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用千元機了?

catcatkk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我覺得原因有這麼幾個:

①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下降,大家換機的週期長了,買手機的少了,每一個價位的出貨量都在下降;

②智能手機的價格在上升了,千元機的也越來越少了;

③大家對品質和外觀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對價格越來越不敏感,所以就買更加貴的手機了。

先說第一個: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下降

今年1月啊,市場分析機構Canalys發佈了報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增長趨勢出現停滯,這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次出現這麼大規模的下降

根據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4.59億部,年比下降4%,在2017奶奶第四季度,最為嚴重。2017奶奶第四季度出貨量為1.13億部,同比跌幅達到了14%。

你想想,大家換手機的速度的下降了,週期變長了,基本上每一個價位上,都會有一定的下降。這是大環境的情況,因為手機創新進入了瓶頸,創新不多;同時,手機的質量好了,使用時間也長;新市場開拓得差不多,現在還不用智能手機的人,基本上很難換成智能手機了。所以,整個市場都在下降。

智能手機價格上升,千元機自然減少

最近幾年的手機越來越貴有木有?因為最近幾年的手機爆發,對手機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供應鏈的元器件也在上漲,成本上升;還有,組裝工廠的工人工資上升,租金也在上漲。智能手機的成本也在上升。原本不會突破千元的手機也抵不住了,只能漲價,千元機數量也自然減少。

根據IDC發佈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已經從2013 年的207 美元上漲到了 257 美元。成本漲價,售價自然上升。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

大家對價格越來越不敏感了

不知道是不是大家越來越有錢了,大家對外觀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了。2016 年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的《中國手機消費者需求研究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出大家選手機的需求,消費者最看重外觀,有超過 75%的消費者在挑選手機時會優先考慮外觀樣式。

圖片來自:中國產業信息網

所有千元機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少了,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統計,2017年Q3,中國大陸整體手機線下市場共完成千元機銷量4987.1萬臺,佔整體線下市場銷量比重達48.7%,環比下滑了3.30%。雖然,用千元機的人還很多的,但是市場份額越來越少了。


太平洋電腦網


千元機,大概在一千元左右的手機,幾年前的千元機可以說是大眾的選擇,但現在的千元機購買者大多是學生或是剛入社會工資不高的上班族,不能說越來越多的人不去用千元機了,而是應該說在當今社會中特別是出現了中端機,高端機,旗艦機等性能更好的手機後無形中就給千元機分了層次。

之所以用千元機的用戶比原來少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於下面兩點。

1.消費水平日漸增高,幾年前的一千元和現在的一千元完全是兩個概念,在2011年你拿著10塊錢可以隨隨便便去飯館吃頓面,現在你得拿至少15塊錢才能吃得起一碗普通的牛肉麵,物價上漲說明生活水平消費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水漲船高不是沒有道理,人們不再滿足於手機是否能用,更多的開始注重品牌和體驗感,現在需要的是享受,這也就導致了千元機的購買人群出現了劃範圍式的分層。

2. 配置硬件不同,及從眾心理作怪,千元機只要不太瘋狂的打遊戲不拍照用起來和中端機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現在百分之八十的人手機裡都一定會有一款遊戲,前幾天在公交車上還看見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在玩開心消消樂…而且中高端機使用的時間更長,使用體驗更好,速度快而且不容易卡頓,攝像頭像素拍照也更加清晰,一般來說女生會更喜歡中高端手機,她們需要的是拍照好看和搶購物品時的速度,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滿足從眾心理,不過也不是說所有千元機都不好,一些安卓千元機打遊戲一樣非常快,但是現在人都認同東西都是越貴越好,往往忽視了那些不怎麼起眼但性價比非常高的千元機。


鎂客網


越來越多的人不再用千元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千元機的體驗並不友好,與各家的旗艦機相比,待遇就大不相同了。其中如果有一部分曾經的千元機使用者體驗過各大品牌的旗艦機,我相信他不會再想去用千元機了。
如果把這個體驗具體化,從配置方面著手,很明顯的就能看出千元機與旗艦機的參數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除了日常的反應速度以及視覺聽覺等多方面體驗有所下降之外,遊戲性能也會大打折扣,特別是一些大型遊戲。



除了各種參數的下降之外,千元機的做工和用料與旗艦機相比也是要略低一等的。目前來看,主流的旗艦機材質都是玻璃或者陶瓷,而絕大多數千元機都是金屬材質,甚至還有少數千元機仍然在使用塑料材質,顯現出一種廉價感。
還有一點,千元機的質量往往不如各大旗艦機型。為了保證日常的使用體驗,千元機即使在壓低價格的同時壓縮配置,利潤也依然很低,想要抬高利潤,必然要從質量上下手,所以千元機的質量也不如旗艦機。


以上是千元級的劣勢。但就針對這個問題而言,越來越多的人不用千元機還真不一定。你可以看一下小米和魅族,主要都是在依靠紅米和魅藍走量。現在青少年手機使用群體越來越多,資金實力有限,主要還是瞄準一些千元機。按我的理解應該是用千元機的人越來越多了吧。


WonderTechs


現在的手機基本上就是分為千元機,中端機和旗艦機,在前幾年,紅米手機發布的時候,可以說是千元機最流行的時候了,而且也正是紅米手機使得小米走到了今天,小米能有現在的成就,紅米手機是功不可沒的,像是後來魅藍手機,榮耀暢玩手機等都是千元機,不過現在的人可能用千元機的不如以前多了,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原因,消費水平上漲

現在的消費者的消費水平都上漲了,不像是以前了,比如以前的蘋果手機感覺好貴啊,都買不起,再看看現在,普通人很容易就可以買起一部蘋果手機了,更不用說兩三千塊錢的安卓手機了,所以買千元機的就越來越少了。


第二個原因,旗艦機比千元機用的時間長

旗艦機一般可以用過三四年的,因為所有的配置都用的是頂級的配置,所以用的時間就會時間長一點,而千元機由於配置都是比較低的,所以可能用上個一年的時間就會卡了,為了不必要的麻煩,為了不用經常換手機,所以現在基本上都直接買個好的了。




看手機君的大哥


千元機和高端機在使用上的區別。

這麼說吧,我們從上古時代說起。。。

其實也不是上古啦,就是塞班系統末期,安卓系統初期的時候。

那時候諾基亞有了個外號,叫做科技以換殼為本。

就是那時候,一堆S60 V3的機器,配置都差不多,系統都是一樣的,就是換了個殼就拿出來賣。

那時候我的感覺就是你1500塊買的手機和3000塊買的旗艦機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那時候的手機沒那麼多花樣,沒有各種亂七八糟的配置,機器無非就是外形和一些其他地方(比如攝像頭)不一樣。

當時的機器屏幕還是以大小來分檔次的,因為分辨率都是QVGA。


功能機時代有個特點,就是你花的錢越多,手機的功能就越多。

比如我500塊買的功能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而我一千塊的功能機就能聽歌了,2000塊的手機還可以拍照,還可以看視頻還可以上網還可以玩遊戲等等等等。


但是到了智能機時代,拍照,聽歌,看視頻,上網,玩遊戲這些功能根本就是標配。

說白了,你一千塊買的手機乾的事和你三千塊買的手機能幹的事基本上差不多。

所以那時候諾基亞的一堆智能機就被冠以了“換殼”的稱號。

但是他們確確實實不一樣。那時候低端的塞班手機,屏幕小,塑料材質,內存小,攝像頭就能拍個亮(200W像素)。而高端的手機,屏幕大(雖然還是QVGA),攝像頭500W像素,內置4G存儲空間,有的更大。而且各有不同。比如可以雙面滑的N95,800W像素的N86等等等等。


這事到了現在還是一樣。

千元機和高端旗艦機的區別。

無非就是幹一樣的事兒,一個是能幹,一個是乾的爽。


舉個例子

你去超市買米的時候會發現,都是米,但是有的貴,有的便宜。

事實是,貴的米真的就比便宜的米好。

米這個東西基本上沒什麼可耍滑頭的,基本上貴的肯定比便宜的好。

好的米和差的米有什麼區別呢?

好吃,煮出來口感上,好的米和差的米基本上一嘗就能嚐出來(如果你吃不出來,那也不錯,省錢嘛)。

差的米吃的感覺就是很難受,甚至會影響食慾。


同樣都是吃飯,好的米也是吃飯,差的米也是吃飯。

但是吃好的米感覺就是舒服,吃的舒坦。


這事兒放手機上也差不多。

千元機和旗艦機乾的事也都一樣,聽歌,上網,拍照,看視頻,打遊戲,聊天,打電話。


但是,千元機聽歌音質不好(不過這是玄學,不好說,不過手機的外放喇叭區別很大),上網信號不好,拍照拍的不清楚,看視頻會卡,打遊戲會卡(或者畫質不好),聊天會卡(你比如說卡輸入法),打電話聽不清。


所以,高端機和千元機的區別就是花錢買個享受。


我先從屏幕說起吧。

低端手機的屏幕,不論他們說的多好,不論參數多高,和高端機一比,差距立馬就能看出來。

說句誇張的話,高端機的屏幕用來看照片的話,照片都會更好看。

如果你喜歡用手機看書,那麼高端機屏幕的優點就會非常明顯,顯示清晰銳利,可視角度優秀,不說堪比真書吧,反正肯定是比千元機的那塊屏幕看的更舒服。


信號這東西不好說,有的廠信號一直就不好,有的廠就是信號出色,所以可能會出現A牌旗艦機信號不如Z牌千元機的情況。

但是同廠的千元機和旗艦機的信號還是有差距的。


再說說遊戲和系統體驗。

iPhone就不說了,就說安卓的高低端吧,低端機內置內存小,一般都會用存儲卡,而用千元機的人群一般也不會刻意去買class 10或者更高級別的內存卡,所以就導致了有些程序安裝在sd卡上之後啟動慢的情況。還有就是低端機內置存儲的質量不如高端機,所以也會出現沒裝在sd卡上的軟件在啟動速度上,低端機還是比高端機慢。

千元機使用的一般是MTK的處理器,或者是高通的驍龍200或者400。性能比較弱。

我不是說MTK不好(魅族MX4上的那顆據說性能也快趕上驍龍800了),但是千元機使用的CPU基本上不會是很高端的處理器,性能上肯定是不如高通的800+那一堆。

但是有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就是GPU的問題,低端手機的GPU和高端手機的GPU差距是很大的。不過一般人不怎麼關心這個就是了。

但是GPU會影響你的遊戲體驗,GPU很差的話,玩3D遊戲會卡,或者畫質會比較差。


系統體驗上,旗艦機少說也可以換上兩代系統。還有比較有良心的可能還能換上好幾代系統。

但是很多很多千元機,從一出生系統就從沒更新過(當然,現在有些改觀)。

至於越用越卡這個事兒,和高低端關係真不大,和用的人關係比較大。會用的,千元機照樣流暢 ,不會用的旗艦機也卡成狗。


攝像頭,一個通用的觀點,攝像頭的像素和攝像頭的好壞沒有非常強的關聯。

所以千元機的800W像素和高端機的800W像素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除去光圈,感光元件,鏡頭等因素,還有廠家的軟件優化的因素在裡面。

你說你一臺千元機,廠家會給你怎麼優化,拍個亮就行了。


最後說一下手機品質。

這裡的品質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手機本身的質量,耐不耐用,容不容易壞之類的。

還有一個說的是手機的做工。


一摔就碎不等於質量不好。

諾基亞質量好,也會摔碎。現在的手機多是大屏手機,那麼大一塊玻璃,實在是沒什麼辦法。

除非你在外面嚴嚴實實的包一層厚厚的橡膠,不然你就只能指望技術有所突破了。

魅族MX4發佈的時候說了個屏幕點膠的事兒,說是可以減小屏幕摔碎的幾率,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一堆人說屏幕摔一下就碎了巴拉巴拉的。。。

毛病啊,你還真當它摔不碎了啊。


好了,迴歸正題。

手機本身的品質現在說起來實在是沒什麼意思。現在用手機有幾個是衝著用十年的,所以手機本身的品質也就不太明顯了。

高端手機使用的電氣元件都是品質很好的,經久耐用,不容易壞。而低端手機用的多是比較次的元件,用久了容易出問題。

如果用二手用的多的話,應該能感覺到。

不過現在手機一年一換,談這個真沒什麼意思。

還有一個就是做工了。

都是塑料,iPhone 5c的做工無疑是很優秀的,手機一點沒有塑料感,相比一下一些千元機,差距你用手一拿應該就能感覺得到。

魅藍note我沒摸過,不好說。不過就算真的差不多,整體做工和5C還是有些差距的。

更別說金屬之類的材料了。

三星塑料機被黑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高端手機的做工通常都很不錯,外部組件嚴絲縫合,沒有縫隙。材料處理十分得當。不論看起來還是摸起來都十分舒服。

在這些東西上,受成本所限,千元機很難做到。


所以,旗艦機相對於千元機,就是花錢買享受。

就和你多花錢吃好的米一樣。

如果你對這個很在意,那麼你就應該多花點錢。

如果你曾經被便宜貨傷害過,那麼你也應該多花點錢。


凡事不能只看本質,尤其是你會親身體會的東西。

都是住宿,住五星級大酒店和住路邊小旅館能一樣麼?

說起來都是住宿,乾的事都是一樣的。

但是你覺得是住小旅館舒服還是住五星級酒店舒服?


千元機存在的意義,就是給住不起大酒店的人一個小旅館住。


用戶4646888771093


目前千元機還是佔據手機市場的主要銷售量,但是隨著人們消費能力提升和用戶追求越來越高,手機的價格也在不斷提升,所以千元機市場出現下滑,下面是2017年不同價格區間手機市場的份額佔比:

千元機市場下滑的原因如下:

手機原材料的上漲

這兩年手機的原材料在不斷上漲,導致手機各部件的價格在不斷得提升,包括手機商的人力資源成本也在不斷提升,所以帶來手機價格在逐年升高的趨勢。

用戶的消費能力提升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用戶的購買力越來越強,用戶購買越來越理性,不在簡單的追求性價比,價格低的要求,越來越多的考慮品牌價值和自己的使用需求,所以就要求手機商對產品的特點、質量和功能有針對性的滿足用戶,手機的價格就隨之提升。

用戶的追求提升

手機已經不是之前的只要求通話、發短信等,手機已經成為人們隨身攜帶必備品,其附加要求很高,例如要求更好的外觀設計、更好的拍照性能、更好的音樂性能、更長的待機時間、更好地遊戲體驗、系統的就被性等,各點都要滿足用戶的要求,所以手機商的投入和研發能力就需要很高得提升,產品得附加值就必須提升。


綜合以上因素來看,手機的價格會越來越高,千元機市場會不斷下滑,千元機市場不在是手機商銷售量的重點。

以上個人觀點,歡迎交流,謝謝!


木下夕陽


這個和市場需求有關,現在的年輕追求高性能和旗艦級這類的手機,千元機說實話我可能也不會作為首選,假如我有五千塊錢,我坑爹會選擇三千左右的高性價的性能手機,要是我有八千塊錢我可能就會選擇其他品牌的旗艦手機,但是喜歡的牌子可能跟價錢無關,學生黨但是一般都會用千元機,就類似一句話,有多少錢就辦多大的事一樣,但是有的人節約,認為手機不必要選擇太高,千元機就是他們比較好的選擇,現在世面上新款的千元手機也不少,我認為可能是手機廠商為了吸引顧客的一種銷售方法,讓消費者習慣使用他們的手機而最終愛上他們的手機,最後成為忠實的粉絲,我拿兩款手機來舉例子


紅米5plus,這款手機我發現學生黨使用的較多,因為它配備了目前很流行的全面屏外加上做工方面,手機在把握尺寸上面剛剛好,給人一種手機屏幕很大的感覺,其實我有把玩過真機,手機屏幕看著還是不錯,具體配置我沒有深入瞭解,但是這款手機在玩遊戲方面我試過,不卡,這可能也跟他目前配備的系統有關MIUI9的系統,目前還在持續更新中,米粉的我來說還是不錯,
然後又拿這款魅族來說,魅族的手機我也把玩過,但是不是這一款,手機在做工方面說對得起價格,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也不是特別差,屬於中等的層次,但是這款手機我覺得玩遊戲還是不是特別適合,魅族被稱為青年良品,我覺得適合在生活上比較節約的人,畢竟比紅米5plus價格還低些,這款手機得操作我不覺得怎麼好,可能也是MIUI的系統讓我深深入迷的原因,但是魅族手機大多數都是前置指紋,這讓那些認為後置指紋是異類的消費者更讓他們決定這款手機得美,但是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見解,這僅僅是我的見解,僅供參考 謝謝


暴力裝置A


這個問題你按以下思路想想看:

1、廠商宣傳千元機的賣點有哪些?

2、千元機在這些年多了哪些品牌?

3、你身邊的朋友以前使用千元機的,現在在用什麼手機了?


仔細想想,現在你大概知道答案了吧。

我再為大家整理一下。


廠商宣傳千元機的賣點:

1、處理器

很多廠商喜歡標榜8核、10核,好像越多核越好,須不知手機流暢度跟主頻、核心架構、GPU等功能也息息相關,“一核有難、九核圍觀”這句名言至今還在警示著後人。


2、RAM

運存決定了手機啟動的速度和處理任務時的流暢度,不過即使同為3GB,效果也可能不一樣,因為旗艦機使用的是LPDDR4的內存規格,千元機使用的卻是落後一代的LPDDR3。4代的讀寫速度更快更強、還省電。


3、攝像頭

據廠商宣傳,千元手機的攝像頭像素至少八九百萬起,然而如果你用過800萬像素的iPhone和千元機,就會明白像素再多也不能決定手機的成像質量。想要提高拍照體驗,還要具備相位對焦、光學防抖等功能,而千元機為了“省布料”一般不會裝備這些功能。


4、機身材質

雖然千元機也都用上了金屬機身,但是在信號問題的處理上卻原形畢露。想要解決信號問題有三種方案,難度程度從高到低是納米注塑式、開窗式、三段式。旗艦機大多使用納米注塑式,而千元機基本使用設計成本更低的三段式,少數千元機頂多使用開窗式。

而且在外觀上,千元機直接套用之前的模具就完事了,所以很多手機看上去,就跟去了韓國整完容回來一模一樣。


這些年千元手機多了哪些品牌:

在前幾年,千元手機剛剛出爐,品牌幾乎只限華為、小米,量少而精,大家購買使用也不會覺得沒面子。尤其是小米的飢餓營銷,能搶到一臺小米的千元手機,還可以炫耀一番。

但如今,千元手機氾濫成災,酷派、大神、360、紅米等等,幾乎所有品牌都有生產千元手機,而且為了搶奪客戶經常大打價格戰。如此一來,千元機逐漸淪落為手機中低端產品的代名詞,尤其是OPPO、VIVO等手機的強勢宣傳,更使千元手機的市場一落千丈。


身邊的朋友幾乎都已經消費升級

其實千元手機還是有市場的,之所以覺得沒什麼人用千元手機了,是因為身邊原來使用千元手機的那些朋友,隨著收入和年齡的增長,都已經換了更好的手機,完成了消費升級。

千元手機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學生,所以,當你的朋友圈漸漸遠離學生時,就會覺得千元手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好的旗艦版手機、甚至是更高端的蘋果手機了。



刷新閃充


首先,這個說法很不準確,使用什麼價格手機,還是分人群吧,使用千元機的人一樣很多,就從目前國內廠商來看,小米、華為、魅族等都有很大的千元機市場,並且銷量很不錯。題主題這個問題,可能就是題主身邊的人、圈子裡很多人不在選千元機,主要可能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1、人群身份的變化:以小米為例,年輕人都很喜歡小米手機,作為學生時代,沒有收入,大家可能會選擇相對便宜的紅米系列千元機使用,同一批人,畢業進入社會,收入增加,身份轉變,換句話說。錢多了,對手機的要求也就高了,當然也就選擇價格更高的手機。


2、消費觀念:隨著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人會選擇購買一部較好的手機,畢竟,我們已經離不開手機,又或者有的人覺得帶個好手機,很有面子。

3、使用需求:近年來,手機遊戲在國內佔據很大的市場,絕地求生手遊、荒野行動等等吃雞遊戲風靡一時,這些遊戲對手機配置要求很嚴格,玩家想更好的體驗遊戲,也就需要買性能更好的手機,價格也就相應的提高了。

總得來說,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使用千元機(中老年人等),選擇什麼價格手機,關鍵的還是看消費者的身份和需求。


米粉聊數碼


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千元機的本質,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千元機除了有一顆中端處理器和一塊大電池之外,其它的方面就差點意思了。

幾乎所有的國產千元機都會在處理器方面做文章,例如採用了高通驍龍625處理器,採用了4000mAh的超大電池,採用了更好的拍照元件,但這些廠商從來不敢說屏幕,因為屏幕的成本真的很高,而且屏幕是與用戶體驗最為密切的部分之一,千元機的屏幕與中端機的屏幕在觀感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所以,當越來越多的用戶意思到這一點之後,慢慢的選擇棄用千元機而去選擇中端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