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購買筆記本時的紅藍抉擇

不知從何時起,主流筆記本市場被Intel+NVIDIA組合佔領,成為了標準配置,當然也有少部分廠商會採用AMD的3A平臺,但基本上都會和Intel的產品線區分開來。

而直到最近關注度很高的榮耀MagicBook,藉著Ryzen低壓U的發佈,在同一外觀設計和定位的機器上同時推出了兩款不同平臺的產品。

以前想要直接在筆記本上對比Intel和AMD會有種種因素的限制,但現在有了榮耀MagicBook,我們就可以簡單地針對這款機器,來聊聊Intel與AMD的低壓U平臺的實際表現區別,以及對於消費者來說,Intel與AMD機器的差價究竟決定了什麼:

榮耀 Magicbook (intel版+AMD版)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Intel版配置如下:

i5-8250U 處理器

MX150 2GB 獨立顯卡

8GB 內存

256GB 固態硬盤

14寸 1080P分辨率 45%NTSC色域 IPS屏

厚 15.8mm

重 1.47kg

目前售價:4999元

AMD版配置如下:

Ryzen5 2500U 處理器

重 1.45kg

目前售價:3999元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它們的優缺點如下:

Intel版:

優點!

1、帶有指紋識別

2、性能發揮穩定

缺點!

1、雙烤下PL1縮水到10W

2、表面高溫區域靠左

AMD版:

優點!

1、價格便宜

2、高負載下表面溫度相對較低

缺點!

1、核顯性能一般且和CPU“共享”功耗

2、缺少指紋識別模塊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升級建議】

這兩臺筆記本電腦拆機不難,卸下底面螺絲即可揭開後蓋。

8GB雙通道內存已經足夠日常使用,內存為板載無法更換。

固態是256GB的閃迪X600,SATA速率,性能一般。機器的插槽支持PCI-E 3.0 x4 NVME固態硬盤,如有需要可自行更換。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數據對比】

下面兩張圖是兩臺榮耀Magicbook的拆機實拍圖,雙熱管單風扇的組合。

上圖為Intel版,下圖為AMD版。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Intel版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AMD版

可以看到兩個版本的散熱基本一致,僅在主板佈局上有些許區別。

室溫26.5℃

反射率1.00

Intel版:

關閉DPTF並用XTU解鎖CPU功耗至15W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對於輕薄本,我們使用負載相對較低的stressCPU+furmark進行雙烤。在滿載狀態下,CPU溫度最高91℃,最終穩定在80度左右,功耗10W,頻率維持在2.1GHz。

顯卡溫度最高75℃,頻率1200MHz左右。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表面溫度如上圖所示,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9.4℃,WASD鍵位區在44℃附近,方向鍵32.5℃,腕託溫度為33℃左右。

AMD版: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由於AMD版是APU,單烤和雙烤功耗是一樣的,因此只需要stress CPU即可。AMD的處理器較為特殊,在查看功耗時,以AMDuProf的數據為準。

可以看到,此時CPU溫度最高80度,穩定在78度左右。功耗22W,頻率維持在2.8GHz。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鍵盤鍵帽溫度最高為45.3℃,WASD鍵位區在41.8℃附近,方向鍵33.5℃,腕託溫度為34℃左右。

從表面溫度可以看出,在高負載下Intel版因為還搭載了MX150且處於雙烤下,表面溫度會更靠左一些。

功耗方面,Intel平臺的測試想必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雙烤下,Magicbook最終還是沒能讓i5-8250U在15W功耗下穩定運行。

AMD版的R5 2500U功耗則維持在22W左右。

性能方面,我們給兩臺電腦都進行了性能測試,AMD版因為核顯的顯存較小,某些測試會“爆顯存”而沒有進行。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顯卡方面,MX150性能大幅領先APU的核顯,CPU方面,從跑分來看兩者差不多。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但是在R15循環多核心測試中,R5 2500U從第七次測試開始分數就暴跌,而i5-8250U的分數則維持在500cb左右。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R5 2500U的分數之所以暴跌,是因為在循環測試中,功耗從22W跌至15W,也就是回到原本TDP的水平。由此可見,i5-8250U在性能發揮上比R5 2500U更為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將AMD版MagicBook的BIOS版本更新為1.12,那再跑R15循環測試時就不會有功耗降低的問題,這版BIOS預計會在10天以內推送更新。

這次是我們筆吧評測室少有的橫評,得益於榮耀MagicBook的特性,R5 2500U以及i5 8250U得以進行一次較為公平的對比。

從我們的測試中不難看出,Ryzen版本MagicBook最直觀的閹割就是缺少了指紋識別按鍵,而在散熱測試中,由於R5 2500U不帶獨顯,因此在熱量的釋放上相比i5 8250U低一些,但因為散熱模具相同的原因,在表面溫度上的表現差異無幾。

而在續航上,Intel在負載較高的PCMark8續航測試

中的成績為平均5小時13分鐘,Ryzen平臺的續航成績為4小時53分鐘,由於PCMark8的負載相對日常使用會較高,因此在實際使用中,Intel的續航會相對Ryzen平臺有更好一點。

所以我們這次引入了循環播放視頻的測試方式,測試狀態如下:

1,屏幕亮度67%

2,電源模式節能

3,默認音量67%

4,Windows10系統默認播放器

5,視頻分辨率1920*1080

6,視頻碼率10Mbps

經過循環播放視頻至黑屏自動關機。

其中,intel版MagicBook最終時間為9小時32分鐘,AMD版MagicBook最終時間為7小時48分鐘

兩臺電腦續航表現還是比較主流的,intel版本相比之下更好一些。

而功耗方面,雙烤下的R5功耗略高於i5 8250U,但在CINEBENCH R15循環測試中,雖然初始成績R5與i5差不多,但由於無法維持功耗,在第七次循環後,R5的成績開始大幅低於i5 8250U,此時性能將受到較大的限制。

在需要AVX性能的X265和V-ray測試中,i5 8250U領先R5 2500U非常多,並且在3DMark這樣的CPU、GPU同時負載的場景下,由於TDP的爭奪,R5的表現遜色於i5 8250U+MX150的Intel陣營,這與單獨跑CPU和GPU測試時R5的表現不太一樣。

【購買建議】

1、需求處理器性能釋放穩定的,選擇Intel+獨顯平臺的MagicBook

2、對於GPU需求較高的,選擇Intel+獨顯平臺的MagicBook

3、有省錢需求的用戶,選擇Ryzen平臺的MagicBook

另外,對於MagicBook的星雲紫與星空灰配色,目前僅有Intel版本有,Ryzen版只有冰河銀可選,所以如果對配色有要求的話,就只能選擇Intel平臺了。

可以看出,Intel畢竟是這幾年的老大,雖然在單獨的測試中屢次被擊敗,但實際上,由於MX150的存在彌補了Intel核顯較弱的事實,並且顯卡不需要與CPU爭奪TDP,因此在性能發揮的穩定性和綜合實力上,仍然比R5 2500U強一些。

而APU畢竟要考慮到TDP分配的問題,因此僅有單獨的跑分高,在實際的應用中會略微弱於Intel平臺。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豬王肉脯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新機優惠券

聊一聊购买笔记本时的红蓝抉择

豬王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