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文 | 阿呆

////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這一期,我們聊聊小鮮肉。

先和大家玩個心理遊戲,大家不要先不要看我的內容,請直接在評論區寫下你對小鮮肉的評論,不管是褒還是貶,不管是無感還是鮮肉粉絲。

請先寫下。再來對比看我的內容,再可以針對我的文章進行評論。

1 | 上一輩小鮮肉是什麼樣的

一件物品只有不用了,或者轉用別的了,才知道這件物品,怎麼個好法,或者怎麼個不好法。

當張震還是小鮮肉的時候

張震從15歲就開始從華語世界頂級導演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出道,並提名28屆臺灣金馬獎影帝。20歲再次出演楊德昌的電影《麻將》,併發布自己的首張EP《張震就是張震》,21歲與張國榮,梁朝偉合作出演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並提名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24歲出演李安的《臥虎藏龍》裡的羅小虎一角,再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獎。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演員張震

28歲與鞏俐搭戲,出演王家衛導演的《2046》,29歲與舒淇搭戲,出演侯孝賢導演的《最好的時光》,再次提名臺灣金馬獎影帝,入圍法國嘎納電影節。30歲時,出演田壯壯導演的《吳清源》第三次提名臺灣金馬獎影帝。

我們注意到,張震也是發過唱片的。只是影響力遠遠不及他的電影。從他的履歷中可以看到。

1.選擇。張震挑劇本,挑戲很慎重。用通俗的語言講,就是他會先選擇。他選擇一個自己想拍,和自己事業有幫助的劇本。

2.專注。20歲時一邊演電影《麻將》一邊出自己的唱片,可他在此後長達15年的時間裡,幾乎全身心都在專注演戲。他的公司想包裝他成為歌手,幸好,張震有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選擇在堅持。

3.專業。專注的人並不一定等同於專業。比如好萊塢的基努·裡維斯,長年演戲,不管什麼角色就是一張面癱臉,可是他真的是出了名的勤奮,認真。而張震《臥虎藏龍》裡的羅小虎角色,在《一代宗師》裡的一線天,都極其地深入人心。

這些不用等到他30歲後,甚至在25歲以前就已經成型出一位有抱負有要求有品味的演員形象了。

當陳坤還是小鮮肉的時候

在沒有入學北影之前,他是個父母離異,家庭環境不甚理想的孩子,和外婆一起生活到11歲,後來才和媽媽相依為命。高中時就開始打過各種各樣的工,打字員,服務員,酒吧歌手……後來因歌唱得好,經人提攜,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影。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陳坤 《龍門飛甲》中的角色雨化田

24歲,還沒有畢業時,就出演了頂級電視劇導演趙寶剛的《像雨像霧又像風》。26歲與周迅出演法國導演的《巴爾扎克與小裁縫》,入圍第6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27歲出演著名的《金粉世家》金燕西一家,紅透整個中國。

24歲發行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滲透》,30歲時,發行自己第二張專輯《再一次實現》。

28歲出演臺灣導演嚴浩執導的電影《鴛鴦蝴蝶》,提名臺灣金馬獎影帝。30歲時出演已故著名導演陳逸飛導演的《理髮師》。

陳坤30歲之前的人生,可謂是起伏坎坷。據他自己說,當年為了賺錢,什麼髒活累活都願意做。只想快快長大,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1.有目標有遠見。作為一個在底層逆襲成功的人來說,我並不認為小鮮肉的陳坤有什麼偉大理想可言,他只是強列的想擺脫現狀,所以他對於機會的把握是異於常人的珍稀。

2.認真與勤奮。陳坤真正工作的時間比張震少了整整9年,可是他的工作量也是相當大的,我這裡是不完全收錄,他大概出演了3部電視劇,其中2部紅遍中國。3部電影,2張專輯。三部電影都在當時造成不小的影響力。雖然當時找到陳坤來出演《理髮師》,是救姜文辭演的場,但是從後期的反饋來看,陳坤堪稱整部戲的脊樑。

3.不膨脹,不知道算不算一個優點?還是算踏實?那個年代的小鮮肉也不知道是我們信息閉塞不知道還是怎麼樣。總之,陳坤有錢以後,確實是首先給媽媽買了房子。並不見他自己有如何奢靡和膨脹,給公眾的形象也是謙遜有禮的。也沒有在演了《金粉世家》後就如何如何不得了。在穿著上也只是品質提升,也沒有過於誇張的舉止。5年之後,他引導他的粉絲做了一場『行走的力量』的活動,就是『止語』和『行走』,面對自己,發現自我,去西藏步行,一做就是7年。

而今,他們二位都已經40+,是中國電影的中生代著名演員,早已從明星的花瓶屬性,升格成為一名演員,他們給人的感覺亦愈加成熟男人,愈有味道。

2 | 當今小鮮肉真的有那麼差?

鑑於臺灣省,香港那邊確實人丁不旺,我就挑了大陸這邊最火的吳亦凡來說說。他是90年生,算算年紀剛好29歲,方便比較。

吳亦凡的FREESTYLE

17歲加入韓國SM娛樂集團,成為EXO的成員。7年後,24歲的他解除與SM的合同後,立即出演了徐靜蕾執導的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25歲,發行首張原創單曲《BAD GIRL》,由他和宋秉洋、勇敢兄弟作曲,他作詞並演唱。獲得不小的反響。這首歌就是他在輾轉各大片場的空隙裡用簡易的家中樂器來錄製的。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吳亦凡

26歲他發佈首張英文單曲《JULY》,在APPLE MUSIC上首發,在ITUNES上最好成績是第49名。27歲美國饒舌歌手Travis Scott合作單曲《Deserve》,2小時後登頂美國ITUNES榜首。28歲參與制作單曲《Like That》,上線當日登頂美國ITUNES榜首。他在音樂上的才華和成績,堪稱這幾年的華人之最,無人能及。

同時,25歲的他接演《老炮兒》。26歲出演電影《夏有喬木》。27歲出演電影《西遊伏妖篇》。

超大量的綜藝

他從17歲出道到28歲,參與了超大量的綜藝,注意我的用詞是超大量。《帶你去見TA》《挑戰者聯盟》《天天向上》《大牌駕到》《魯豫有約》《快樂大本營》《 我看你有戲》……到最近的《中國有嘻哈》,我數了下,按場數來算,截止18年2月,他總共參加了45場綜藝活動。

此外,3場演唱會8支MV12部微電影50次登上雜誌封面超過50+個品牌代言……

在沒有寫文章之前,我是真的不知道他勤奮到這個地步。客觀地講:

1.吳亦凡相當,相當地勤奮和努力。不管他勤奮的時候是坐著房車來開工還是提前到達片場來努力。起碼人家是努力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2.震驚世界的音樂才華與天賦。

吳亦凡在音樂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我們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到底唱了什麼而已。因為他唱的都是英文歌……像《JULY》,《BAD GIRL》和《Deserve》這些有國外頗有知名度的歌。而國內的微博,微信等社交領域裡,不要說理解歌曲含義,哪怕是聽,除了他的粉絲低齡,都有可能沒有怎麼聽過。

所以,有很多人會覺得TFBOYS至少還有『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這樣的中文傳唱度相當高的作品,他們紅的也算有根有據,這個吳亦凡怎麼就突然紅了呢?

3.電影只挑有流量的演。

吳亦凡出演的電影並不算紅,不是爆米花電影就是大爛片。成就最高的應該算是《老炮兒》可偏偏他演得真是差強人意。就算大才子徐靜蕾導演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都選他來主演。我看了之後,都震驚了!這TM這絕對是徐靜蕾掛名的電影!水平之低,表演之差,劇本之老土俗套無聊,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我不能失去你,這句臺詞和表情,以及身體語言更像是在說,算了吧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表達憤怒時又太過了……還單調,聲音大不代表更怒啊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就《老炮兒》裡面癱高冷角色,還算過得去,本色出演吧

還有那個著名的《西遊伏妖篇》堪稱是低能弱智集合秀,徐克和周星馳聯手的呀,怎麼可以爛到這種地步啊!我連罵的力氣都沒有了。

其他電影更不用說了,吳亦凡的演技對於我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

4.不論做什麼,保持熱度是第一。

再加上吳亦凡很是喜歡上各種綜藝,熱度是有,但是看多了,真的覺得這個人太過於浮躁了,他不用思考的嗎?他不用總結的嗎?他不用休息的嗎?他哪來的新東西呢?他時間全都這樣花了。他連旅行都不怎麼有,他也不看書,也不學習(不認可他所謂和別人一起唱唱跳跳就是學習)他上這麼多綜藝,拿什麼東西輸出呢?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吳亦凡的微博:歌手吳亦凡,其實我是一個演員

再加上他特別會上雜誌,14年到現在上了50次雜誌封面!從視頻,電影,音樂,微電影,MV,慈善晚會,微博,微信,再到雜誌,他給我的形象就是一個很高端的很有水平頂級音樂人的姿態,他是高級的,他是專業的,他是不容質疑的,他是霸氣的,他說一句話都能成為全民流行的FREESTYLE。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吳亦凡太會上封面了……

可這些都是沒有什麼內容的熱度。

5.錢的重要性目前大於一切。

這麼看中粉絲的明星,相信不至於有人天真到,僅僅是要維護明星的美譽度。大家應該都明白,是因為錢。愛錢沒什麼不好,也沒有錯。但是像吳亦凡這樣往死裡玩粉絲經濟,該如何評價呢?有錯嗎?有問題嗎?有意見嗎?

我個人的回答是全憑自願。沒有錯,沒有問題,但我有意見。吳亦凡自我定位是演員和歌手。其實他更像是一個有音樂才華的超級流量IP。

依託自己的音樂才華,緊緊抓住自己的粉絲經濟紅利,實現最大的經濟利益。可以說,在這方面他是最為深諳粉絲經濟之道的。

最近和虎撲的PK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更像是一次營銷事件,而營銷事件就是通過與粉絲的互動,來加深粉絲對自己的認同。

什麼意思呢?一個美女站在橋上你不覺得美,你也沒有感覺。但是當美女旁邊站滿了歪瓜裂棗的醜女,你才知道,美女原來是真的美。

這次的虎撲事件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本來一些無感邊緣粉絲並不是對吳亦凡感冒的,你一辯論,你來個事件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和態度,哦!原來你是一個這樣的吳亦凡,快!粉轉鐵了!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關於虎撲摸黑吳亦凡的回應

吳亦凡團隊是粉絲經濟高手中的頂級高手。賺粉絲的錢,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和我無關,也沒有問題,你們開心就好。

但我的意見是:

靠事件而不是靠作品,去經營粉絲的模式,真的讓我感到是一種極其不好的影響。你是演員,請拿影視作品說話,你是歌手,請拿歌說話。

作為一個以漢語為日常溝通語言的人來講,你沒有什麼漢語歌流行,也沒有什麼好的電影作品,更沒有什麼好的電視劇作品,完了你還到處上綜藝,講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還製造了一些沒有營養的FREESTYLE和SKR的詞,到處出現在我們真正想看的文章裡和社交圈裡,還……

打個比方,一個人聲稱自已是服裝設計師,結果雖然他在美國影響力很大,但我們中國人理解不了,也感受不到。我們沒有在國內看到這個設計師設計出什麼叫好的作品。我們能看到的能理解的,都還是不行的,和失敗的作品。

結果恰恰他最活躍!他不光在服裝界霸屏,他還來到演藝界霸屏各種發表自己對服裝設計的看法,他還霸佔雜誌的封面宣揚他對設計的看法,他還拍各種廣告讓你不看都不行,他還拍MV微電影告訴大家他多麼有品味……

總之,他無處不在地宣揚他並不討人喜歡的作品。

有一天,一個做餐飲的社區(虎撲)因為什麼事說了他幾句,言辭很是不敬,他一個服裝設計師就號召自己的粉絲和這個做餐飲的在微博上開始辯論,甚至發生粉絲對罵……

你說,我們怎麼喜歡得上這個服裝設計師哦!

3 | 小鮮肉的職業道德崩塌

(注:這裡講得不是吳亦凡)

最後一根稻草就出在這個膨脹上。有了錢,有了粉絲的小鮮肉,公然敗壞職業道德,不以為恥,反而引以為榮。

他們也許對朋友,對父母都很孝順,私德都沒有問題。但是接下更多的戲,又不得不串場壓片,甚至同時壓3場戲,沒有辦法,分不開身怎麼辦,只有替身上。沒時間怎麼辦?臺詞只能讀出來。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反正這樣的評價人家也一輩子閱人無數,不是真可惡,不會用可恥這樣的嚴肅的字眼

其實你讀臺詞就算了,其他演員能接上戲也可以,問題是直接讓替身一替到底,臺詞就1234567這麼對口型……

對口型就算了,人家都是提前到片場,你遲到就算了,即便到了,還要睡覺(趕戲嘛,肯定累),要整個劇組的人都在等你一個主演。你自己帶700人還是1000人的團隊到片場服務你,是你個人的事,但是你的行為一旦影響到整個劇組,那就是職業道德問題了。

職業道德的嚴重缺失是小鮮肉流量明星的最大缺失與致命傷。堪稱臭名昭著。

///

每個時代的小鮮肉都有著他明顯的時代印記。

上一輩的小鮮肉,是工業時代最後一程的光芒。他們沒有微博,沒有微信,信息傳播還停留在報紙雜誌的時代,和19世紀末沒有本質的差異。

而今的小鮮肉,因為信息爆炸式的傳播,已經將個人意志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他們撇開影視公司自己就是老闆。他們不受任何人牽制。他們甚至可以像網紅一樣,沒有什麼耀眼的成績,照樣玩轉粉絲經濟,照樣開豪車,照樣700人的團隊來服務他一個人拍戲。

可是小鮮肉們,信息爆炸不單單幫助你運營粉絲上,也會加速你的負面信息的傳播。你的空洞,你的不足,你的職業道德缺失照樣也會以同樣的爆炸速度傳播。

我就是小鮮肉啊!怎樣?

▲ 大家不要學他壞的一面哈!這個賈斯汀·比伯確實是既讓人愛,又讓人厭,總得來說,是個專業度極高極高,極敬業的小鮮肉

真希望我們中國的小鮮肉,也能牛叉到像加拿大小鮮肉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那樣。如果你有這樣的專業和成就,你再放蕩不羈也好,你再調皮搗蛋也好,你再把褲子掉在屁股下,露出半個屁股也罷……都是你自個的事,我們只認你的作品,就像賈斯汀·比伯的《BABY》《SORRY》《BOYFRIEND》《LOVE ME》《LOVE YOUSELF》《I WOULD》……在整個世界都有極高,極高的傳唱度一樣。

那個時候,你是不是不鮮肉,又怎樣呢?

//////

阿呆專欄 / 辛辣,鐘意自我的生活美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