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南京一家民宿,遭遇媒體暗訪曝光。

雖然,半夜12點前臺無人值守,周邊一片工地,門前貓狗奔跑,這些針對民宿的指責有些牽強,但視頻中,阿姨用剛換下的床單擦水杯,明明被告之當晚要換人居住,仍將使用過的毛巾整理好掛上毛巾架,卻是樁樁實錘。

想起此前的一次採訪。在一家設計公司開辦的民宿裡,店長,一位美女設計師,為了展示房型,打開了一間客人外出、尚未退房的房間。面對零亂的室內,角落裡客人的行李,和我的不安退縮,她卻相當坦然:客人不在,看看又何妨?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長期以來,“非標”是民宿區別於酒店的重要特徵,也是吸引客人的情懷符號,包括對內的管理和對外的服務。“不規範”代表著溫度、家的感覺和人情味,可惜的是,這些耳聞目睹的經歷,也將“非標”所伴生的管理粗放、服務不到位問題擺在了前臺。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眾所周知,民宿行業正迎來風口,資本的入侵,新店的扎堆,讓這個本以“情懷”起家的行業,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互聯網時代的浮躁,人才的匱乏、管理的短板,在急劇擴張的市場中已成為不爭的現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期我們邀請了八位民宿主,聊一聊管理,也希望我們的民宿行業能夠在風口中找到方向,有溫度,更有規範。

文/王燁 馬祚波 劉莉 閆小咖 丁國超 七月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大樂之野創始人、莫干山民宿學院院長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吉曉祥

「難的不是有沒有標準,而是落地實施」

大樂之野有專門的SOP部門,有非常詳細的制度標準。事實上幾乎每一家民宿都會參照酒店來定標,但管理的難度不在於有沒有標準,而在於如何落地如何實施。

民宿從業者大多不太專業,以情懷為主,培訓機制也不如酒店來得完善。人才的流動比較快,可能才培訓好就跳槽了,導致管理更加困難。大樂也有一定的人才流失率,所以現在更注重價值觀的挑選,希望吸引價值觀相似,認同我們美好生活方式的人加入。此外,我們布的點越來越多,也是希望員工在公司內部有上升空間,同時不侷限於困在某一個山裡,可以去不同的地方交流,拓展閱歷。另外,莫干山民宿學院也在對接專業師範類旅遊類學校,把專業人才作為新鮮血液吸引到莫干山來,今年6月就會有三四十名學生來山裡實習。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大樂之野小鎮姑娘

嚴格的管理會不會影響溫度?我覺得無非就是個性化和標準化的博弈。要做到多大程度的標準化,哪些地方要個性化,才能既有無差評的體驗,同時又有家的感覺。大樂的原則是,涉及到基礎的硬件條件,基礎的服務,比如衛生、硬件維護、客房指南的擺放方式等,都用標準化來框定。而管家和客人的交流,每個管家的知識領域不一樣,擅長的點不一樣,這就是可以實現個性化的地方。

至於擴張與管理的矛盾,我認為民宿是一個需要花時間去打磨的行業,不建議走得那麼快。大樂也在發展,但不提這麼快的口號,行業發展有自身規律,不能太快突破。慢慢地培訓人才,才是企業重要的任務。

杭州西溪素上聯合創始人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汪仁賢

「45分鐘打掃一間房,要效率更要保證質量」

嚴格意義上來說,我現在所做的項目屬於精品酒店,管理極其嚴格,有一套自己的標準守則。

我們的管家團隊雖不是人人都酒店專業科班出身,但只要熱愛這份職業,我們都是從頭從細微處開始培訓。客房衛生、前臺接待、客訴應變處理等,所有過程我們都會有標準以及相應的績效考核。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客房衛生的出品既要追求工作效率也要保證衛生質量,所以我們每間客房都會有控制在 45 分鐘左右的步驟來做衛生。我只要有空餘時間都會抽查,比如說五金件上的指紋還有地板上的纖維,我們都在細節上嚴格把控。網上也有客人點評,說很難想象玻璃怎麼會擦得這麼幹淨,水龍頭毫無指紋。我們每週有例會,都會要求大家總結問題並且各抒己見,儘管我平時都是和顏悅色比較大咧,但是問題嚴肅的時候,都是直面指出,做到獎罰分明。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西溪素上

在員工管理方面,我和管家們的粘性是非常好的,有些管家、阿姨,我們合作時間超過四五年了還是非常融洽,一般從我這兒因為一些不可控因素離職的管家,在之後的時間裡也會保持比較好的溝通和聯繫。為什麼有這麼好的粘性和有效的溝通,其實無非就兩點:一是工作環境使人愉悅,二是勞有合理所得。我們的原則是不以剋扣員工成本去增長營業額,我們的績效獎勵制度都是盡最大能力給予員工福利,我們營造的團隊氛圍都是輕鬆、愉悅的,有家的溫度。

宿宿網COO、翠域集團總經理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王濤

「缺人才,民宿管理本科生就要來了」

民宿被稱為“非標”住宿,不過非標不代表著沒有標準,市場上至少60%—70%的民宿是按照星級酒店的標準來進行管理的,尤其是那些正在規模化品牌化想要長遠發展的民宿,標準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翠域的服務首先是售前,管家在客人入住前兩三天就要電話聯繫,確認行程,同時告知天氣等事項。客人入住後,管家需要根據客人需求制定好行程表,讓客人吃好玩好。客人離開後,售後會對客人進行回訪,請客人做出評價。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翠域·溪地99集裝箱別墅

在翠域,無論是管家、店長、廚師、阿姨,包括接電話的前臺,每個崗位都是有標準的。對於客人最為關注的客房臥室的整理、衛生間的清理等,也都有明確的文字標準。有了規章制度之後,怎麼確保工作人員做到位了呢?我們會主要參考客人的評價,對設施、衛生等是否滿意。而在軟件方面,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加上人性化的服務,這才是民宿的“非標”部分,是和酒店的最大區別。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人員流動頻繁、素質參差不齊,這的確是民宿行業的痛點。好消息是,無論是官方,還是民宿從業者,都看到了這個問題,並且都在努力。據瞭解,教育部剛批覆設立民宿管理的本科專業,將在華東師範大學試點,目前由旅遊院校相關領域專家、民宿行業專家、知名民宿主等組成的編委會正在進行教材編撰,今年底可以完成。另外,和客人直接接觸的管家、店長需求一直很旺盛,為此我們和華師大、南藝合作,在蘇州太湖邊建立了民宿培訓和實習基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民宿行業培養專業人才,首期計劃6月下旬開班。

莫干山十八邁度假酒店創始人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周麗敏

「好管家不是一天養成的」

十八邁從試運營開始就實踐了一套成文的,從國際五星酒店標準中提煉出並在實際運營中不斷改進,最終適合我們民宿的一套標準。

比如客房清掃環節,我們有細緻到如何敲門、敲幾下的具體流程,門窗是否通風換氣,布草是否整潔,地板有無除塵,空調有沒有在合適的溫度,都是查房要點。其實這樣的制度在去年底國家旅遊局發佈的《旅遊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裡有一個基本的規範,只是執行層面每個民宿的自我要求不一。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十八邁

民宿服務好不好,這與民宿對員工的內部管理規範有很大的關係。由於民宿規模較小,管家就成了管理的核心環節,十八邁的理念與標準也基本由管家來實施,包括對廚師、園丁等其他員工的管理與監督。

當然管家不是一天養成的,我們有一整套培訓流程,比如品牌理念與精神,對各崗位工作職責的說明與現場教學,獎懲制度的明確等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實際運營中一日一總結,以最快速度解決問題。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對民宿而言,員工是家人般的存在,只有讓員工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們才能像家人般對待客人。在這個意義上,民宿的管理應該是溫情的。首先對員工的關懷與教導,更多的選擇理解而不是輸入;其次給予員工充分的權限,保證他們有能力第一時間滿足客人的需求。

人才缺失是幾乎每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民宿人才難招,招來的也大多是不專業的外行。加上民宿多分佈在鄉間,如何把人才留在鄉野,也是很重要的課題。這已經不僅僅是提高薪水的問題,幫助他們做更長遠的職業發展規劃,可能會更好些。

上海以園文化酒店聯合創始人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倪華山

「有標準和理念在,不懼“流水的兵”」

以園共有19間房,但我們的工作人員有 10 人,這個配比在行業內已經算多的了。在日常的運營中,以園是有比較明確且細緻的管理標準的,我們倡導的是管家式服務,也可以叫作“家人式服務”。

我們的骨幹員工是從酒店出來的,有著非常專業的酒店管理經驗,簡單來講,我們的標準就是基於酒店的標準進行設置的,但是在人情味上是高於酒店的。比如餐飲,我們在乎的有兩點:一是我們認為餐食是要“做給家人吃的”,所以一定是最用心、最好的;二是我們的餐飲,在基於酒店常規的標準之上做升級,比如說我們會針對不同的客群,有針對性的調整餐食。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在客房的清潔上,也有三種標準:退房標準、續住標準以及精細化保潔標準。保潔人員有非常精細的工作標準,比如書桌的凳子擺放要開45°角,淋浴房的簾子要拉到50%的高度……這些都是經過實踐確認的最佳角度和最好的方式。每天下午兩點保潔結束後,會有專門的人員進行一輪檢查,在客人入住前專職管家也會進行一輪查房,當班店長也會進行抽查。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關於行業普遍的人才流失問題,其實我並不是特別的擔心。首先,以園是自帶優勢、自帶故事的,而且是文物保護點,這種資源在區域內非常稀缺,所以也能夠吸引到優秀的人才;其次我認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只要我的骨幹人員在,我的標準和規範在,那麼將我們的標準和理念傳遞給新人,就可以很好地將他們培養成優秀的員工。

莫干山林棲谷隱主人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崔恆源

「“家”的溫度,並非無章法的管理」

林棲谷隱民宿做的是“非標”中的“標準化”,我們是根據星級酒店的客房管理標準來管理的: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落實客房衛生責任制,採用互相監督模式,保證客房衛生以及服務標準。

就整體行業的情況來看,據我所知,目前為止還沒有一部通行的明確的內部管理規範。因為“非標化”,各家民宿會針對自己的特點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我認為可以借鑑星級酒店內部管理規範和標準來管理民宿。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林棲谷隱

民宿是有情懷有溫度的,不過民宿同樣需要嚴格的內部管理規範,其實民宿中“家”的感覺,指的並不是鬆散的團隊管理,雜亂無章的內部制度。我們在管理上採用的是:嚴格的標準,細緻的服務,人性化的管理,有溫度的氛圍。

關於人才流失的問題,這也是大環境的問題,因為民宿歸根結底還是服務業,目前服務業在國內就是人才流動性較大的行業。加上大部分民宿受體量影響無法給員工一個長期發展的空間,也沒有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的培訓及教育,讓這個現象愈演愈烈。如何破解?我覺得應該給年輕的從業者創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有趣好玩的工作狀態,合理的收入水平,健康的發展空間。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莫干山民宿學院會定期舉辦民宿管家和從業人員培訓,培養了一部分管理型人才,同時莫干山民宿協會也和一些大學院校合作,每年向莫干山輸送人才。作為小體量的民宿,我們也會注重培養自己的員工,和員工共同學習成長進步。

莫干山雲岸山居民宿主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李育

「民宿管理講究“內緊外鬆”」

在我最初做民宿時,管理標準便放在了首要位置,有員工管理的,有客房打掃流程的,也有員工培訓制度的,凡是能想到的都把它羅列了下來。

就拿清潔標準來說吧,我們的保潔阿姨配備了四五塊不同顏色的抹布,清潔馬桶用灰色的,打掃桌椅用咖啡色的,清潔玻璃杯要用白色的。包括每個房間裡的湯池,都有專用的打掃工具。就連餐具,我也要求員工與客人的必須分開。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雲岸山居

我們民宿裡還有專門的培訓制度、查房制度。我們會定期送員工到當地政府組織的民宿學校去培訓;查房也很嚴格,管家會用手摸房間裡的幾乎每一處地方,從床頭櫃到洗臉檯盆,發現灰塵必須重新清理。

有人說,現在的民宿也就七八間房,兩三個人,搞那麼正規意義何在?我不這樣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倡導的民宿管理,可以用“內緊外鬆”來概括。對於內部員工,確實是有嚴格的規定與標準,但是對待客人就要像家人那樣,沒有“條條框框”,更不能像星級酒店那樣,給客人提供標準化服務。客人到民宿是來放鬆的,我要求員工與管家在對待客人時有“溫度”,不能太生硬了。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確實,人才的短板限制瞭如今不少民宿的發展。我的民宿現有1位管家和2位阿姨,常常覺得力不從心,要能再增加2位管家就能更加遊刃有餘了。要想補齊這塊短板,一是靠培訓,政府的也好,民間機構的也行,讓有經驗的人傳道授業;另一方面,要輸送有志於這個行當的年輕人去精品民宿裡實習和鍛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民宿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黃山宏村塔川書院店長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顧華青

「留住老員工最保險」

塔川書院裡所有的部門都有標準的流程,再小的細節也不應該被忽視,只有完整地按照流程把每天的工作認真負責地完成,才能給客人帶去高品質的入住體驗。

誠然,民宿講究的是情懷,給客人不同於酒店標準化的人文關懷,是民宿特有的管理方式。儘管沒有酒店體系那麼嚴格,但也算是獨樹一幟,畢竟兩者的目的都一樣,就是要留住客人的心。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塔川書院

在平日的運營中,塔川書院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把客人當做家人一樣歡迎和關心,這恐怕就是業內常說的“溫度”了,因此必要的管理和培訓是必須的,標準化的服務流程是提供專業服務的前提,在給客人留下暖心關懷的同時,留下專業的印象更是我們所追求和努力的方向。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如今的民宿產業日益壯大,稀缺的人才資源確實給民宿的標準化帶來了很大的阻力,每次人員的流動需要更多地投入培訓和完善新員工的服務標準,所以,留住老員工成為最保險也是最有用的辦法。如何留住呢?除了提高老員工的福利待遇,更要給予員工更多的關愛,讓民宿真正成為關注情懷的產業。

“非標”有溫度,更要有規範,民宿行業如何在風口中找到方向?

在避免管理的短板上,加大與大型服務企業和專業高校合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讓這些機構提供人才輸出,從而保持一流的服務標準,同時遵守嚴格的管理體制,並不斷開拓創新,這樣才能在競爭的激流中奮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