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河北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雄安森林城市建設完成8.7萬畝

今年上半年,衡水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AQI)同比下降24.7%,在生態環境部日前通報的上半年全國16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處於“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好”城市第1位,保定市處於第2位,廊坊市處於第4位,邯鄲市處於第6位,石家莊市處於第15位。今年以來,河北省藍天在增多,1—6月份,全省PM2.5平均濃度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7.8%。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河北省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河北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強化頂層設計。2017年12月24日召開的省委九屆六次全會提出“打好六場硬仗”,“汙染防治的硬仗”名列其中。會議提出,要堅持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突出大氣汙染治理,加強水汙染和土壤汙染治理、改善水土環境質量,全面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強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推進生態環境修復保護,努力打造生態環境支撐區。今年5月29日召開的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要突出重點任務,舉全省之力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今年出臺的《河北省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提出,建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防範和懲治機制;《河北省生態保護紅線》明確,全省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4.05萬平方公里,並提出將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考核……

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河北省上下強力推進能源、產業、運輸結構調整,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減少燃煤汙染。1-6月,全省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2503臺6790蒸噸;取締無照經營散煤網點196家,抽檢散煤銷售網點1649批次,沒收劣質散煤1073.9噸,行政處罰164.8萬元。

強化協同減排。上半年河北省排查整治“散亂汙”企業13051家,完成3179家汽修噴漆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377家惡臭異味氣體企業治理,完成484家企業料堆場改造。

推進貨物運輸軌道化。1-6月,鐵路貨運1.91億噸,完成年度任務的59.7%。淘汰老舊機動車79915輛、推廣新能源汽車11899輛。檢查車輛29.46萬餘輛,發現問題車5.35萬餘輛,勸返維修1.23萬餘輛;檢查機動車檢驗機構1245家,查處問題機構267家,整改262家,處罰82家,罰款397萬元。

狠抓結構調整,強化治本攻堅。1-6月河北省共收穫優良天90天,同比增加1天;平均重汙染天數為11天,同比減少11天。

依法鐵腕治理大氣汙染的同時,河北省努力推進水汙染防治,強化目標考核導向、關注群眾飲水安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加快恢復“華北之腎”功能,白洋淀治汙由被動應急向主動治理轉變。雄安新區啟動白洋淀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確定入河入澱排汙口整治攻堅等六大專項攻堅任務;全面排查整治轄區納汙坑塘,一坑一策建立臺賬,已完成納汙坑塘治理330個。清理上游河道、規範庫區捕撈行為、實現漁業資源有序開發。如今,潘大水庫總磷含量大幅下降,1-6月份大黑汀水庫水質達到Ⅱ類水質標準。

更多河湖變得清澈。截至6月底,河北省河湖垃圾清理完成1506萬立方米,非法入河排汙口清理完成831個,涉河違障違建清理完成963處,樹障清理完成1584畝,黑臭水體治理完成59條段,非法採砂整治148處、治理回填189萬立方米,河北省河湖清理行動成效初顯。

對2017年考核不合格的滄州市、定州市,實行有關責任控制單元新增排放重點水汙染物建設項目環評文件限批;跟蹤各地重點問題,按月逐一通報,對今年以來水汙染防治問題較突出的設區市進行約談;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規項目排查整改;開展納汙坑塘再檢查再複核;綜合整治農村環境;持續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通過多措並舉,今年1-6月,河北省74個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中,優良斷面比例為45.9%,比今年44.6%的年度目標高1.35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個數為19個,占斷面總數的比例為25.7%,同比降低10.8個百分點。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為100%。

治汙,還要興綠。今年以來,河北省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綠色生態屏障加快構築。截至6月底,共完成營造林635.3萬畝,是近年來春季營造林完成任務最多的一年。其中交通幹線廊道綠化完成2403.2公里,環城林建設完成562.8公里,村莊綠化完成28.4萬畝,雄安新區森林城市建設完成8.7萬畝;太行山綠化完成156.3萬畝;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造林完成65.5萬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