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備受矚目的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終於落地。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已於7月底正式成立,首期註冊資本661億元,財政部持股45.39%。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由財政部聯合20家機構共同組織發起設立,區別於過去地方政府融資擔保機構為城投基建服務的目的,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明確為小微企業服務。在股權方面,財政部作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5.39%,另外20家包括國有五大行在內的機構股東,持股比例從約0.15%至約4.54%不等。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財政部副部長劉偉說,組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是財政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將努力實現每年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新增1400億元貸款的政策目標。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定位於準公共性金融機構,以緩解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業創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為目標,按照“政策性導向、市場化運作”的運行模式,帶動各方資金扶持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業創新。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未來三年累計支持

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決定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旨在破解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題,推動政府主導的省級再擔保機構在3年內實現基本全覆蓋,與融資擔保機構一起,層層分散融資擔保業務風險。

缺少有效抵押物、擔保難一直是我國小微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原因。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成立是完善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有助於建立有效的風險分散機制,緩解小微企業融資痛點。儘管目前各地已經有不少地方性的政府擔保基金,但是從國家層面設立融資擔保基金不僅資金量大,而且能形成引導作用,撬動更多的商業資本的進入,加快融資擔保行業發展。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安排,基金按照“政府支持、市場運作、保本微利、管控風險”的原則,以市場化方式決策、經營。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初步測算,

今後三年基金累計可支持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元左右,約佔現有全國融資擔保業務的四分之一。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將採取股權投資、再擔保等形式支持各省(區、市)開展針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創新創業的擔保業務。具體來說,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主要與省級再擔保公司開展業務,支持轄區內的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此外,還可通過對省級再擔保公司進行股權投資,以增厚省級再擔保公司資本,壯大擔保機構的風險抵禦能力和業務拓展能力。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擁有豪華的股東陣容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股東陣容可謂豪華。除了大股東財政部外,還包括五大國有銀行、九家大型股份制銀行、兩家政策性銀行和一家開發性銀行、郵儲銀行,以及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和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其中,共有18家銀行出資350億元,且多數銀行自2018年起分4年實繳到位。

對於為何要吸引眾多銀行入股?

首先,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要吸引商業銀行參與出資,主要考慮到無論是國家融資擔保基金還是商業銀行,服務的對象和工作目標是高度一致的;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初創階段的小微企業在信貸市場上的天然不利地位,提升它的信貸可獲得性。

其次,將來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運作,也需要建立和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擔機制;如果銀行不承擔,恐怕就有道德風險了;從融資擔保基金未來運行的可持續而言,也需要商業銀行出資。

最後,提高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運行效率,也需要發揮商業銀行的優勢。因為相比較而言,商業銀行更瞭解市場、更瞭解客戶、更瞭解中小企業的信貸需求,它相對於融資擔保基金在運作管理上是有優勢的。

對銀行來說,參與到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也可提高自身在普惠金融業務滲透度。正如工商銀行的公告所說,投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是結合國家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重大決策、監管政策、集團業務資源及發展戰略作出的重要佈局,對工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滲透率、推動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有重要意義。

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成立,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