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爲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文 | 江隱龍

智利為了爭奪阿塔卡馬沙漠,在北部打響了南美太平洋戰爭。就在南美太平洋戰爭陷入焦灼狀態的同時,另一場拓疆運動在智利南部打響了。這一次,智利的敵人是荒蕪而遙遠的巴塔哥尼亞;而它的競爭者,是同樣將視線轉向南方的阿根廷。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阿根廷最初也不大(藍)

西班牙在南美的統治有兩片較大的空白,一片是被葡萄牙佔領的巴西;另一片是南美洲最南部的阿勞卡尼亞和巴塔哥尼亞。這兩個地區相連並大致以安第斯山脈為界,是馬普切人等南美洲原住民的傳統領地。阿勞卡尼亞和巴塔哥尼亞作為“無主地”遊離於西班牙與葡萄牙兩大殖民帝國之外並非偶然,早在歐洲人到來之前,馬普切人便將強大的印加帝國阻擋在了卡查波阿爾河北岸;而在秘魯總督區建立之後,馬普切人又將西班牙人拖入了漫長的阿勞卡尼亞戰爭。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巴塔哥尼亞,其西部突出部是阿勞卡尼亞

這一地區距離秘魯總督區的核心地帶已相對偏遠,西班牙殖民者無力將帝國的版圖再次向南延伸,直到西班牙四大總督區紛紛獨立,阿勞卡尼亞和巴塔哥尼亞依然保持著獨立的地位。不過當智利和阿根廷獨立之後,馬普切人的敵人由萬里之外的西班牙帝國變成了兩個臥榻之側的強大鄰國,這種獨立也顯得搖搖欲墜起來。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馬普切人的阿勞卡尼亞

正如北美大陸的印第安人最終溶解於美國人的“昭昭天命”中一樣,尚有氏族時代印記的馬普切人也很難抵禦住現在國家機器的征服。為了維護獨立,馬普切人選舉了一位同情其事業的法國律師奧雷利耶·安託萬為國王,成立了阿勞坎尼亞和巴塔哥尼亞王國,奧雷利耶·安託萬也因此成為了奧雷利耶·安託萬一世。如果阿勞坎尼亞和巴塔哥尼亞王國能夠保持獨立並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那智利國土的“拉伸”將到此為止,南美洲也將出現一個“原生態”的國度。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阿勞坎尼亞和巴塔哥尼亞王國

然而,這位律師國王的熱情並不能阻擋兩個強鄰的野心,智利與阿根廷的南征先後打響了。1832年,阿根廷開展了“第一次征服沙漠”,屠殺了數千馬普切人,但並沒有將邊界大幅度推進;而智利則利用強大的海軍,於1843年佔領了麥哲倫海峽。19世紀六七十年代,兩國的擴張進入白熱化:智利幾乎在贏得南美太平洋戰爭的同時佔領了阿勞坎尼亞,而阿根廷則通過1878年的“第二次荒漠遠征”搶先將大片巴塔哥尼亞土地收入囊中——而這期間,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種族滅絕的慘劇。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第二次荒漠遠征

阿勞坎尼亞和巴塔哥尼亞王國的抵抗運動成了智利與阿根廷的擴張競爭戰,最終以兩國於1881年簽訂的邊界條約收尾。在這一份條約中,雙方明確規定以安第斯山脈為界,一直向南延伸至南緯52度,並分割了南美洲的終點:火地群島。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深綠色為智利國土;淺綠色為智利宣稱但未獲承認的南極領地

雖然這一份邊界條約還留下了不少模糊之處,但基本為智利和阿根廷長達5600公里的邊界奠定了基礎,智利經過半個世紀的開疆拓土,終於將其領土形態打造成了一根“柺杖”。雖然智利的邊界最終依託於亙古不變的安第斯山脈,但在這份依託背後,卻縈繞著智利人、阿根廷人的“赫赫武功”,以及馬普切人的斑斑血跡……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1884年的地圖

在結束了與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或許還應當包括阿勞坎尼亞和巴塔哥尼亞王國的戰爭之後,智利終於成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然而對於智利人來說,38個緯度的跨度還是太“短”了。在智利本國地圖的南部,還有一個南極自治市,其轄區從西經53度至西經90度,並一直延伸到南極點。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智利主張的南極領地

智利的老對手阿根廷,同樣聲稱對從西經25度至西經74度以南的地區享有主權——這一地區,與智利的南極自治市存在大範圍的重疊。當然,兩國對南極領土的聲明均隨著1961年生效的《南極條約》而被凍結了。不過,如果智利對南極領土的主張真能得到認可,那這個國家將整整跨越83個緯度,真正成為領土形態學中不朽的奇蹟。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為了變長,屠殺了多少南美土著?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隱語現推出“切割地球”系列,逐一為您盤點世界上那些奇奇怪怪的國界與地圖,每兩天更新一篇,智利系列已經完結。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