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的時候,選幾個熟悉的公司長期持有

熊市的时候,选几个熟悉的公司长期持有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每當市場低迷的時候,總有不少朋友問我:奶,反正行情不好,怎麼操作都不容易賺錢,乾脆選幾個熟悉的公司長期拿著不動算了。這個方法可行嗎?

我的回答一般是:別傻了,沒有你熟悉的公司,那只是幻覺。

今晚就聊聊這個話題。

朱相當年在位的時候,有一點和他的搭檔很不同,就是不喜歡題詞。但2001年5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成立,他破例為該學院題寫了校訓,四個大字:不做假賬。

這是對所有會計人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因為在財務行當,能真正做到這四個字要求的人,寥若晨星。

一個公司兩套賬本算少的了,有三套四套也不稀奇。不僅會把利潤往上做,而且會把利潤往下做。

利潤往上做,可以刺激股價上漲有個好價位減持;利潤往下做,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種在國企比較多。國企的考核,非常簡單純樸,希望業績一年比一年好。萬一某年增長很多,後面的業績壓力就非常大。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是老大,會怎麼考慮?

業績增長50%領導已經很滿意會誇獎,增長100%無非也是誇獎,最多誇的聲音更好聽點。那我幹嘛要增長100%,提高明年考核的起步門檻,給自己增加難度?不如賬面上利潤體現得低一點,後面幾年再慢慢釋放,輕輕鬆鬆每年都有好成績。

一種在國企和民企都存在。就是業績一路增長,有點衝不動了,加上市場行情又不好,業績增長得多機構和股民也不怎麼買賬,那麼幹脆把賬面上利潤做得很差,有一個很低的起步門檻,以後每年又都能愉快地實現業績穩步增長了。

這種方式俗稱“主動爆盤”,做過考核崗位或部門一把手的應該都很熟悉。

所以,平時你想看到一張準確的財務報表都很困難,要熟悉這個公司就更難了。

理論上,對一個公司情況最熟悉、最瞭解的是創始人兼老大。可就連這個人,也經常不知道自己公司以後到底會變成什麼樣。

業內比較有名的一個故事,是小馬哥當年要把QQ賣掉。QQ發明出來後,用戶數量雖然多,但小馬哥一直沒找到變現的方法,總是不賺錢,所以就想幹脆賣掉套筆現錢算了。

他先去找金山的雷軍(現在小米的老闆),雷軍太忙沒給他見面的機會;後來又找網易的丁磊,丁磊心想就這麼一個沒啥技術含量的東西,我拉幾個程序員稍微加班幾天就弄出來了,幹嘛要花10萬塊錢買;再去找搜狐的張朝陽,也是價錢分歧比較大沒有談成。

最後南非報業集團看中了QQ,買下騰訊30%多的股份,並且絕大部分股份一直持有到現在,在這筆投資上大約賺了5000倍、1萬億人民幣。

再說一個不怎麼為人知的故事。現在大家每天在網上看小姐姐,一個比一個漂亮,原因是化妝、P圖再加美顏、濾鏡對不對?

化妝術古而有之,P圖卻是互聯網時代的新技術。某P圖軟件公司在港股上市後,老闆宴請了一些同鄉名流和大佬慶祝。酒過三巡後,老闆說,你們別小看我這個軟件,用戶數量比QQ少不了多少。互聯網最重要的是什麼?流量、流量,還是流量。

就憑這個流量,以後鄙人公司市值接近騰訊也很正常。可現在騰訊市值是我的好多好多倍,大家如果買點我家股票,應該算很好的一項投資。

俗話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老闆又說得真誠,熱淚真在眼睛裡滾,於是酒桌上不少人後來真買了他家股票。

可老闆酒醒後,卻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又悄悄讓自己的關係人分批減持自家股票。一邊讓朋友買,一邊讓自家人賣,這到底算看好還是看空?

最具戲劇性的是,就在老闆關係人減持之後,股價後面還大漲了一倍多(當然,現在股價早已經跌了回來並跌破發行價)。你說老闆對自己公司的判斷,錯亂不錯亂?

前不久,蘇寧易購(就是原來的蘇寧電器)發佈2018年上半年業績快報,實現淨利潤59.97億元,同比增長大約20倍。

之所以這麼靚麗的業績,不是因為生意突然變很好,而是上半年減持了阿里巴巴部分股份,獲利56億元。

蘇寧為什麼有阿里的股票,因為三年前他們兩家做了部分股權互持。只是沒想到,三年後,蘇寧在阿里的股票上大賺幾十億,阿里卻在蘇寧的股票上大虧了幾十億。

阿里是不是冤大頭?看起來是的,其實又不是。蘇寧是線下家電的牛掰公司,而阿里,在互聯網零售領域呼風喚雨。

很長一段時間,兩家公司互相較勁又互相叫陣。線下的說線上的做不起來,線上的說線下的沒有明天。但在內心裡,誰也沒有把握覺得真能幹倒對方,都擔心對方哪天真咬下自己一塊肉。

那麼最簡單的辦法,我買你家一些股票。要是日後你真的皇榜中狀元或者把我搞死了,我有你家股票,照樣賺錢;要是你被我挑落馬下,沒事我雖然股票虧錢但搶到了市場,以後自然很快能賺回來。這叫風險對沖。

現在商業領域,購買部分競爭對手的股權很正常。一個行業,隨時有可能被顛覆,那隻要看到有苗頭公司出現,我就入一點股,花錢布局跑道。

為什麼要花這個錢,還不是不知道自己公司以後到底會變什麼樣。如果阿里當時知道自己穩贏蘇寧,幹嘛還會買一個可能被自己消滅的公司的股份。你以為真是錢多了燒的?

投資(或者投機)一個本質屬性是“不確定性”。我理解有些人既想省心又想賺大錢的心理,但只押注幾個股票確實風險太大。

你能看到多少個長期持有貴州茅臺、恆瑞醫藥、上海機場等暴富的神話,就能看到多少個長期持有凱迪生態、金亞股份、樂視網等慘虧的悲劇。

如果真想低位持有一些底倉。第一個,指數相對更安全一點;第二個,可以適當考慮一些估值低、相對位置低、分紅高的大國企。但心裡一定要明白,既然是省心錢,大概率就不會是大錢(萬一運氣好例外)。

反正,你不會真正熟悉一家公司,股市也不是要確保讓你賺大錢。

------操作指南------

1.大勢。總體趨勢評分:4.5分;階段最強指數:無。(8分以下不超過半倉,6分以下不建議參與)

2.概況。今天市場超跌反彈,報復性大漲,所有板塊全線飄紅。油改、杭州亞運會、基礎化學、水泥、高鐵等強勢領漲。個股漲跌比3231:128,自然漲停47家、跌停3家。

3.觀點。前幾天還感覺市場要崩盤了,今天一漲,不少人又覺得大反彈已經來臨。股民們情緒和觀點的變化,從來只需要一兩根大陰線、大陽線。還是要學會稍微大點週期看待市場,就能明白這種不過是正常的張漲跌跌,沒有太多預示意義。提示兩個觀察到的現象:第一,今天漲停個股大多是低位反抽板;第二,其實指數今天跑贏大半個股。因此,要休息的繼續休息,要玩的,輕倉玩指數也不錯,近兩天低點作為止損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