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高舉關稅大棒 汽車出口國抱團抗美

[摘要] 汽車關稅的談判要比之前的鋼鋁關稅激烈。2016年,美國進口了1730億美元的汽車和70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鋼鋁進口額僅為210億美元。

美國底特律素有“汽車城”之稱。幾年前,由於汽車產業的衰落,這座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汽車的城市一度宣告破產。眼下,正從破產陰影中艱難恢復的底特律也許將面臨另一場危機—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當地與之關聯的汽車產業,又將被捲入一場前途未卜的較量與風波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委會主席容克7月25日在華盛頓會晤後宣佈,美歐雙方已就致力於消除關稅和貿易壁壘達成一致,以緩和當前一觸即發的貿易戰緊張情緒。美國已全面停止對汽車業徵加關稅的要求,但幾大汽車出口國仍擔心,在美國商務部8月底或9月發佈“232調查”報告後,特朗普仍可能繼續推動汽車關稅。

7月31日,來自歐盟、加拿大、西班牙、韓國和日本的汽車出口國代表在日內瓦召開會議。多位與會者表示,他們正在考慮一系列措施反制美國,包括呼籲世界貿易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以及對美國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等選擇。

然而,由於各方立場不統一、部分議程時機尚不成熟等原因,這場會議各方尚未走到共同制定反制措施的這一步。不過,這至少說明了,為了以防萬一,這些汽車製造國形成的“抗美聯盟”將繼續為美國可能挑起的貿易摩擦而戰。

“232調查”利劍高懸

特朗普徵收汽車關稅的意圖為汽車出口國家帶來了巨大壓力。

5月23日,特朗普下令美國商務部對進口汽車及零部件進行所謂“232調查”, 即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授權,評估上述產品是否對美國造成國家安全威脅,並責成美國商務部在2019年2月中旬之前完成上述調查。

7月19日,美商務部召開汽車及汽車零部件“232調查”聽證會,在會上共有來自美國和其他地區的44個利益攸關方發言,其中43家都表示反對,唯一讚同的是代表美國汽車工人利益的全美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

然而這一全力反對的聽證結果並未阻擋美方繼續進行“232調查”的腳步,按照此前特朗普的口風,美商務部仍要在中期選舉之前公佈“232調查”結果。

墨西哥外貿部副部長鬍安·卡洛斯·貝克(Juan Carlos Baker)在會後接受採訪時說:“可以說,對於第232調查報告,我們都有同樣的擔憂,但對於如何應對關稅,各國都有他們自己的選擇。”

為了阻止美國加徵汽車關稅,歐盟方面還嘗試提出與美國、韓國和日本等全球主要汽車出口國簽訂“諸邊貿易協定”(plurilateral agreements),共同削減汽車關稅。不過,其他國家認為,現在討論這一方案為機尚早。

這種志同道合的國家之間達成的“多邊”協議通常僅限於某些商品或服務部門。根據WTO規則,達成“諸邊貿易協定”的國家須達到一定規模,在世界市場中佔據較大比例。因此,如果美國不參加該協定,其餘國家的規模很可能難以達到相關的要求。

國際貿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er)的數據顯示,參會各國向世界其他地區總共出口了價值近1萬億美元的汽車。

7月26日,在美歐達成貿易戰停火協議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總統指示我們要繼續調查,蒐集材料,但在談判出現結果之前不實施任何行動。我們已經同意的,僅僅是不在談判進行期間徵收汽車關稅。”

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在7月26日也證實,美國將暫停對歐盟進口汽車徵收關稅的計劃。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預計在8月與美舉行雙邊貿易磋商時,也將力爭汽車關稅得到豁免。歐盟已對美作出讓步,日本預計也將被美方要求開放農產品(000061,診股)市場和擴大汽車進口,以此作為獲取汽車關稅豁免的回報。

但這並未打消主要汽車出口國的疑慮。

一位來自歐盟成員國的外交官表示,對汽車加徵收稅的想法第一時間就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擔憂:“任何貿易門檻談判都將使整個歐盟,而不僅僅是幾個國家的汽車產業受到特朗普徵收汽車關稅的嚴重打擊。”

車企下調全年盈利預期

懸而未決的汽車關稅成為了全球汽車企業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據外媒報道,汽車關稅可能會打擊包括韓國現代汽車公司,日本豐田汽車和德國寶馬在內的公司,以及美國品牌通用汽車、福特汽車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的全球工廠。

上週五,日本最大汽車廠商豐田汽車表示,美國汽車關稅上調將提高當地生產汽車的成本以及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汽車成本,將對該公司產生“重大影響”。和日本國內同行一樣,豐田也在為美國可能提高汽車進口關稅做準備。

由於擔憂關稅升級將損害銷售和利潤率,底特律汽車製造商福特、通用汽車公司以及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上週也下調了全年盈利預測。全球最大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的Denso Corp表示,如果實施美國汽車關稅,可能會使其年度利潤減少7.2億美元。

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鋼鋁關稅已經使美國汽車製造商成本抬升了1%,汽車關稅將進一步增加汽車生產的成本,汽車價格將大幅提升。如果遭到貿易伙伴報復,美國汽車行業的就業人數將下降5%。

盧森國際貿易公司是底特律的一家汽車配件經銷商,該公司負責人瑪麗·布克澤爾表示,過去兩個月她去了兩趟華盛頓,參加了白宮的會議和國會的會議,目的就是為了表達對美國政府發起貿易戰的反對。“加徵關稅對誰都不好。”她表示。

“這對那些投票支持特朗普的藍領工人沒有幫助。”汽車行業諮詢機構凱利藍皮書(Kelley Blue Book)高級分析師麗貝卡·林德蘭表示,“對汽車這種不靈活的行業加徵關稅並不能保護美國的就業機會或是美國的投資者與消費者的利益。”

來自韓國和加拿大的官員都表示,關於汽車關稅的談判也許要比之前的鋼鋁關稅更加激烈。2016年,美國進口了1730億美元的汽車和70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相比之下,鋼鋁的進口額僅為210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