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企業集團有4大不同

財政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企業集團有4大不同

《關於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近日發佈,就加快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工作作出部署。對此,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在8月1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進行了解讀。

據介紹,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對於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主要發揮了三方面作用:一是構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主體,實現國有資本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的分離,實現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由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管資本的方式管理企業,不再是政府部門直接管理企業,從而有利於企業市場化主體地位的確立,有利於企業自主經營、提升效益和效率。

二是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平臺的作用,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國有資本投向,通過這個平臺,讓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和優勢企業集中,推動國有經濟佈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

三是

更加有利於明確責任,強化監督。通過以資本為紐帶進行授權,明晰政府、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國有企業這四者之間的關係,有利於正確處理授權經營和加強監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明確各方責任,有利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對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和現有企業集團的區別,許宏才介紹稱,目前,我們國家企業管理的實際情況是由集團對企業進行管理。這次國務院印發試點的意見,所要改組組建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跟企業集團是不一樣的。

第一,公司屬性不同。現有的企業集團主要是產業集團,本身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同時對集團所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實施有效管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本身不從事具體的生產經營活動。按照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對所持股企業行使股東職責,維護股東合法權益,按照責權對應原則,切實承擔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等責任。

第二,涉及領域不同。企業集團基本上都是圍繞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確定的主業,在主業範圍內從事生產經營和管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按照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和佈局領域設立,目的是優化國有資本佈局,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剛才我講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管資本的,所持股企業既可以涉及一個集團的企業,也可以涉及多個集團的企業。

第三,管理方式不同。現有的企業集團主要是以產業為紐帶,對所屬企業實施管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以資本為紐帶,以產權為基礎,開展國有資本的市場化運作,對所持股企業按照規範的法人治理結構管理。

第四,治理結構不同。企業集團屬於一般性國有企業,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一般性國有企業有所不同,在治理結構上有一些新特點,在國務院這次發佈的《意見》中已有體現。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企業集團是不同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可以對已有的企業集團改組組建,也可以新設組建。即使在現有企業集團基礎上改組組建,也要按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功能定位和屬性要求進行。”許宏才說。

財政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與企業集團有4大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