察歲月

紅安縣人民檢察院原名“黃安縣人民檢察署”,成立於1951年10月。成立之初,檢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和鞏固人民民主政權,在進行土地改革時,與縣人民法庭配合,開展清匪反霸、鎮壓反革命等鬥爭。1956年1月改稱“紅安縣人民檢察院”。“文化大革命”中,檢察機關被“砸爛”,紅安縣檢察院也在1973年被撤銷。1978年12月恢復重建,重建之初,只有3名幹警,租房辦公。1979年春天,在時任檢察長劉子勝和副檢察長李其保的組織和帶領下,10餘名紅安第一代檢察人一起,在紅安縣城北門崗一塊三畝七分三的荒涼土地上,白手起家,新建檢察院辦公用房。沒有機械,他們就手握鋼釺和鋤頭,一點一點地挖,一塊一塊地平。資金不足,他們就當起搬運工,搬磚、挑沙、扛水泥,髒活、累活,樣樣都幹,硬是在艱苦條件下重建了檢察院。1979年4月,檢察機關終於正式開展工作,人員增加到24人,內設四股一室,共有10間平房用作辦公和住宿,辦案則基本靠“一支筆、兩條腿”。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52年黃安縣檢察署檢察長李光簽署通報文件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55年紅安縣人民檢察署有關文書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57年紅安縣檢察院起訴書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66年紅安縣檢察院審查案卷筆錄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78年恢復重建後的紅安縣檢察院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78年恢復重建後紅安縣檢察院幹警辦公場景

為加大反腐敗力度,1992年9月將原“經濟檢察科”更名為“反貪汙賄賂局”,2005年6月將原“法紀檢察科”更名為“反瀆職侵權局”。2016年元月,開始實行員額檢察官辦案制,全院首批入額檢察官31人。2017年底,根據國家司法體制改革有關精神,將反貪汙賄賂局、反瀆職侵權局和預防科職能整體劃轉至縣監察委,同時,有20名檢察干警也轉隸至監察委。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85年紅安縣有關領導與首次著裝後的全體檢察干警合影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86年紅安檢察院起訴科幹警在看守所提審在押人犯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86年紅安縣檢察院法紀科幹警接待來信來訪人員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89年紅安反貪局掛牌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2016年元月紅安縣檢察院首批入額檢察官宣誓

四十年砥礪拼博,幾多春華秋實

四十年風雨歷程,四十年春華秋實。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在上級檢察機關和縣委的領導下,在12任檢察長的帶領下,紅安縣檢察院從篳路藍縷到方興未艾,傾注了一代代檢察人的青春熱血,銘記了一代代檢察人的不老芳華,檢察事業蓬勃發展。該院現有在職人員92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5人,本科學歷的82人,本科以上學歷佔總人數的95%。內設機構按“六部一局”模擬運行(即偵查監督部、公訴部、民事行政檢察部、綜合檢察部、案件管理部、政治部、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基礎設施和裝備建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建有使用面積達6160平方米的現代化技術偵查綜合大樓一棟,安裝了計算機局域網、三級專線網、全國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和視頻會議系統,每名幹警至少配備內網電腦1臺。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為平臺,實現所有法律文書都在系統內產生、所有審批都在系統內進行、所有流程都在系統內運作的工作模式。開發建成手機“檢務通”和“一卡通”系統,通過手機平臺行政辦公,提升了辦案的科技含量和行政辦公效率。高標準完成了人民監督員評議廳、檢察陳列室、偵查查詢信息平臺、重大職務犯罪案件定點羈押場所、視頻會議室升級改造以及新型產業園園區檢察服務站等項目建設。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95年紅安縣檢察院全體幹警參加原辦公技術綜合樓落成剪綵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2002年現使用的紅安縣檢察院偵查技術大樓奠基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紅安縣檢察院紅色檢魂陳列室

法律監督工作全面開展,四十年來,共立案查處貪汙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約842件950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約142件174人,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2億餘元;批捕各類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約6345人,起訴約6071人;立案監督約209件232人;提請和建議提請抗訴不服法院判決、裁定的民事申訴案件約85件,有效維護了當地的社會穩定,促進了司法公正。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人民群眾給檢察機關送錦旗

四十年來,尤其是近二十年,在黃岡市檢察業務考核中,紅安縣檢察院一直處於全市第一方陣,先後獲得“全國人民滿意檢察院”、“全國一級規範化檢察室”、“全國檢察委員會規範化建設示範單位”、“全省人民滿意檢察院”、“全省最佳檢察院”、“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全省政法隊伍建設先進單位”、“全省模範公務員集體”、省級“文明單位”、集體二等功等榮譽稱號。被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案管辦確定為基層聯繫點。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2017年6月,在以黨組書記、檢察長肖志飛為班長的新一屆院黨組的帶領下,紅安縣檢察院各項工作再創輝煌,取得新的歷史突破。繼2018年4月,重獲“全省先進基層檢察院”殊榮後,2018年7月,經湖北省檢察院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推薦申報為“集體一等功”,這也是該院歷史上被推薦申報的首個“集體一等功”。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2018年7月紅安縣檢察院全體幹警參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輪訓班學習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紅安縣檢察院所走過的不平凡歷程,昭示著一代又一代紅安檢察人的艱辛與榮光。一幅幅老照片,記載著一輩又一輩紅安檢察人的青春芳華和動人情懷!我們時時被感動著、激勵著、鞭策著……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96年建黨節紅安縣檢察院幹警在縣文藝匯演上參演的節目繡紅旗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96年建黨節紅安縣檢察院幹警在縣文藝匯演上參演的節目繡紅旗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98年紅安縣檢察院幹警參加改革開放20週年文藝匯演

红安:追寻历史印迹中的红安检察

1998年紅安縣檢察院幹警參加改革開放20週年文藝匯演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徵程,紅安檢察人將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法治需要,做好生態檢察、民生檢察、陽光檢察文章。砥礪四十載,匠心如初心,行者遠,再出發,傳承前輩老傳統,創造檢察新業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