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父母親戚都覺得公務員是非常好的職業?

天生wo麗質


1.穩定

當公務員,不犯大錯誤,不會被辭退,即使經濟不景氣,也不會被裁員。曾經有一段時間,在深圳等部分經濟發達城市,公務員並不被看好,父母教訓小孩經常會說:“你再不好好讀書,就送你去當公務員”。公務員再度受到青睞和2008年卷席全球的金融與經濟危機有關,在那幾年,企業大規模裁員,包括原先收入高也穩定的歐美外企,而公務員卻不受影響。

2.收入屬於中上

在任何城市,即使不算小金庫等灰色、黑色收入,公務員的賬面收入都屬於社會的中高端,更不要說還有很多隱性福利,譬如逢年過節的禮物、物美價廉的食堂飯菜等。

在經濟不發達的三、四線城市,大家打破頭想加入公務員的隊伍,因為就業機會有限,除了生意做的好的人,在企業打工的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低於公務員。

3.加班少、壓力小、請假容易

雖然這幾年公務員的工作量在遞增,但基本上還是不用加班,無法和很多企業相比。也沒有太多績效考核指標,所以工作壓力小。家裡有事打個招呼就行,不像很多企業還要扣錢。

4.人脈廣

在中國,辦很多事情有錢還不行,還得有社會關係。譬如你花幾百萬買的學區房,如果學區換了也上不了名校。可這些名校都有一些名額預留給政府機構的人,即使沒有對口的學區房也小孩也可以上名校。

5.社會地位高

雖然說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但不得不承認大家對各個職業都有刻板印象。就像大家在討論的一個案例:月入1萬的餐飲店老闆與月入6000的公務員,大部分父母都會希望女兒嫁給收入更低的公務員。

我是【職業諮詢顧問陳凱】,如果覺得我的回答不錯,歡迎點贊、評論或點擊右上角【關注】,讓我們一起用智慧成就快樂工作!


職業諮詢顧問陳凱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公務員給人感覺和老師一樣有知識,卻比老師有見多識廣更體面的感覺,在相親上佔有絕對的優勢。為何公務員工資比不上商人卻如此受青睞呢?

先說一下小妹兒的相親經歷吧。小妹兒,職業老師,年齡28歲。處過幾個對象。

第一個介紹的對象是個技術工人,工資是不低,但是他的工作忙起來加班加點,恨不能24小時不睡覺把活幹完,幾天見不到人影,閒起來東遊西逛幾天沒事,兩人聊天也講不到一起,只能分手。

別人又介紹了小老闆,富二代吧,工作就是飯店、酒店、賓館、歌廳,車站、飛機場……成天不著家,讓小妹早早沒有了安全感,只能說“拜拜”。

後來又介紹了一個打工的帥哥兒,活也算輕快。剛處沒幾天,帥哥兒耍牛逼,跟老闆起衝突,把老闆辭了,成了無業遊民。

於是父母親戚勸小妹趕快分手,找一個公務員,並列舉了公務員的好處:

一、工作穩定。

一般你加入公務員的隊伍後,沒有大的過失給國家造成損失,或工作能力不行,這份工作你會一直幹到退休。

二、收入穩定。

公務員的收入不算最高,在一個城市公務員的收入都算中等偏上,最主要旱澇保收。

三、工作規律。

公務員上班“朝九晚五”,一年有100多天的節假日,一般情況很少加班兒。有充足時間陪家人放假是可以全身心投入,休息和娛樂。

四、生活有保障。

公務員病了有醫保,退休了有退休金,住房,還有住房公積金,解決了後顧之憂,有很好的社會保障。

五、工作環境好。

公務員一般都是在窗明几淨的辦公大樓裡,所以計算機辦公,冬曖夏涼,環境舒適整潔,無燥音、粉塵等汙染。


六、社交地位高。

公務員通過考試招聘進入工作,現在在社會上地位普遍偏高,滿足了人精神上的幸福感。

七、交往人脈廣。

公務人員往往跟相關的部門兒都有聯繫,工作中認識不同部門的人,對政策把握上和辦事能力上都強,社會面廣。

八、個人質素高。

公務員一般都要不斷地加強政策、業務方面的學習。整個公務員的隊伍人員素質較之社會大眾偏高些。

應該是父母親戚的話語打動了小妹兒,不知道她能不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公務員當自己的老公。

若對本文作者的觀點贊同,請記得點贊關注哦!


網悠然


精英醬有兩個發小考上了深圳的公務員,一個是國考去了國稅的,另一個是省考去了光明區的。他們現在對於我們這些剛畢業的人來說,可是爸媽嘴裡的別人家的小孩了。

他們目前每個月稅後1w多,包吃包住,週末雙休,節假日還可以調休。只要你在這裡一直幹下去,工作內容基本上不會有什麼變化的,可謂是穩定又舒服的一份工作。

也許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對體制內沒有那麼熱衷了,但在我們老家,一個三四線小城市,考上公務員可是大家的夢想。

且不說應屆生在考,我之前在我們地方電視臺實習,編制很少,所以大部分同事是合同工,他們都想考體制內。所以無論是剛畢業還是已經畢業N年的,都在考公務員,一年不行就兩年,堅持個五年的也有。

有個師兄堅持了兩年,終於面上了市公安局,舉家慶祝,脫離苦海似的。

為什麼公務員這麼炙手可熱?公務員,意味著穩定的收入,還不低,不會因為你做多做少就扣薪資,考上了就等於這輩子都不愁了,反正不會被裁員,也不會被扣薪,不需要考慮跳槽的問題。

再說這是公職人員,也算是在政府上班了,人脈肯定不少,還都是政府部門的人脈。在家鄉這種的小地方,有人脈,好辦事,和古代考了個一官半職差不多。

而且,能考上公務員,可是經過筆試面試層層考驗,也算是萬里挑一的,肯定很優秀了,找對象也不會難。爸媽親戚和別人談起來,可是倍兒有面子!要是我兒子也這麼出息,我就不用擔心他以後的日子了。

要想說公務員有哪點和其他職業比較弱的,大概就是薪資吧。也許現在和我的朋友比,我5k她10k,等我8k她還是10k,我12k她依然是10k……如果她不跳槽,大概薪資都不會有什麼大變化的了。但我覺得公務員吧,再怎麼樣至少也是不愁吃不愁穿的。

如果你追求的是穩定的生活,不想有什麼大起大落,也不想冒險,公務員確實是不錯的職業。


無憂精英網


父母覺的公務員是個很好的職業有三大原因吧:

1.父母年輕時,編制是個地位很牛的東西,穩定、地位高、福利好,這一觀念根深蒂固,現今雖說編制含金量稍退,但跟私企等相比,還是不錯的。

2.父母年歲較大,看的比較遠。父母現在大都是中年人,知道人到中年穩定的重要性,之羨慕身邊同齡人有編制的好處,所以希望孩子有個穩定的工作,到了中年不在為生計而擔憂!

3.父母希望子女考編制,這樣就可以陪在父母身邊了,子女不用再到處漂泊了!這是親情上的希望吧!

我看過一篇文章,深有感觸,大家可參考:

奮鬥與安逸,大家在剛畢業那會就有過選擇,公務員、銀行、教師等鐵飯碗還是北京?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北京!

2014年畢業至今已3年多一點,在北京的日子工作沒有想象中的“宏圖遠大”,按部就班的工作、平平淡淡的活在這個超級大城市!月薪也達到了上萬,但我也送離了3個離開北京的同學。離別最是傷情,容易引人深思:看不見的父母、尋覓不到的媳婦、高不可及的房價,我的未來在哪裡?

平淡中國慶、中秋八天假期是個極大的好消息,我可以回到我的老家,一個4線城市中的小縣城,讓心情與生活有暫時放緩。我回家了,然問題也來了。

在家,有父母的陪伴、親戚的問詢、朋友的暢聊,生活很是滋潤。縣城半年的變化出乎人意料,又修了大路、規劃了新城、新出了樓盤,一切變得不似你心中的那麼破爛了!中秋是個團圓的日子,親戚共聚一堂,公務員的表弟、醫院的堂兄、教師的姐姐,侃侃而談,我發現我跟他們沒有了什麼“談資”,之間總是有那麼一絲隔閡。身邊的親戚朋友只象徵的問我一句,什麼時候回來的?就去跟表弟他們聊天了.....

吃飯期間看著跟親戚們侃侃而談的表弟,入編兩年,買房、結婚、生子,一切是那麼的順利。看著27歲的“北漂”的我有一種挫敗感!我北漂的堅持,是否得當。果然,中秋節當晚老爸找我談話了,你回來吧,考個公務員,讓姑姑、老姨(都是教師)給你介紹個老師媳婦,早日結婚吧,看看你表弟現在混得多不賴,回家考公務員吧!曾經我是他們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現在卻成了要教育的對象了!

公務員完虐了我這個“北漂”,我跟我一個發小(也是公務員交通局的)聊了起來,聊起彼此的工作、生活,最後他成了一個“說客”,力勸我考公務員!他說,三四線城市的公務員,算是幸福指數比較高的職業了,房子、對象都不會發愁的!


一起考編制


猶記讀書年代,父母給我的職業規劃是要做一名公務員!當時我特別反感體制和束縛!我要自由,要做一名職業女白領,一名創業者,一名文學家……我的人生一定要“擊水三千里,雲帆濟滄海”!

如今我成為父母,假如問我對孩子的職業有什麼欺騙,我想我的孩子以後能夠做一名公務員就好了!什麼風浪都沒有。為什麼我的價值觀、世界觀發生如此變化呢?因為“我是母親”。

01.我不忍心她四處奔波

如今在外企還是私企,動不動讓你加班,甚至有些沒有支付加班費。有些企業要求員工頻繁的出差,即使逢年過節也不能倖免。

在所有職業中,公務員相對穩定。假如對升職上沒有太高要求的話,幾乎不需要四處奔波,更沒有徹夜加班的要求。

02.我不忍心她戰戰兢兢

如今在外企還是在私企,幹得好不見得升職加薪,但是假如干得不好,隨時都有被炒掉的可能。

尤其到了35歲以上中年,再面臨失業的風險,那是多麼的無奈啊。但是公務員另一個相對穩定就是較少有失業的風險。

03.我不忍心她四處求助

無論是獨自打拼還是外企私企,都需要四處求助的可能。不敢想象,當她獨自一人面對這個不堪的環境,會多麼的無助。

假如在公務員行列,對升職加薪要求不高。用心做好領導要求的工作,不至於因求助而遭白眼。

04.我不忍心她孤獨無助

人這一輩子,難免會有需要遭遇生老病死的一刻。有組織的關懷比沒有組織的關懷強,不至於孤獨無助。

公務員組織強,就強在對個人的保障,甚至對父母的保障。假如有一天遭遇不測,組織的幫助,不至於陷入太尷尬的境地。


職場上的你,覺得有道理嗎?


我是職場達人“萍行職場”,感謝你的關注,升職加薪有套路!

萍行職場


因為父母盼著兒女好,而且他們見的多,知道很多事情有風險。從他們的角度看,公務員、工企事業單位都是非常好的職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侷限,這個我們得理解。


01.相對於拼搏,父母更希望子女安全而穩定

我們父母一輩吃過很多苦,困難時期飯都吃不飽,之後幾經努力才有今日的一點點積累,可以供孩子接受教育,活的比自己好一些。
正是因為經歷過痛苦,父母不希望孩子再受二茬兒罪,找個穩定的工作幹著就挺好。
以下是北宋蘇軾的《洗兒詩》能很好的反映父母的想法: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02.凡是穩定的工作,父母都會認為是好工作,不止是公務員

基於以上想法,凡是穩定的工作,父母都會認為是好工作。公務員是他們眼中最穩定的也沒什麼可奇怪,因為是給國家打工,不會再有比這更安穩的機會了。
接下來還有一些長輩看好的,企事業單位、銀行、電信,無論實際情況如何,從他們的角度看是穩定的,都希望孩子試一下。
有些門路的會便盡方法安排孩子去穩定的地方工作。
“父母陪不了孩子一輩子,有份穩定的工作最重要”他們就是這麼想的。
舉例:

當年明月是做公務員的,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之後他並沒有辭職,他父親希望他“始終有份正景工作”。


03.認知升級:父母和子女一樣,都未必對,我們要理解侷限

年輕人總覺得自己有見識,認為父母說的不對,估計多半是年輕人見的太少導致的。
當然,父母也有其自身侷限。
我們要做的就是有開放的心,多方面聽取意見,隨時做好自己持有錯誤觀點並可以改正的準備。
這是“張大志leo”的第475個長篇原創問答。

兼容幷蓄交織感性理性,無常商界一片有情天空!

歡迎關注轉發或者留言討論,讓我們用更全面的視角認識周圍的世界。


張大志leo


其實想想父輩的生活經歷,他們的思考方式和對生活的期待,還是比較好理解的:

1.經歷了動盪,就會期待穩定

父母這一輩大概是五六十年代生人,想想他們年輕時候經歷的動盪,以及人到中年之後的下崗和改革浪潮,這一輩子基本上沒有太多安穩的日子,所以渴求穩定,覺得日子安安穩穩平平順順,就很好了。

公務員就是最穩定的職業之一。

2.大半輩子沒有太大的貧富懸殊,對物質的期許相對低

他們還沒有對物質有太多深刻體驗的時候就遇上了動亂,之後大部分人家被拉到了差不多的起跑線,然後中青年很長一段時間全社會都物資匱乏,環境降低了物慾。等到這些年經濟迅猛增長,他們又陸續退休,人老了本身對物質的需求沒有年輕那麼高,對收入就沒有那麼看重。

但是我們這一代基本上一直處於社會迅速發展的環境中,眼看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面臨的大多數問題都有金錢的影子。故而公務員這種收入缺乏高速增長以及本身數額也不算多的工作,在我們的標準下得分不算高。

3.沒有養成自己獨立思維的習慣,人云亦云

還是要說回當年的動亂。以前培養的是集體意識,講究的是“與人同”,個性和獨立思考不光不受到鼓勵,還會招來異樣的目光甚至負面影響。所以當同輩人都在說某個工作好的時候,很難不受影響,並沒有去真正分析這個工作的利弊,而是固執地認為這個就好。

4.光鮮是看得見的,鬱悶是自己的

公務員的光鮮是父母看得見的,比如穩定、社會地位高、工作環境好、政策執行到位、有一定社會資源……

但是覺得公務員不好,收入不夠高、沒有大幅度增長的可能、人際關係相對複雜、可能更缺乏職業成就感……這些是我們自己的體驗,卻很難向父母傾述。

很多家庭父母子女之間怕是沒有談心的習慣吧,平時聊天一般也就是說事情的程度,不會深入探討自己的心理感受。你不說清楚,父母怎麼會知道呢?而好處又是看得到的,一比較,自然覺得這工作好處佔了多數,小瑕疵可以接受。

5.越是小城市,越會覺得公務員好

公務員的收入和前景是一個全國各地差距較小的工作,在北上廣深和在三四線城市做公務員,收入差不多。

但是所在的地區不同,比較的對象就不同。在一線城市年入十萬,是不足以維持一個家庭體面的生活。但是在三四線城市,年入十萬在當地應該是中高收入。

在一線城市,機會多,不做公務員,還有很多不錯的工作可以選;越欠發達的地區,比公務員好的選擇越少。

小城市比一線城市的數量多多了,人也多多了,自然感覺是大部分人都在說公務員好。

6.年紀大了,經見得多,思考側重點不同

年輕氣盛的時候,覺得全世界都是自己的,何必屈居體制內。聰明和智慧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必須經歷過,才能體會到人生那些糾結的坡坡坎坎。

這一點上,二三十歲的時候只看著工作有意思、有前途(指工作本身)、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環境,但是老年人想的是你四十歲後,還累得起來嗎?家庭需要更多時間精力的投入怎麼辦?工作穩定性如何?抗風險性好嗎?被辭退的可能性大嗎?退休之後有保障嗎?

的確普通人在這些問題上,公務員的得分要高一些。


阿郭的職場道


這個和他們時代認知有很大關係,原因如下:

第一、他們覺得這樣的職業很穩定,在傳統中國“不穩定”是非常忌諱的一個詞語,不穩定就是“動”,動往往的詞語都是“動盪”、“動亂”這些不好的詞語聯繫在一起的,只要是動就感覺是沒有根的東西,不穩,而公務員就是當官,是穩的。中國人好“靜”、求穩,我來做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說到“大自然”,中國人的畫面感是森林,是一片寂靜祥和的畫面,而問老外大自然第一時間想到的畫面是什麼,他們會告訴你大自然是動物,是交配,是奔跑,所以幾千年的文化都是求穩求靜,而公務員滿足“穩定”這樣的特徵,因為一旦入行,幾十年以後都可以平平安安的度過,可以看到60歲以後的樣子。

第二、傳統中國是崇尚當官的,公務員即是當官,當官在舊社會,官即是父母,所有有父母官這樣的詞語,而且那麼多年的科舉制度,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金榜題名,然後當官,所以按照這樣的文化慣性,公務員好,在中國的慣性思維裡,公務員是管理者,第一想到的是權利,而在西方國家,公務員是服務者,第一想到的是義務,所以公務員是最光宗耀祖的職業。

那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又慢慢不想當公務員了,或者覺得當公務員不好了呢?

第一、當公務員在心裡上可能會出現“異化”現象,比如像以前的年代,如果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每天早上看報紙,然後從一樓端杯茶從一樓晃到五樓,然後五樓又晃到一樓,覺得只要穩定,只要有工資拿,這個無聊的日子是可以接受的,甚至還覺得幸福。但是現在的年輕人這種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人格的建立,覺得這樣的生活不是他們要的,給再多的錢都無法讓他們適應這種身體、心理上的不自由,長久下去就會出現身心異化,在國外,這是一種“心理疾病”。現在的年輕人更加的追求自我的實現,天性的釋放,牢籠式的公務員是無法滿足他們的天性的,記得,十多年前,我在房管局待了半年,我實在受不了那種人模狗樣的生活,白天每天溜鬚拍馬,察言觀色,晚上天天喝酒,而且還是喝我個人最喝不來的醬香茅臺,這不是我要的人生,所以最後離開了。

第二、公務員由於現在反腐等等各種原因,收入待遇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好,性價比不見的很高,必須年齡到了才能升官升職,最關鍵的是少了很多的人生的可能性,機會成本太高,除非個人意願就是想從政,或者善於從政,否則公務員未必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以上言論,可能全錯,僅供評判性的參考。

歡迎關注“高臻臻的腦細胞”今日頭條號,以說人話的方式,專給中小企業老闆們開商業思維腦洞。

高臻臻的腦細胞


社會發展太快,自己的父母還停留在他們那個年代,並且把他們那個年代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用到自己孩子身上,顯然是不合適的。對於70後和我們80後來說,進入名校名企甚至外企、考上公務員,不管自己是出生在農村還是城市,通過努力自己的努力拼搏總會過上中產階級生活的。

60後最核心的需求就是活下去,並且有尊嚴的活下去,而70後就不太一樣了,存在理想主義,因為那是都窮,於是就有人下海經商,開始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們80後只想再有尊嚴的環境中,過著中產階級的小康生活,追去穩定。但是現在的90後,我以往任何年代的人都不一樣,並且還在網上稱自己是屌絲,他們追求的是個人存在感和個人成長。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無人機、無人駕駛汽車都改變了很多行業,被父母公認的銀行業和公務員將來都會慢慢減少,想想父母時代的柯達膠捲,我相信很多父母都不會相信有一天柯達會倒閉,還有諾基亞,這些都是父母想象不到的。再說,現在的企業平均壽命不到三年啊,而世界五百強也只有40年啊。

所以,現在父母對孩子的傷害就是在需要做重要決定的時刻不讓孩子做,小學不讓做,大學不讓做,甚至連媳婦也不讓選,工作也幫他們找好了,可是到了孩子35歲時,面臨真正的職業選擇時,他們什麼都不懂,他們重來都沒有做過重要的選擇,憑什麼要求他們做啊?因為從第一關開始父母就代替他做了一切決定,現在老了就放手說以後自己做決定吧,憑什麼啊?

所以,父母認為好的,現在不一定好,我們要用目前的社會形勢,自己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


馮少俠聊職場


自古以來形成的觀念

自古以來,中國人特別是普通人家的子弟要想出人頭地,只能通過讀書科考,一旦高中,便是光宗耀祖之事。從此謀得一官半職,即使是七品芝麻官,也能威懾一方。這不僅是權利的象徵,更能因此獲得許多經濟上的便利。比如,至少離開了土地,不再靠天吃飯。這樣的鐵飯碗,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

因此,許許多多的古人們都將科考當成了畢生的事業。相信大家都對《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中舉》印象深刻。范進窮困潦倒,寒窗苦讀幾十年,終於在年過半百後,中得喜中舉人,卻因此而瘋癲。從而可知,我們對公務員(當官)的觀念是有多深入人心。即使到了現在,依然有不少人認為公務員穩定,是一個再好不過的職業。

穩定壓倒一切

以前有個朋友,從事互聯網行業,做一個職業編輯,收入還算可以。但是因為有著公務員夢,於是在讀書的地方奮鬥了幾年後,毅然決然回老家,苦讀了幾個月後,她考上了本地一個崗位,比較偏門。收入抵不上原來的工作,部門也不是熱門崗位,編撰地方誌的。如果不是喜歡讀書寫字的人,到了這樣的單位,可能後續會更悶。

不過這裡的好處是,KPI可能形同虛設,有時候做多做少都一樣,壓力小,不怕失業。不像在企業,越來越不容易做的生意,效益的高低決定了企業的壽命長短。已經很少人能夠長久的在一家公司服務。因為我們的企業平均壽命是很短的,即使壽命較長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大家的績效考核嚴格,每天忙得上躥下跳,水沒時間喝,廁所沒時間上,一旦出了失誤,就是各種考核。相較之下,可能公務員活兒單一,不需要太忙,工資也不會波動太大,該有的福利都不會少,該有的假期也都有。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穩定壓倒一切。因此,許多人依然在追逐著公務員夢。

親戚家就依然有這樣的思想。一個公務員月薪即使收入遠遠不如另外一個在企業當高管的人,這個公務員就比高管更受大家庭的歡迎與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