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在人類文明的幾千年歷史中,除了科技和經濟的飛速發展,還有就是伴隨不斷的大大小小的戰爭。我們都知道,歷史上曾爆發過兩次大規模的世界性戰爭,也正是在激烈戰爭的刺激之下,各國都在絞盡腦汁提升本國的防禦能力,從而湧現出了很多堪稱“奇葩”的軍事防線。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其中規模巨大又頗有趣味的兩條。

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第一條是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法之間的矛盾仍舊沒有得到絲毫的緩解,為了防止德國的東山再起,對自己造成影響,法國不僅極力削弱戰敗國德國的實力,也開始修建堅固的防禦工事來防止德國的挑釁,這就是“馬奇諾防線”誕生的由來。

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馬奇諾防線”採用當時最高級別的鋼筋混凝土來修建,防線覆蓋在德法邊界地區,全長390公里。共有約5800個永備工事,其中最堅固的工事牆壁竟然達到了3.5米厚,裝備了各型大口徑火炮和重武器,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後勤補給安全高效。“馬奇諾防線”彙集了當時法國最先進的工藝和建築技術,總耗資高達50億法郎,以至於法國三軍已沒有充足的經費去更換新一代武器。

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然而就是這條承載著法國全國民眾希望的防線,卻幾乎沒有起到任何與投入成本相匹配的作用。二戰中德軍繞道比利時,從馬奇諾防線左翼迂迴佔領了法國北部,這條50億的防線就這樣因為決策層的失誤而喪失了存在的意義。

第二個中看不中用的防禦工事建在了中國境內,不過,它是日本關東軍在二戰中為抵禦蘇聯方面的進攻而修建的,這就是“東寧要塞”。1933年,日軍侵佔黑龍江東寧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日軍開始在此地大力修築防禦工事。據記載,日本曾強招了約17萬的勞工在此修築要塞。到基本完工時,東寧要塞已具備了400多個永備工事,45處野戰炮陣地,10餘座機場,東寧的日軍兵力也達到了13萬之多,日軍自詡其為“東方馬奇諾防線”。

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可是看似如此強大的防禦工事在戰爭的前幾年一直沒有被運用到,直到1945年蘇聯對日宣戰,蘇聯向東寧要塞的日軍發起進攻,讓日軍引以為傲的東寧要塞在堅持了20天后便徹底被擊潰。

兩大中看不中用的軍事防線!一個耗資50億鬧笑話,另一個還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