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字的由來有哪些?爲什麼叫四川?

聽文化發聲音


看了諸位的回答,回答了一部分,但是不全。我結合我的專業,把四川的由來及政區變化做一個簡單的梳理。

位於我國西南內陸地區的四川,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物華天寶,人文薈萃,民風淳樸。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近代,湧現出大量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同時,由於四川特殊的地形,在四川盆地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之稱,有易守難攻的地理條件,故四川在歷史的關鍵時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安史之亂後唐肅宗逃到四川避亂,抗日戰爭時期政府內遷至川渝一帶,保留其實力,三線建設時期大量企業遷往川渝地區等等。那麼,如此重要的四川又是怎麼得名的呢?

四川地勢圖(來自網絡)

唐時設置裡貞觀十道(開元析置十五道),劍南道屬於十道之一,後劍南西川和劍南東川節度使,加上秦巴山區的山南西道,當時人習慣稱為“三川”

宋代進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調整,改唐朝的道(軍事性質,後轉為政區)為路(最初為財政轉運區)。在蜀地設立了益州路(後改為成都府路)、利州路、梓州路、夔州路,時人習慣稱為“川峽四路”。

“川峽四路”(來自《中國歷史地圖集》)

宋人習慣把唐代的“三川”和宋代的“川峽四路”相組合,稱之為“四川”,四川因此而得名。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有“四川行省”之稱。明代四川是全國13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轄區除今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市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轄境已達川西高原和涼山地區,布政使司衙門駐成都府。並在川西高原地區設立衛所, 進行軍屯。

成都一撇(來自網絡)

清代雍正年間,鑑於川黔之間飛地重重,矛盾不斷,將本屬於四川地區的遵義劃歸貴州,實現了一級行政區在經濟實力方面相對平衡。

“遵義換龍安”(來自論文)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三峽大壩修建後,為了促進川東南經濟發展,將川東南經濟中心—重慶

,劃為直轄市,以重慶主城輻射川東南地區,從而帶動川東南經濟的發展。

我是“沙漠孤狼2017”,歡迎諸位關注、討論。


沙漠孤狼2017


關於四川得名的由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包括一些學者,都以為四川來源於四條河,並想當然地例舉了四條河:如長江,沱江,岷江,嘉陵江。

其實,這是錯誤的。

四川得名的由來, 和它曾經的行政區劃有關。

眾所周知,秦朝實行郡縣制,漢代在郡縣之上增設了州,此後幾百年間,州就相當於省。

到了唐朝,設置道,道也相當於省。到了宋朝,設置路,路相當於省。

州、道、路最早都是監察區性質的,後來才轉為行政區。

在四川,秦時設巴郡和蜀郡;漢武帝時,設益州刺史部;唐朝時設劍南道,後來分為劍南西川節度使和劍南東川節度使。

到了宋朝,將四川一分為四,設立了四個省級行政區,即益州路(管轄今天的成都,眉山,樂山,雅安,茂縣,綿陽等地,治所成都)、梓州路(管轄今天的遂寧,南充,資陽,安嶽,富順,內江等川中地區,治所三臺)、利州路(管轄今天的廣元,閬中,巴中和陝西漢中等地,治所漢中)、夔州路(管轄今天的萬縣,達州,忠縣、涪陵,黔江、江津以及貴州遵義部分地區)。

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在一起,稱為“川峽四路”或“四川路”,後來,簡稱為四川,四川也由此得名。


聶作平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四川”的“川”字是“大河”的意思,顧名思義是“四條大河流經之地”。這四條大河也就是在四川境內的金沙江、雅礱江、岷江、嘉陵江。



第二種說法才是靠譜的。“四川”這個名稱最早還是起源於宋代,而不是起源於“四條大河”。雖然“川”字的最早意思是指河流,但“四川”的“川”其實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平原,是“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的“川”。(下圖金沙江)



上古時我們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創造了四川文化的那個區劃,在秦朝時置為巴郡、蜀郡、漢代叫益州。(下圖為雅礱江)



唐代改為劍南道,後分為劍南西川道和劍南東川道,分別在成都和三臺設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區劃,只有東、西兩川,所以簡稱“兩川”。唐玄宗時,他又對此區劃作了調整,有了劍南西川道、劍南東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設置。這樣,便有了“三川”。(下圖為岷江)



後來由於宋真宗調整,又在益(成都)、梓(三臺)、利(漢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節),於是,這一區域在宋代便被稱為“川峽四路”,後來就簡稱為“四川"。這就是“四川"的真正來源。(下圖為嘉陵江)



綜上所述,“四川”是因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環繞而中部平原或丘陵錦延這種地形而得名,不是因為具體哪條河或哪幾條河而得名。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稱“四川”,而其東西南北部又可稱西川、東川、北川、南川或者是川西、川東、川北、川南。


言勸


四川這個名字是宋朝就有的。古代有個行政區域叫“”,大概就相當於現在的省。

宋朝時在四川地區設置了西川路峽路兩個路,在這兩路管轄之下又分四路,分別是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這四路在當時被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這是四川名字的最早由來。

到了元朝時,川峽四路被合併,建立了四川行省,四川省的名字正式出現在了地圖上。當時還對四川省內的格局進行了改組,現在四川省的格局基本就是那個時候定下來的。

不過在清朝時候,將遵義劃到了貴州。

解放後四川省被撤銷,改成了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區和西康省。西康省也就是現在川藏交界的一部分地區。

沒過幾年又改了回來,並且把重慶劃到了四川。

97年的時候重慶被設為直轄市,四川省的版圖就此固定下來,至今沒有再變動過。】



漂浮菌


目前對於四川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誤讀,其一、認為因為四川境內有四條大河分別是長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故有四川之名。其二是認為四川為“沐川、青川、北川、汶川”四個川而得名。

以上這兩種說法都是因為“川”而望文生義,尤其是第二種,認為四川是上述四個“川”組合而成的解釋。其實,古代四川境內帶“川”並不僅限於上述四個,還有

青川、金川、通川等幾處。

四川名稱真正的出處是從北宋的“川峽四路”而來,但要說清楚“川峽四路”還得從唐朝說起。

唐太宗貞觀元年 (公元627年),李世民廢除了秦漢以降的州、郡制,將兩晉南北朝時代的益州(大致是今天成都平原)改為“劍南道”,而將原來的梁州(大致是今天陝西的漢中盆地)改為“山南道”

唐玄宗開元23年 (公元735年),劍南道又被分為“劍南西川節度”“劍南東川節度”,這是四川地名中“川”字第一次出現,

北宋建國後,為了加強對蜀地的控制,在滅掉後蜀政權(五代時十國之一,都成都)後,將川蜀故唐州縣大加減並,設置了“西川路”

宋太祖開寶6年 (公元973年),又分設“峽西路”,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 (公元981年),又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併為“川峽路”

宋真宗鹹平4年 (公元1001年),將川峽路一分為四,即“益州路” (後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後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廣元)、“夔州路” (州治奉節),合稱為“川峽四路”,簡稱“四川路”,四川之名由此而得。

等到元朝建都北京,在各地設置行中書省,川峽四路並稱

“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問世,是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門駐成都府路。

1938年(民國27年),國民政府採取了“川康分治”的政策,將現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東部昌都地區、林芝地區合併,成立“西康省”,省會康定

1955年,新中國人民政府撤西康省,以金沙江為界東部康區歸屬四川、西部康區歸屬西藏。

1997年,重慶市與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整體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最終形成了現在四川省的行政區域。

說完了四川名稱的由來,順便說幾個四川城市名稱的出處。

成都的來歷

四川盆地最早的政權是古蜀國,古蜀國的都城並不在成都,而在郫縣(就是出豆瓣醬的地方)。

公元前4世紀,周代末年時期,古蜀國第九代王決定遷都,並借用“周王遷岐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典故,取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

因此,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廣元自詡為一代女皇武則天的故里,不過如果你有機會去問武后,她一定不會說自己老家是廣元,因為,唐朝時這個地方叫利州

廣元名稱的出現來自於元朝,據說忽必烈時期,取“廣我元路”之意將其命名為廣元

遂寧的名稱據說始於東晉時期,當時遂寧則屬於十六國中的成漢國。各國之間的連年混戰,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滅成漢國,結束了四川長達50多年的混戰。凱旋時,為表功績,期望“平息戰亂,達到安寧”的意願,將地名改為“遂寧”。

綿陽名字由來是因為城北二里有一座綿山,古代風水學的理論中,“山南、水北為陽,”當時縣城在綿山之南,故名綿陽。

與此類似,資陽縣因位於資水(沱江)的北面,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將其定名為資陽。

中國古代以山水向背作為地名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咸陽,就是因為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而得名。

甘孜在藏語裡的意思是“潔白美麗”,又因為有甘孜寺的存在而得名。

但古代藏區,以地名命名寺院,和以寺院名、王朝名命名地名的情況都曾多次出現,比如說象雄、吐蕃、古格、拉達克,都既是王朝名也是地域名。所以,很難斷定甘孜是先有地名還是先有寺院名。

阿壩州的名稱目前尚無定論,因為阿壩州的地理位置離四川盆地較近,中原王朝歷史上曾在此設郡。

戰國時,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西漢則設置了汶山郡。據說,唐朝時吐蕃王朝向東擴張,松贊干布曾遷民於松州(今松潘)以南地區,並在此繁衍生息。遷來的藏民自稱為“阿里娃”,在綿長的歷史年代中,逐漸變音為“阿壩”



藏地讀行



 不是這樣理解四川省名的,但你要知道四川有幾個“川”我可以告訴你有:青川縣(隸屬廣元市)、沐川縣(隸屬樂山市)、北川縣(隸屬綿陽市)、汶川縣-金川縣(隸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通川區(達州市)…要告訴你的是四川省名由來: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青松5698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neardup_id": 16821875936292404646, "vname": "\\u60a8\\u77e5\\u9053\\u56db\\u5ddd\\u4e3a\\u4ec0\\u4e48\\u53eb\\u56db\\u5ddd\\u5417\\uff1f\

王瑜瑜


小編一直以為,四川省得名於四川境內的四條大河:長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

最近才恍然大悟,原來並非如此!!!

四川,以益利梓夔( kuí )四路得名。

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

設川峽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

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

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月亮女神


先秦之時,四川大地上有巴蜀兩個興旺發達的小國家,及至秦軍入蜀,實行郡縣制,巴蜀兩國就成了巴蜀二郡。唐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按山川地形分中國為十道,其中劍門關以南地區為劍南道。劍南道的東邊是山南道。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 年),又分為十五道。隨後把劍南道分為劍南東道、劍南西道,也稱劍南兩川。再加上山南道,唐人稱作“劍南三川”。故出現“兩川”和“三川”的簡稱。



宋代時,四川地區到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統稱“川峽四路”,簡稱為“四川路”或“四川”,這就是四川得名的之始。元代於至遠十七年(公元 1281年)正式建致“四川等處行中書省”,省治設於成都,四川於此正式建省。


明時分全國為十三行省,今四川即為四川省。清初分全國為十八行省,四川行省區域之西北境已至理塘、巴塘等地。


辛亥革命後,1935年,四川省被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和西康督察區。


建國之初,曾經把原四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個行政公署,1952年撤消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


1955年撤消西康省,其金沙江以東地區劃歸四川省。1997年,川渝分治,原川東部分地區劃歸重慶,
省名至今未變。


CC婭茜


四川,簡稱“川”或“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大陸西南,長江上游地區,北連陝西、甘肅、青海,南接雲南、貴州,東鄰重慶,西銜西藏,四川地貌複雜,以山地為主,具有山地、丘陵、平原和高原4種地貌類型,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同時也是中國三大名酒“茅五劍”中的五糧液與劍南春的產地。


以益.利.梓.夔(川峽)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注: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併恢復四川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