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港入駐中超近6年,投資超60億卻難求一冠,對此你怎麼看?有哪些原因?

貴州文小婷



上海上港客場被大連一方1:0擊敗,不僅在冠軍爭奪中落後於北京國安一個身位,而且此戰暴露出自身的諸多問題。

在足球圈,想取得聯賽冠軍絕非投入鉅額資金這麼簡單,不管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概莫能外。不投入資金不行,投入資金也未必能取得成效,俱樂部投入與球隊成績並非完全成正比。

上海上港俱樂部這幾年的投入不可謂不大,引入的外籍球星也是中超頂級球員,但是聯賽亞軍幾乎成了上港隊成績的天花板。原因有很多,國內引援不力是一個重要原因

翻開上港隊的國內球員轉會名單,很難發現有分量的重量級球員。我們不妨對比參照一下廣州恆大幾年來的內援名單,于漢超、李學鵬、黃博文、馮瀟霆……幾乎購入的每一名球員,都是國內足壇響噹噹的人物,對鞏固廣州恆大的聯賽領頭地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上港俱樂部似乎對當初徐根寶指導的上海東亞組隊模式情有獨鍾,球員構成以上海和江蘇籍為主,缺乏一種海納百川的氣魄。

相比之下,並沒有多少廣東本地球員的廣州恆大,反而更加包容,只看實力,不問出身,而且由於球隊的投入得到了回報,形成了非常明顯的虹吸效應,廣州恆大成為國內優秀球員轉會的首選球隊之一。

目前,國內俱樂部每年的投入越來越大,一支中超球隊如果一年沒有5億元的投入,根本就玩不下去。上海上港隊如果不能抓住今年的大好時機奪冠,未來的奪冠難度勢必會加大。


體育一席談


首先指出題主的一個錯誤,上海上港已經獲得過一個冠軍了:去年他們獲得了一次“平均冠軍”。(手動滑稽)

7月25日,隨著上海上港隊在點球大戰中被北京國安隊淘汰,他們失去了奪取今年足協盃冠軍的機會。再加上此前在亞冠被鹿島鹿角隊淘汰,他們本賽季只剩下了中超一項冠軍可以爭取。他們本賽季很可能再次面臨“四大皆空”的結局。這也意味著上海上港入進入中超六年以來繼續一冠難求。



上港集團是2013年入主原上海東亞隊的,作為升班馬的他們在當賽季獲得了第九名的成績。這增強了上港集團加大投入的信心。2014年,上海上港隊獲得了中超第五名。2015年,上海上港隊斥資挖來了孔卡、金周榮、孫祥等內外援,最終獲得了中超亞軍。


2016年是上海上港隊投入最大的一年,他們斥巨資先後引進了埃爾克森、胡爾克和奧斯卡,組建了前場巴西三叉戟。終於在2017年收穫了全線飄紅,唯一遺憾的是仍然沒有獲得一個冠軍。不過他們獲得了中超亞軍、足協盃亞軍、亞冠東亞區亞軍,在某些人(好像是成耀東)眼中,他們獲得了“平均冠軍”。

縱觀上海上港進入中超近六年以來,他們投資總共超過60億元人民幣,但仍然未獲一個冠軍,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上賽季中超,上海上港隊曾有無數個超越廣州恆大隊的機會,但他們自己沒有抓住。他們無論從主教練博阿斯還是隊員都經常收到各類罰單,面臨停賽或者罰款的處罰。

另外,上港隊的板凳深度不夠,國內球員整體水平不如廣州恆大隊更紮實。

從技戰術打法看,上港隊過於依賴胡爾克、奧斯卡等外援的個人能力,經常陷入在前場單打獨鬥的局面,打法單一,很容易被針對。 上海上港隊如果想要追上廣州恆大隊,還要把細節更完善。



綠茵如風


嚴格意義上來說上港集團真正開始獨自運營管理是從2014年底正式收購上海東亞俱樂部之後更名為上海上港俱樂部到如今投資60億人民幣卻根本沒有獲得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冠軍,確實要說有兩方面因素一個方面就是俱樂部內部管理不到位不作為,第二個因素外部競爭太大。

首先說說上海上港的內部因素,作為中超土豪球隊之一在2014年11月收購上海東亞成立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之後,就高調行事以為有錢就是萬能的把暴發戶撒錢就要收穫的嘴臉展現得淋漓盡致。

雖然在前面2個賽季裡成績還不是足夠好的情況下有所收斂,相信大多數關注中超的球迷足球從業者都知道上海上港這些的種種作為,但是到了2017賽季更是徹底的刷新了世人對於上海上港俱樂部的認知,小尋就挑2 3件比較有針對性意義的來說。

2015賽季上海上港聯賽雙殺上海申花,武磊在賽後接受採訪時喊出了那句,我覺得我們現在可以說是上海灘老大,小尋作為一個球迷弱弱的問下上海申花從1995年成立自今25個年頭歷史底蘊積累是假的嘛,2次中超冠軍 2次足協盃冠軍 3次超霸杯冠軍(超級盃)上海上港冠軍榮譽0 鴨蛋,現在不是都認成績說話,判定成績的標準就是冠軍數 上港的冠軍在哪裡。

上海上港球迷很多很多情況也是如此,看看他們在比賽勝利後面對採訪時是如何的高調的表示我們不是冠軍勝似冠軍,人家西甲皇家馬德里俱樂部的球迷都擁有13次歐冠冠軍都不敢如此的囂張表示拿冠軍。

不僅僅是上港俱樂部高層再球隊一次次因為球員問題而造成不良影響,明明是錯而高層卻選擇支持自己的球員,上海媒體亦是如此的護犢子,乃至球迷都極度膨脹,上港球員更是肆無忌憚的在整個中超目空一切,樹敵無數,你能夠想到的2017賽季中超有爭議的事件就離不開上海上港俱樂部,這就是上海上港俱樂部內部的運營管理不到位不作為表現出來的種種負面因素從而影響到整支球隊。

第二因素的外部競爭力,廣州恆大在過去7年確實太過於強勢,不管是俱樂部管理上還是成績上都做到了中超的當之無愧,使得其他中超俱樂部紛紛效仿學習,才有了現在中超群雄爭霸(實力確實足夠接近了),使得上海上港要面對的對手不只是廣州恆大一個而已。

當然瞭如果上海上港想要在中超做出成績得到別人的尊重,就必須從上到下改掉那暴發戶的痞子氣真正做到低調 務實 學習 充實 在不斷加大投入,相信在不久未來能夠獲得屬於上港俱樂部的冠軍榮譽,而不是靠自封舉世無雙的平均冠軍。


尋緣體育


足球最終還是靠實力說話,這是基本觀點。

6年時間不算長,但對於職業球員,6年,則代表他們的巔峰期可能即將過去。

上海上港一路風雨走來,除了自封“上海灘老大”,“平均冠軍”等等雅號外,確實拿不出手一個體面的榮譽和獎盃,這同國企60億大手筆投入形成鮮明對比,讓人唏噓不已。


實際上,這並不需要太多的驚訝和遺憾。一兩年沒有得冠,可能是運氣等方面的原因,而六年無所突破,本質上還是功力不夠。

國內球員整體實力被高估,而達不到奪冠要求,是上港每次遇搓後,難以迅速恢復元氣,找客觀原因多餘主觀的根本。



上港已不再年輕,要想奪冠,必須強買國內頂尖球員,當是上策。同時,清除一批實力並非太強,對球隊影響作用負面,全靠關係混飯的球員。


蜀小叨


近幾年的中超走入了金源時代,各支球隊都花費不少,廣州恆大、江蘇蘇寧、北京國安、華夏幸福等球隊哪一個花的少? 再一個付出和回報有時候也不會成為正比的,雖然上海上港進入中超已經六年了,很不幸,在這六年中,上港想效法恆大,買國內外大牌球星,但是吃人家剩下的,你還想吃飽喝吃好? 國內一流球員已經被恆大捷足先登了?就是上港選外援也是人家挑剩下的才輪到你,所以冠軍就暫時別想了。


李宵鵬


上港是一支很有實力的球隊,引進的外援水平絕對一流,而國內球員又是根寶一手培養的好手,俱樂部夲身又是財大氣粗,不惜功夲大量投入,但就是一冠難求,究竟是何原因呢?首先,俱樂部指導思想很有問題,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反正上港是上海灘數一數二的大國企,敢投入不缺錢,認√為只要錢到位,引進大牌外援就能奪冠;二是俱樂部過份高調,目中無人,早早喊出非冠軍莫屬,到處樹敵,,以致失道寡助;三是俱樂部高層選才並不理想,主教練儒帥埃裡克森思想保守,無所作為,換帥博阿斯後,又目空一切,博帥也曾被裁判判罰仃賽多場。何況,上港還屬新貴,尚缺底蘊。因此,當前,必須擺正位置,調整心態,加強球隊內部管理,虛心向兄弟俱樂部學習。不必急功近利,只有把球一場一場踢好,打下紮實基礎,冠軍總有一天會到來。


手機用戶59868620839


上港缺乏的是對俱樂部文化和精神的建設。球員可以花高價買來,但一支球隊的精神底蘊不是錢能解決的。上港俱樂部國企式的管理讓球員好像生活在溫室中,一味的包庇縱容,對球員,教練出現的心態失衡和浮躁之氣不敢面對,解決,任由這些球員慢慢膨脹。而整個上港俱樂部管理層還自我意淫式的沉浸在上海灘老大,三冠王的黃粱美夢中自我陶醉呢。比起金錢的投入,在俱樂部管理建設上上港差恆大太遠,甚至可以說基本屬於業餘。面對從去年就開始出現的諸多問題,上港不是去發現,解決自身的毛病,而是一味強調客觀因素和別的原因,板子始終不敢打在自己身上。這樣就讓上港全隊上下充滿著戾氣,提現出的表象就是隻能贏,不能輸。為了贏,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挑對手,換賽程,借東風……一再拉低做人做事的底線。


趙坤621


缺少職業化的管理層,說實話上港的本土球員並不怎麼樣,特別是後防線,不如很多球隊,外援強又有何用,花錢沒用到地方,三外援確實對球隊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只對你有影響,現在幾乎每隻球隊都是前場三外援,實際上可以學學權健魯能外援放一個在中衛,你喪狗自以為後防線在中超很強,實際上並不是,你總以為自己很強,恆大老去了,自己看到了機會,可是國安魯能也在成長,而且成長的比你成熟,看看武磊的抱頭三連殺就感覺他永遠就只是最有威脅的,離開正常他什麼也不是,王燊超要身高沒身高要技術沒技術,最主要這兩兄弟腦子不好用,不想說了以後再也沒機會奪冠了


X50698311


典型的暴發戶心態,造成上港不僅出不了成績,還招人罵,中超才6年,就總想超越這個超越哪個,太過於浮躁。今年如果上港再拿不到聯賽冠軍,基本土豪形象就一直保持下去了,但是一個沒有成績,讓人討厭的土豪。

做人做事要踏實,上港隊是典型的國企管理模式,總想短時間出成績,是典型國企領導喜歡拍腦袋做決定。


深海的天空


不知道60億的數據哪裡出來的,如果可以的話請列出來。最近幾年不光上港,有四五傢俱樂部都加大了投入,權健,國安,華夏,申花,魯能沒有一家花錢少的。上港自從買了奧斯卡,艾哈邁多夫之後已經兩年轉會期沒有購入球員了。國內球員也幾乎不會砸錢以內部挖潛為主,所以光盯著上港花錢多是沒有道理而可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