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操盤策略:消息點評和技術研判(5月14日——18日)

本週如期反彈,但反彈力度不夠,各指數均未破4月上旬的高點,週五反破5日線,那麼這裡至少有日線調整。接下來的走法有兩種,偏強一點,就是回踩20日線,然後再有一波日線回抽,偏弱的話,可能直接破20日線了,甚至破位了。所以下週初,20日線得失是重要的觀察點。

消息面利空不斷,基本面持續惡化。週一發佈的4月外儲“並不令人意外”地轉跌,是17年以來的首次。中美貿易戰、港元保衛戰,都使得外儲流失。在特朗普大搞貿易保護主義下,中日關係突然升溫,總理首次訪日,安倍高規格接待。

週四出了四月的通脹數據,PPI基本走平,但CPI掉到1時代看似有些“扎眼”,卻毫不意外。之前曾說過一季度的“社會商品消費總額”的同比10.1%是通過“統計調整”才獲得的,按原始數據計算其實只有5.3%。

週五晚,又出“半夜雞叫”,富士康IPO批了,但卻出人意外的沒有披露籌資金額,惹得週末各媒體心驚肉跳。以最“樂觀”的分析,其籌資額(招股書上是273.53億)要縮水,200多億是逃不掉的。5月市場要承壓是肯定的,這個規模可以排到A股IPO歷史第十位。

近期債市踩雷不斷,據WIND數據,今年以來已有17只信用債違約,涉及金額接近150億,有7成是民企。要知道民企總體槓桿並不高,遠不如國企,但後者依靠銀行無限供血,卻能“死扛到底”,這對於民企是極為不公平的。同時也說明資金面依舊緊張,部分企業處於生死之間。

外盤方面,比特幣突然大跌破20日線,這至少是周線調整的信號,甚至不排除是中線破位,至從去年比特幣崛起後,就悄然成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風向標,都提前全球股市而動。而本週各國股市基本是繼續反彈的,但均未破周線阻力,下週初可觀察外盤是否跟隨比特幣下挫。

本週最大的國際新聞應該是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惹得法德極為不滿,尤其是德國默克爾居然說歐盟是時候要擺脫美國的武力控制了,可惜她必須要拉攏法國,否則毫無意義。這事件對於經濟直接影響是使得油價繼續飆漲,布油已經打到77美元了,但這只是政治虛漲,只要局勢減緩,全球經濟步入尾聲的原油恐怕開啟如2014年的大跳水。

更糟糕的是,美元繼續上漲,儘管後半周有所調整,但已經破了93大關,本月餘下時間至關重要,若不能迅速跌回原來90附近的平臺,恐要繼續上攻了。這將加劇離岸美元荒,全球貨幣大緊縮,要知道6月份美元加息幾乎是100%。

總之,下週初的20日線得失決定短期走向,直接中線破位的可能還是有的,比特幣就是這麼走的。雖然20日線上回抽一浪更合理,等到技術上形成頂部結構,消息上富士康具體上市時間確定,外盤各股震盪築頂,屆時中線探底就水到渠成了,大約是下下週。要警惕的是,這波探底恐超年初的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