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時應該如何注意自身安全?

奇聞軼事樂園


第一

要到自己熟悉的水域 或者儘量去游泳館 還要和家人朋友說一下自己去哪裡游泳去了 最好有同伴一起陪同

第二

下水前不要吃的太飽或者不吃 或者吃了就下水 應該等一兩個小時再去游泳 下水前 先用水把額頭和胸部打溼 讓身體先適應一下 避免突然下水身體不適應 造成手腳抽筋

第三

不要在剛做完劇烈運動 和身體正處於發熱的狀態下下水 很容易出事

第四

游泳最好帶個救生圈 下水前應該先把身體舒展開 伸伸手腳把身體打開 不要游到岸邊太遠的地方 不要太相信自己水性好 不會出事 往往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 不會游泳的根本不會下水找死 人走了一輩子路 都會在路上因為各種原因跌倒 更何況在不熟悉的水中

第五

在水中出現抽筋 要保持冷靜 不要慌 應該馬上人平躺在水面 背部靠水 肚皮朝天 儘量保持人能漂浮在水面 腳抽筋 就用手划水 保持不沉下去 腳起勁打直 儘快恢復過來 手抽筋 有腳來回擺動 保持不要沉下去 讓手儘量恢復 迅速上岸

第六

小孩去游泳 必須要有監護人一起 隨時注意小孩的狀況 少玩手機 可能你玩手機的兩三分鐘 一個段視頻還沒看完 孩子就沒了 到時沒有後悔藥賣 一到夏天就有很多這樣的事發生

第七


行走在鄉村的阿龍


夏天天氣炎熱,游泳就變成了大家休閒娛樂的好活動。但是游泳池里人滿為患、衛生問題、時間問題等等都促使更多人選擇在野外游泳。但是野泳的水下環境不同於游泳池裡的平靜,裡面隨時可能深含著未知的危險。所以當我們在游泳時,尤其在野泳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1. 不要一個人去游泳。尤其在野外游泳的時候,最好在熟悉水性的人的陪同下進行。選擇游泳的區域也要選擇人多的區域,確保在事故發生時能最快得到救助。

  2. 在野外不明水域,堅決不跳水,不游泳。如果不瞭解水下情況,貿然跳水,因為可能水淺或有石塊突出,容易造成碰傷或更嚴重的傷害。若緊急情況下非要跳,也一定腳先入水,或至少身體平行於水面入水。而平靜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險,比如水草暗流等等。一般說來,各種水庫人工湖等都有放水的暗道暗口,它們都在水下,流量大時吸力非個人所能抵抗的,一旦捲進去凶多吉少。

  3. 雷雨天氣、酒後、過飽過飢等堅決不要游泳。雷雨天氣避免下水游泳主要是為了避免觸電,防止雷擊;而酒精的麻痺作用可直接作用於大腦指揮系統,會讓人短時間失去知覺。並且在游泳時也要事先確認好自己的身體情況是否適合游泳,過飽過飢量力而行。

  4. 發現有人溺水時量力而行,不要輕易在水裡救“處在掙扎狀態的人”。當發現有人溺水,救人者切記一個原則:不可正面施救。如果被對方給抱住而脫身不得,估計兩個沉得更快;所以若沒有學過水上救生技術,不可冒然下水救人,應大聲呼叫“有人溺水” ,請求支援。同時積極尋找輔助/救生設備如游泳圈、皮球、木頭、竹竿子等等做岸上施救。

注意:在游泳前也事先做好熱身運動,在游泳時時刻警惕水面及水下情況,根據身體情況量力游泳。


那麼當意外發生時,應該如何自救?請收好這一份安全指南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8390330872597696198, "vid": "v02004f00000bddbmp7iv420lsv03qg0\

廣州街坊群防共治


游泳是一種人們喜歡的健身運動,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危險。特別是在野外游泳一定要注意安全。去游泳,首先耍把時間,地點告訴家人。到野外水邊耍瞭解水的深度。下水前先用手指沾水陰溼耳朵,防止耳朵灌水。然後用水陰溼肚臍以此適應水溫。活動預熱腳趾和小腿以防下水後腳腿抽筋。特別是耍學會仰泳,它是發生意外最好的自救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