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山川網:眼下又值雨季,全國多城遭遇內澇。按照相關媒體的說法,自然又是“百年一遇”、“千年一遇”極端天氣,所以城市內澇也就又是“情有可原”。

那麼提到城市生態中必不可少的排水系統,多數中國人最熟知的兩個故事是什麼呢?

其一是“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這句話似乎成為評論城市內澇事件時的經典回覆。但是這句話的來歷,你是否有了解呢?這句話出自法國著名作家雨果之口,源自他的小說《悲慘世界》。但是,小說中的原句也並非如此。

作為外文版小說,《悲慘世界》不止有一個漢譯本。這裡我們只引用一個相對比較常用的版本:“陰渠, 就是城市的良心,一切都在那兒集中、對質。在這個死灰色的地方,有著它的黑暗處,但秘密已不存在。每件東西都顯出了原形,或至少顯出它最終的形狀。垃圾堆的優點就是不撒謊……一切塗脂抹粉的都變成一塌糊塗的形象。最後的面紗終於揭開,陰溝是一個厚顏無恥者,它吐露一切。”

由此可見,“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這句話,顯然是在後來的媒體人在傳播過程中進行了相關的演繹。從雨果小說原句來看,他的意思並不僅限於吐槽一下城市下水道工程優劣這麼簡單。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其二就是更為著名的“青島下水道德國造”謠言。這個謠言很早前就已經被闢謠,但是謠言往往都比闢謠影響力更廣,所以目前依舊有很多人對於“德國造青島下水道”嘖嘖稱讚。

據青島市市政公用建設中心副主任黃緒達2016年的說法:“德佔時期共建造了80公里排水管道,但大部分管網因為超期服役和城市規劃等原因,已陸續被翻建整修,只有位於安徽路和大學路的約2.66公里雨水暗渠和汙水管線仍在正常使用。目前,青島市內三區排水管網總長約3000公里,德佔時期修的管網佔比不到千分之一,對整個青島排水系統影響已經非常小了。”

所以關於青島下水道謠言的最終結論就是:“德國下水道讓青島不淹水”是一個曾經的事實;今天的青島是否內澇是否淹水,德國造下水道俱非關鍵因素,則是一個當下的事實。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所以當每年的雨季一到來,全國人民陸續上網吐槽“觀海”體驗,這顯然並不是什麼“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體現。因為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聚集了太多的資源和財產,每一次的內澇都將造成巨大的綜合損失(不僅僅是財產)。

既然“德國造青島下水道”的謠言已被闢謠,那麼對於目前北京、武漢、廣州、深圳等各個城市的“觀海團”而言,究竟有什麼案例是值得大家觀察和思考的呢?還真就有這麼一個案例,它不在遙遠的歐洲倫敦、巴黎,而在中國南方的一座並不太知名的城市裡。

福壽溝是一處地下水利工程。它位於江西贛州,修建於北宋時期,工程由數度出任都水丞的水利專家劉彝主持,是罕見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統。雖經歷了900多年的風雨,至今仍完好暢通,並繼續作為贛州居民日常排放汙水的主要通道。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說到這兒,我認為大家首先應該重點了解一下劉彝這個人。中國的史書當中,基本上都是帝王將相的故事。偶爾有幾個可以被稱為“科學家”的人物,能夠在歷史上留名的,根源也更多在於他們的從政經歷。如果是個平民科學家,那基本後世能夠找尋到的相關資料都不多。劉彝不算平民,當過官,但是史書介紹也並不多。

根據百科詞條顯示:劉彝(yi,二聲),1017—1086,字執中,福州(今福建省長樂縣)人。劉若思之子。北宋著名水利專家。生於宋真宗天禧元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年七十歲。

史書相關記載如下:幼從胡瑗學。登慶曆進士第,調高郵簿,移朐山令。凡所以惠民者,無不至;邑人紀其事,目曰治範。神宗(1068-1085)時,除都水丞。尋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醫藥。彝著正俗方以訓,斥淫巫使易為醫,俗遂變。加直史館,知桂州。坐貶均州團練副使。元祐初(公元1086年)復以都水丞召還,病卒於道。彝著有七經中議170卷,明善集30卷,居陽集30卷,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古文水平尚可的讀一下,水平一般的略過即可。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贛州市博物館中,福壽溝這一堪稱中國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蹟,自然少不了相關的介紹。

《贛州府志》中有關於福壽溝的相關記載——這是一條建於北宋的排水溝,由當時的知州劉彝修建,因為排水溝的走向很像篆體的福字和壽字,因此被稱為“福壽溝”。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早在2014年的雨季,全國不少城市同樣一片汪洋時,央視記者就曾赴贛州採訪報道福壽溝的事情。據原贛州市城市規劃展示館館長陸川稱——

福壽溝的設計利用了贛州老城地勢,中間高,江邊低的特點,有意增加溝的坡度,加快了排水速度。除此此外,溝裡排水快,不存水,還要歸功於很多與福壽溝相連的大大小小近百個水塘。通過這個水排到這個池塘以後,通過蓄洪以後,等水稍微沉澱以後,他再通過咱們這個下水溝,城牆周邊咱們這個大概有8000米的城牆,城牆周邊有12個排水口,通過這12個排水溝往張江、供江以及河塘往外排。

我們不能在每次雨季城市內澇後,都喊上一句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福壽溝究竟厲害在什麼地方呢?

贛州城自福壽溝建成之後,小一千年沒洪澇,號稱浮城,其功不可沒。

但令人感到憂慮的是,由於城市新的規劃,原本屬於福壽溝的完整水利系統的地下溝渠和池塘,都在持續變少和消失。以池塘為例,其作為水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蓄水調節作用明顯。

但是目前很多池塘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填平後成為了新的商業區和生活區。但是舊的水利系統被破壞後,新的水利系統要麼是跟進不及時,要麼是規劃太多短視,要麼是系統本身就不合理。

如此一來,等到下一次城市遭遇雨季時,必然是險象環生。

相比古代,當下我們的城市執政者擁有的資源越來越多,我們的城市財政收入越來越高,我們的工程技術越來越先進,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城市水利系統卻至今差強人意?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城市居民需要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