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 說出一句大話 不到半年就被自己打臉

自19世紀中葉,兩次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後,許多西方人紛紛來到中國探險撈金。由於來華的西人良莠不齊,有相當一部分洋人打著傳教或者做生意的旗號,橫行鄉里、魚肉百姓。

而地方官府因為害怕得罪洋人,往往偏袒縱容他們的行為,加之信仰不同,這都使得民間百姓與洋人矛盾不斷。

在19世紀末,山東產生了以“扶清滅洋”旗號的義和團運動。義和拳民們本是為了保家衛國,固有其正義性所在,但卻也避免不了愚昧的落後性。義和團轉入北京後,圍攻天主教堂、殺害外國大使,最終激化矛盾,引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 說出一句大話 不到半年就被自己打臉

在戰前,朝廷中分為戰和兩派。主戰派以端王載漪為首,意圖利用義和團的力量,廢黜光緒,讓他的兒子溥儁早日登基;主和派則希望避免與洋人產生正面衝突,引致生靈塗炭。

最終,以主和五大臣被殺為標誌,朝廷中主戰派佔得了上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二十五日,在慈禧的授意下,清廷發佈了一道宣戰詔書,動員全國百姓起來抵抗八國聯軍。其中有這麼一段話:

“朕今涕泣以告先廟,抗慨以示師徒,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韃伐,一決雌雄。連日召見大小臣工,詢謀僉同。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彼仗詐謀,我恃天理;彼憑悍力,我恃人心。無論我國忠信甲冑,禮義幹櫓,人人敢死,即土地廣有二十餘省,人民多至四百餘兆,何難減比兇焰,張我國威!”

我們知道,莫說清朝已經積貧積弱多年,就算是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國,都不具備同時與這麼多個國家同時開戰的能力。清廷把義和團送上前線,基本上都當了炮灰。八國聯軍自天津大沽口登陸後,基本沒遇到太多的阻礙,就長驅直入,攻入了北京。

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 說出一句大話 不到半年就被自己打臉

八國聯軍入京前,慈禧帶著光緒帝,匆忙逃跑,一路逃到了西安。若按照此前宣戰詔書的態度,慈禧應該暫時以西安為都,誓死與八國聯軍周旋到底,決不投降才對。

不過,兩宮剛抵西安不久,慈禧就以光緒的名義又發了一道《罪己詔》,在罪己詔中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罪己詔》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命慶親王奕劻、大學士李鴻章作為全權大臣,便宜行事,與各國使臣止兵議款。昨據奕劻等電呈各國和議十二條,大綱業已照允,仍電飭該全權大臣將詳細節目悉心酌核,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猶記得幾個月前,慈禧還以漢奸的罪名,把主和派的官員處死,說“臨陣退縮,甘心從逆”之人,都是漢奸,嚴懲不貸。但逃到西安後,慈禧自己反而成了向洋人搖尾乞憐的人。如果按照她自己之前說的標準,那慈禧算得上是中國最大的漢奸了。

慈禧向八國聯軍宣戰 說出一句大話 不到半年就被自己打臉

為什麼之前不久才說過的大話,清廷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自己打自己的臉呢?

其實,在正式向外國宣戰之前,慈禧本人也在戰和之間搖擺。一方面,慈禧素來痛恨洋人,著實希望利用義和團打壓一下外人的氣焰,出一口惡氣,同時還能借此機會廢黜光緒;但另一方面,慈禧也知道大清國力衰弱,打一個日本都打不過,更不可能戰勝八國聯軍了。

慈禧之所以下那道宣戰詔書,是因為從載漪那裡收到一則假情報,說洋人要逼她歸政光緒,結果一時怒火衝冠,喪失了理智,拉著整個大清來給她的權力陪葬。

等到八國聯軍快攻入北京,慈禧才發現洋人根本沒有要求她歸政給光緒,自己是被載漪等人給騙了,於是對洋人態度大變,從勢不兩立成為了搖尾乞憐。

在後來的《罪己詔》中,慈禧還推卸了自己的責任,把自己利慾薰心與洋人宣戰,說成是被義和團所挾持,還指責地方官員沒有處理好傳教士和老百姓直接的矛盾,才導致了八國聯軍入侵。如此厚顏無恥,可謂是百年難得一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