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美國對巴西阿根廷再次豎起“關稅”大棒 美股創兩月來最大跌幅

昨天,國內外市場均有大事發生,昨夜來自美國的消息更是”重磅“不斷。

昨天下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佈對美方展開制裁。

昨日晚間,特朗普表示,美國將立即“恢復”對從巴西和阿根廷進口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巴西總統則回應稱,要與特朗普進行關稅討論。

今日凌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考慮對歐盟產品加徵關稅。

同日,美國11月ISM製造業PMI數據公佈為48.1,逼近十年多低谷。

受這些重磅消息影響,昨夜美股創兩個月來最大跌幅。標普跌0.85%,道指跌0.94%,納指跌1.12%。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0.2%,報1469.20美元/盎司。美油期貨收漲1.41%,報55.96美元/桶。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5個基點。美股恐慌指數VIX上漲18.15%至14.91,期權市場對美股後市擔憂程度增加。GVZ(貴金屬VIX)指數漲0.56%。OVX(原油ETF的VIX)指數跌4.79%。

美国对巴西阿根廷再次竖起“关税”大棒 美股创两月来最大跌幅

美國擬恢復對巴西阿根廷加稅,同時對歐盟歧視美國公司的數字稅採取行動

昨日晚間,特朗普突然表態,將恢復對巴西和阿根廷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同時稱美聯儲應該降息並且放鬆政策,這樣那些國家不能通過貶值貨幣來利用強美元獲得優勢。而就在一年前,特朗普才剛剛免除對巴西阿根廷這部分產品加徵關稅。

據瞭解,去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命令,將於15天后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同年4月30日,美國白宮發表聲明說,特朗普政府已與阿根廷、澳大利亞和巴西就鋼鋁關稅達成原則性一致。去年8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聲明,允許韓國、巴西和阿根廷免受鋼鐵配額約束。聲明稱,美國商務部經與國務院、財政部、國防部等部門協商,獲得授權可以有針對性地放寬部分鋼、鋁產品配額限制,包括允許韓國、巴西和阿根廷免受鋼鐵配額約束,允許阿根廷免受鋁配額約束。美國進口商只有在本國生產商無法滿足其需求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獲得配額豁免。

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立刻就“認慫了”。博索納羅昨日表示,不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重新加徵鋼鋁關稅的決定是一種報復,表示有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討論關稅的公開通道,可以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就重新加徵鋼鋁關稅問題進行討論。“巴西經濟以商品為基礎,希望美國總統特朗普清楚並不要不公正對待巴西。”博索納羅說。

阿根廷外交部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重新對阿根廷輸美鋼鋁加徵關稅後表示,將與美國國務院開展談判。

今天凌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接過了總統的“槍”,宣佈將會考慮對歐盟產品加徵關稅,並將其他產品列入近期的清單中。“我們需要採取強有力的行動,說服歐盟終止這扭曲市場的補貼。WTO發現歐盟啟動對空客的補貼持續產生不利影響,並以美國企業的利益作為代價。”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美國將對歧視美國公司的數字稅採取行動。美國提出就數字稅對法國價值24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此前法國要對美國的數字企業徵收數字稅),針對法國商品的徵稅清單包括起泡酒、手袋、彩妝產品、家用商品和奶酪。同時正在探索是否對奧地利、意大利和土耳其的數字服務稅開啟301調查。

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王賢偉向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美國恢復對阿根廷、巴西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對相關商品價格的影響有限,目前倫鋁價格走勢承壓於LME高庫存及LME現貨升水持續走高。內盤來看,目前多空雙方的博弈點在於消費延續的持久性和供應端增量的預期實現。年末關注點,一方面在於傳統冬儲收儲力度如何,對社會現貨庫存的影響;另一方面,需關注12月份達到穩定產出的增量對供應端的影響力度。同時,在氧化鋁持續處於低位的情況下,成本端支撐較弱,基本面整體偏空。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該消息會增加國內外鋼材供應來源,對相關品種價格會產生利空。

美股創兩月來最大跌幅,重要數據連續四個月萎縮

受昨夜突發消息影響,美股創兩個月來最大跌幅。道指跌超260點,波音跌近3%,領跌道指。科技股普跌,蘋果、谷歌、亞馬遜均跌超1%。鋼鐵板塊普漲,美國鋼鐵公司漲超4%。蔚來逆市大漲逾7%。

昨夜公佈的美國11月ISM製造業PMI為48.1,市場預期為49.2,10月為48.3。該數據已經連續第四個月萎縮,並且逼近9月所創的2009年6月以來的最低紀錄水平47.8。

該數據表明美國製造業不再像自由落體一樣下滑,但因公司削減投資、全球需求疲軟和貿易問題而缺乏上行動力。美國經濟增長勢頭繼續得到消費者支撐。另外,其他數據顯示美國工廠活動正在逐步升溫。ISM製造業就業指數進一步下滑,積壓訂單指數跌至2016年1月來最低。生產指數連續第四個月在萎縮區間。投入價格指數連續第六個月下降,表明需求疲軟正對通脹構成抑制。

特朗普對此表示,製造業正受到強勢美元的拖累,而強勢美元是由美聯儲荒謬的政策所支撐。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