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頭侃史
葉赫那拉氏曾經是一支很強大的部族,但是在明朝時期,被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打敗,臣服於當時的後金。據說由於葉赫那拉氏跟愛新覺羅氏打了很多年,是世仇,於是葉赫那拉氏的族長曾經發過詛咒:“哪怕葉赫家族只剩下一個女子,也必將愛新覺羅滅亡。”
所以滿清才有不跟葉赫那拉聯姻的說法,而出身葉赫那拉的慈禧,最終將清王朝推向滅亡,於是這個說法就更為流傳,所以很多人說是因為咸豐違反祖制,娶了葉赫那拉的女子,才導致最終亡國。
但滿清並沒有不跟葉赫那拉氏聯姻的說法,葉赫那拉氏是滿清的大貴族,一直以來清朝也都有跟葉赫那拉氏聯姻的傳統,除了慈禧之外,康熙的惠妃、乾隆的舒妃、光緒的隆裕皇后也都是葉赫那拉氏的。
那麼為什麼會有“不允許娶葉赫女人為妃”的說法呢?主要還是因為慈禧太后禍害了滿清,所以才會出現這種說法。但這只是小說演義的說法,不足為信。
蔡東番的《清史演義》裡頭講說努爾哈赤修堂子挖出一個碑,上頭有幾個字,"滅建州者葉赫",而建州就是後金政權的根基地,清朝後來果然就滅在葉赫手裡頭。
再說說咸豐是怎麼娶的慈禧吧,咸豐當年剛上任的時候還是壯志凌雲的,想要好好治理國家,也不怎麼近女色,但經歷過太平天國的打擊之後,咸豐逐漸消沉,開始把心思用在了美色上。
咸豐先後有3位皇后,12名妃子,還不嫌夠,咸豐十年的時候,他命人四處尋覓美女,帶到後宮。當時慈禧17歲,外號蘭姑娘,雖然她已經超齡了,但由於她是滿族大貴族,所以仍有參選資格。
慈禧入宮之後被封為懿嬪,雖然她進宮晚,但由於生了個大阿哥,母憑子貴,很快就升到了懿妃,之後又封為懿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
其實如果不是這個大阿哥的誕生,也就是後來的同治,慈禧也沒有什麼機會在後期影響中國幾十年。主要是
咸豐雖然妃子很多,共有19人,但他的生育率太低了,總共只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而且次子還早早的夭折了,所以沒辦法,只能立這個大阿哥為太子了。如果咸豐像康熙那樣的生育能力,也來個九子奪嫡,再有個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上位,那說不定中國還不會簽訂那麼多的條約呢。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我們後人也只能引以為鑑了。
戲曲說
民間傳言,清太祖努爾哈赤曾留有遺訓:“不得娶葉赫女人為妃,葉赫那拉氏不得入後宮”的祖訓。但這個祖訓未見於史冊記載,其真實性不得而知。
之所以有這樣的傳言,是因為它源於一個女人和一場戰爭。
這個女人就是葉赫那拉部族的葉赫那拉.東哥。
(東哥畫像)
東哥出生時,葉赫部的薩滿(巫師)曾預言說:“此女可興天下,亦可亡天下。”
據說東哥是女真第一美女,其容貌可和“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主角陳圓圓媲美。她面容姣好,身材曼妙,傾國傾城。尤其是她的一雙眼睛,簡直勾人魂魄。
這樣的絕色美人,追求者當然不計其數,努爾哈赤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對東哥傾慕已久,於是重金下聘葉赫部,東哥的兄長布揚古爽快地答應了努爾哈赤的請求。
因努爾哈赤在和九部聯軍大戰中,殺死了東哥的父親,東哥至死不嫁努爾哈赤,還揚言:“誰能替我殺掉努爾哈赤,我就嫁給誰。”
葉赫部族也把東哥的美貌當做一種資源,先後7次許配給了各部落男子,讓部落之間因爭奪東哥而爆發了多次戰爭。
這其中就包括努爾哈赤滅葉赫的一場戰爭。
這些戰爭的主要目的,是女真各部落為了擴充自己的勢力,掠奪財產和資源。
但葉赫部往往在戰爭陷入絕境之時,就把東哥作為最後的救命稻草,許諾將東哥嫁給對方,以換取葉赫部的利益。
由於葉赫部言而無信,多次撕毀婚約,將東哥許配其它部族。明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終於忍無可忍,親率數萬鐵騎,征討葉赫部。並立下誓言“不滅葉赫,絕不收兵。”
葉赫部派出布揚古和金臺石兩位貝勒迎戰,固守東西兩城,拒絕投降。
但此時葉赫的實力,根本無法抗衡努爾哈赤。明朝也剛剛經歷了“薩爾滸大戰”的慘敗,自顧不暇,無力為他的盟友葉赫提供支援。
努爾哈赤則兵強馬壯,攜大勝明朝之餘勇,三軍用命。他們通過挖地道的方式,悄悄潛入城內,打開了城門,一舉拿下葉赫西城。金臺石自殺身亡。
布揚古孤立無援,請降。努爾哈赤許諾只要打開東城門,便留其性命。
但努爾哈赤為了斬草除根,還是殺了布揚古。
布揚古死前曾高聲詛咒:“亡建州女真者,必為我葉赫女人!”
此前,33歲的東哥已經在明朝的幫助下,嫁給了蒙古首領蟒古兒太。
從東哥第一次婚配開始,到她最終出嫁,前後經歷20年。因此,東哥也叫“葉赫老女”。
(慈禧劇照))
那麼,當滿清入關後,歷代帝王是否遵循了太祖的遺訓,沒再娶葉赫女子為妃了呢?
當然不是。
史料記載,清朝歷代帝王都曾娶葉赫女人。
皇太極曾娶葉赫部女子,其第五子愛新覺羅·碩塞的生母就是葉赫那拉氏。
到了咸豐這一代,清朝皇帝不但娶了葉赫女人為妃,還冊立了葉赫那拉.杏貞為皇后,即後來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
光緒年間,同樣冊立了葉赫那拉.靜芬為皇后,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隆裕皇后。
不過,具有諷刺意義的是,愛新覺羅氏的江山最終確實亡在了葉赫女人慈禧的手上。
她固執專權,鎮壓洋務運動,誅殺變革人士,囚禁光緒皇帝;簽訂不平等條約,割讓土地,鉅額賠款。由此加劇了中國的殖民化進程。
就這樣,一語成讖,滿清亡在了葉赫女人手裡。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努爾哈赤曾留有不允許娶葉赫女人為妃的祖訓。不過說起努爾哈赤與葉赫部的恩恩怨怨,就要追溯到努爾哈赤起兵時了。
明朝末年,處於東北的女真人分為三支,即建州女真,這一支也是努爾哈赤的力量,海西女真,還有就是野人女真。而葉赫那拉部則是海西女真四大部落之一,並且也是最強的一支部落。而崛起於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為了壯大,必然與海西女真有衝突。那麼葉赫那拉部自然首當其衝。
而說到努爾哈赤與葉赫那拉部的恩怨,則不得不提當時的一位傳奇女性——葉赫那拉布喜婭瑪拉,她也被稱為葉赫老女。葉赫老女出生時就被部落的薩滿稱為“可興天下,可亡天下”。
號稱女真第一美女的這位葉赫老女,曾經被許諾嫁給四個人,而第三個就是努爾哈赤。由於在努爾哈赤與葉赫部的戰爭中,葉赫老女的父親戰死,葉赫老女拒絕嫁給努爾哈赤,她向眾人宣稱,努爾哈赤是她的殺父仇人,誰能殺掉努爾哈赤,她就嫁給誰。先後有數個部落首領熱血上湧,向努爾哈赤宣戰,但都被努爾哈赤擊敗吞沒。
最終,已經30多歲的葉赫老女嫁到了蒙古部落。努爾哈赤所謂起兵理由“七大恨”中的第四恨則是:明朝越界出兵幫葉赫部,使本該嫁給他的葉赫老女嫁給了蒙古人。而努爾哈赤起兵的第二年,也以同樣的理由,將葉赫部滅掉。
說到這裡也就很清楚了,所謂言情小說一般的葉赫老女經歷不過是表面的理由,根本的原因還是兩大部落崛起,努爾哈赤為了擴張勢力,必然要擊敗吞沒葉赫部,建州女真與葉赫部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
而到了咸豐時,葉赫部早已徹底融入八旗,也就不存在所謂的世仇了。而所謂違背祖訓,如果真的由此祖訓的話,也從來不是咸豐一個人的專利,早有數代皇帝這麼做了。
鳶飛九天2018
這一找不要緊,立馬從慈禧的姓上找出了問題。原來慈禧的是“葉赫那拉氏”。說道葉赫那拉氏,喜歡前清歷史的人都知道,繞不開一個人,這個人叫“葉赫那拉 •布普婭瑪拉”,什麼?不知道?我說“葉赫老女”、“東哥”你總該知道了吧。的確這個女人長得太漂亮了。漂亮得讓女真人都走不動路。然而表面上也圍繞著這個女人,海西女真四部和建州女真昏天黑地地打了無數仗,死了無數人。最終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成為了滿洲的皇帝。其實炒米挺佩服東哥的,努爾哈赤殺了自己的爹,雖然懦夫哥哥把自己許配給努爾哈赤,但憑什麼自己要像《水滸傳》裡扈三娘那樣,逆來順受?不但不嫁,並且立誓“誰殺了努爾哈赤,就嫁給誰?”這才符合人性嘛!
最終沒有得到“東哥”的努爾哈赤詛咒“東哥”,“無論此女聘與何人,壽命不會長久,毀國已盡,構釁已盡,死期將至矣!”三十多歲的東哥後來嫁到了喀爾喀蒙古一年後就死了。對的,就是《康熙王朝》裡被噶爾丹吞併的喀爾喀;就是寶日龍梅的那個喀爾喀。到目前為止炒米沒聽說誰在滿文老檔裡找到努爾哈赤不允許娶葉赫女人為妃的任何記錄。如果有,我估計是皇太極給廢了這條祖訓,因為皇太極的母親就是葉赫部的女人,就是葉赫那拉 •孟古。
而且葉赫部曾經作為海西女真的最大的部落,實力和人數是遠遠高於建州女真的。葉赫部也曾經是女真的驕傲,因為“葉赫那拉”在滿語中有“太陽”的意思。曾經的葉赫那拉城到現在還存在,在四平是3A景區呢。葉赫部也曾經驕傲過好不好?葉赫部被滅後,葉赫的族人都被編進了建州女真的八旗裡去了,所以有清一朝不但後宮而且入仕的葉赫氏不要太多,葉赫氏為"滿清八大姓"之一。納蘭性德就是葉赫氏。
而實際上,努爾哈赤能由弱勝強,打敗海西女
真聯軍,打敗強於自己百倍的海西女真,主要源於明朝的遼東總兵李成梁的軍事策略和一點點的愧疚。李成梁善於利用女真人自身的矛盾,挑起他們之間的內鬥,削弱他們自身的實力,以消除邊疆的隱患。然而,因為一次建州女真首領阿臺的叛亂,誤殺了協助自己的覺昌安和塔克世,出於愧疚,給予了他們後人努爾哈赤更多軍事上、物質上幫助,並縱容了他的逐步壯大。所以李成梁泉下有知,知道日後他幫助的這個女真人的後代最後取代了大明,不知道要不要把大腿拍斷?
然而這個讖語在努爾哈赤時代究竟有沒有,估計也只有努爾哈赤知道。然而最早見於清末光緒朝惲毓鼎所著《清光緒外傳》裡記載的這樣一條“讖語”,不過聽起來更像是布揚古的“詛咒”,“吾子孫雖存一女子,亦必覆滿洲”。這應該就是後世很多影視作品那個“努爾哈刺祖訓”的源頭吧。
炒米視角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總是有恃無恐。靠十三副破盔甲就敢和明朝博弈的努爾哈赤卻在一個女人身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感。想要一統女真的努爾哈赤看上了葉赫部的公主、滿蒙第一美女東哥,可東哥卻說:誰能殺了努爾哈赤,我就嫁給誰。
女人赤裸裸的鄙視對普通窩囊的男人來講,最多就是抽根菸、喝頓酒、罵個娘。而努爾哈赤面對這樣的羞辱,選擇的是最原始粗暴的方式——用武力征服東哥的整個部落!東哥剛出生的時候就有薩滿巫師說:此女可興國,此女可亡國。一語成讖,這個依仗著自己的美麗恣意妄為的女人,最終紅顏禍水。
基於上面狗血的故事,囿於人們對男人固定的因愛生恨思維的考量,因而留下一個傳說,也就是所謂的努爾哈赤的祖制:宮闈不選葉赫氏!
而正是這個經不起推敲的祖制,引起了題主的思考,那為何咸豐帝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娶葉赫那拉氏的慈禧為妃呢?
其實,如果真有這條以訛傳訛、莫名其妙的祖制的話,咸豐也不敢那麼大張旗鼓的違背祖宗家法,古人最重禮法,而且重孝道。違背家法從來都是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逆天之舉。皇帝雖然貴為九五之尊,祖制也是不敢輕易違背的。何況就是咸豐對慈禧一往情深,敢於為他違反祖制,但在他駕崩後,就憑慈禧來路不正的地位,怎麼也不能迅速崛起,並安安穩穩掌握清朝末年大權幾十年,並且還敢把自己同位葉赫那拉氏的侄女許配給光緒做皇后。我們要知道,慈禧可是保守派代表人物,在與後來的維新派的鬥爭中,講的最多的可是祖宗家法不可變。如果她自己就是違背家法才攫取了無上地位,除非臉皮夠厚,否則怎敢在廟堂上如此大言不慚?
葉赫氏雖然和愛新覺羅氏有前仇舊怨,但並不代表二者就是勢同水火、至死方休。葉赫那拉氏是滿清八大姓之一,在跟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南征北戰中立下赫赫戰功,清早期蘇克薩哈、明珠都是葉赫那拉氏,怎麼可能有:“祖制,宮闈不選葉赫氏”。這種不符合常規的“偽祖制”的出現,估計是因為後來慈禧秉政亂國,禍國殃民,政敵或者民間文人編排出來噁心慈禧的吧。畢竟葉赫那拉氏有好多詛咒,而這些詛咒無一不預示著清朝將亡!
好史不死
挖掘歷史、說歷史、回答歷史並解開不解之謎是大家共同討論的重要話題!光緒年間的一段野史製造了許多麻煩,如果真有努爾哈赤的如此祖訓,為什麼在“康熙朝、乾隆朝、咸豐,包括隆裕太后”等幾個朝代都娶有葉赫的女人?聽日堯居k古史說說一點點來龍去脈!
在明朝走向衰敗後期的萬曆執政時期,崇禎初期對本朝內部的勾心鬥角已經自命不暇加之各地的農民起義,狼煙四起,於關外的後金各個部落已經無力統治,於是出臺了一個政策:
對遼東採取“以夷制夷”的策略!
以夷制夷的政策即是明朝已經沒有精力將關外逐漸崛起的滿洲人加以有效的形成制度,使滿洲人脫離了中央集權的有效控制,這就使滿洲人許多部落之間互相蠶食、吞併。
以夷制夷,說穿了就是在滿洲人之間製造矛盾,讓他們自己互相傷害殘殺,明朝的朝廷坐收漁利。
皇太極的生母即是葉赫那拉部落的公主,努爾哈赤福晉——孟古
愛新覺羅與葉赫那拉本是姻親,可都想當主人,互不相讓。愛新覺羅家族號稱他們是“大地上最金貴的金子”!而葉赫那拉家族則指著太陽說我們就姓它!兩個世世代代有著血統聯繫的兩個部落,一個民族若即若離,最後還是利益戰勝了親情,雖然努爾哈赤娶了“孟古姐姐”但在一次大戰中,葉赫那拉家族還是敗給了愛新覺羅氏,並打的如火如荼。
孟古姐在維護努爾哈赤的利益與惦記孃家親情中鬱鬱而終。
相傳:葉赫部的首領“布楊古”臨死前曾經對天發誓,“我葉赫那拉就算剩下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家族!
那麼查歷史的空間我們看到,事情並非如此,不但努爾哈赤娶了葉赫那拉部落的女人孟古,娶葉赫那拉氏的女人做后妃的皇帝大有人在!
清聖祖仁康熙帝的“惠妃”,生辰不祥但是她死於1732年,葉赫那拉部郎中索爾和之女,初封庶妃,生康熙帝皇長子胤褆。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舒妃,她是侍郎葉赫那拉氏,納蘭永壽的女兒,乾隆六年入宮,乾隆十三年被冊封舒妃並於乾隆十六年生下皇十子,但是早殤,舒妃四十九歲逝世。
葉赫那拉氏家族在清朝還有名人:
葉赫那拉,納蘭明珠。
葉赫那拉,納蘭性德。
不過蔡東番《清史演義》有一個橋段值得考量:在努爾哈赤挖出來一個石碑,石碑雕刻“滅建州者葉赫”,巧了!咸豐帝就娶了一位妃嬪,那就是“葉赫那拉氏”,那就是後來的西太后,掌握滿清朝政幾十年直至滿清滅亡的慈禧太后!
可能是歷史的巧合還是確有其事,慈禧太后不過是一位四品道員的女兒,小明叫葉赫那拉,蘭,就是因為漂亮,入宮最初被不務正業的咸豐發現,納入一位貴人。
由於其聰明伶俐又有手段,特別是生了個兒子,晉封為嬪,母以子貴又晉封為貴妃,咸豐駕崩,其子登基為同治皇帝,此位置僅次於皇太后慈安,所以後來被通常稱為西太后。
無論滿洲人如何折騰,是否努爾哈赤是否有這個祖訓,葉赫那拉氏一族在滿洲人裡還是一個地位顯赫的大姓,滿清王朝最終敗在了葉赫那拉氏的女人手裡是不爭的事實。
請關注《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友互動、評論、留言!
日堯居k古史
這個祖制只是江湖傳說,不僅咸豐娶葉赫那拉氏女就連他的祖先康熙、乾隆也娶葉赫那拉氏女為妻。
清聖祖(1654.5.4-1722.12.20)康熙的惠妃就是。惠妃(?-1732.5.1週四),滿洲正黃旗人。郎中葉赫那拉.索爾和女。索爾和他孫說:“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知道是誰了吧?聰明,就是納蘭性德(原名成德,避太子殤太子保成而改),明珠為其子。即容若(成德表字)是惠妃侄。惠妃級別很高名列第四,僅次於皇后、皇貴妃、貴妃,為“四妃”——
惠宜德榮之首,居延禧宮。生皇長子胤禔(zhi or ti),太子胤礽他哥。清高宗(1711.8.13-1799.2.7)的舒妃為葉赫那拉氏。舒妃(一七二八六月初一-一七七七五月卅日)議政大臣納蘭永壽女。永壽父揆(kui)方為駙馬,為性德的三弟,都是親戚。生皇十子(1751.6.12-1753.7.7),未命名,未封,早夭。
咸豐娶慈禧也就無可厚非了,再說慈安、慈禧、麗妃她們關係也挺好。慈禧手段極強,能力很高,雖有誤國,但滅“清朝者,葉赫那拉氏”也不符合實際,此話源自葉赫部的詛咒——葉赫哪怕只剩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 詛咒是不存在的,建州部與葉赫部確實有仇。葉赫部與建州部恩怨已久。葉赫那拉氏曾對愛新覺羅氏說:你姓金了不起啊!我還姓太陽呢!
這事跟東哥(漢意絳珠草,為後人所取)有關。東哥不是哥而是名副其實的傾國。努爾哈赤想要,東哥恨他,說誰殺清太祖她就嫁給誰,導致四國滅亡。以至於成為滿洲老女。而滿洲老女也並不老,而是一個熱愛騙婚的葉赫部的格格,33歲嫁到喀爾喀蒙古達爾汗子莽古爾岱,34歲卒。葉赫漢意為鳳陽——鳳凰朝陽。因為爭奪她,哈達、輝發、烏拉甚至葉赫都滅國了。葉赫在亡國前發誓:葉赫哪怕只剩一個女人,也要滅愛新覺羅!
福垊
民間傳說不足信。
葉赫那拉氏的后妃在清史上,根本不獨慈禧一人,葉赫那拉部落出來的姑娘在清宮中很多,而且她們在後宮的地位普遍來說並不低。這個家族出了不少位皇后。
努爾哈赤自己都有娶了葉赫那拉部的美人,比如皇太極的母親孟古哲哲就是葉赫那拉部的首領楊吉砮之女。努爾哈赤統一女真之前,跟他開戰不僅有葉赫拉那部,還有烏拉部。只不過葉赫部跟他耗得時間更久一點。
然後,康熙帝的惠妃納喇氏,他的父親索爾和,索爾和是金臺石之子德爾格爾的次子。納喇氏和納蘭氏都出自葉赫那拉氏。當時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明珠之父是金臺石之子尼雅哈。明珠與索爾和是同祖父的堂兄弟。惠妃是明珠的堂侄女。
金臺石跟皇太極的母親孟古哲哲是兄妹。有這麼一層親戚關係在,後輩通婚肯定是不會少的。
再然後八,說說乾小四的後宮,乾隆的舒妃也是葉赫拉那氏出來的,她是侍郎納蘭永壽的女兒。而納蘭永壽的父親是納蘭明珠第三子揆方。這樣算的話,這個姑娘是明珠的曾孫女。
道光帝和妃也姓納喇氏,顯然她的祖上也是葉赫那拉部。
咸豐帝納慈禧也沒什麼。往上數幾代,葉赫那拉氏的后妃就挺多的。民間傳說吧,基本是怎麼有意思怎麼來。基本是靠譜的很少。大清後宮從現在的資料看,從努爾哈赤到清末,基本是葉赫那拉部落出來人還是很多的。並非民間傳說中那樣不能取葉赫那拉部落的出來女子。
咸豐帝納慈禧進後宮,這也就是一個常規的操作。慈禧在咸豐活著的時候,她沒有麗妃得寵。不過,麗妃沒有生兒子,只生了一個女兒。慈禧生了同治帝。所以,後來她的地位越來越高。麗妃的命運就止步不前了。話說回來的話,慈禧在咸豐帝那裡也不是最得寵的后妃,如果真有民間傳說的那種祖制,那咸豐帝大概也不會特地為她越制。當然,現實也就是沒有那會兒事情。民間傳說不足信的。
柳氏異聞錄
這個祖訓其實是子虛烏有的,是電視劇演義的結果,真實的歷史就是後人的一廂情願而已,因為並沒有文獻支持這一說法,只在蔡東番的《清史演義》裡有提及,但是並沒有找到切實的證據。
要說違反祖制,咸豐帝也不是第一個,因為他的老祖宗康熙帝有一個妃子惠妃就是來自葉赫部,乾隆帝的舒妃也是來自於葉赫部,假如真有這個祖訓的話,康熙帝,乾隆帝不會不遵守的,可見這個祖訓並不存在。但為什麼會有人認同這樣的說法呢?
一方面在當初的東北大地葉赫部與愛新覺羅為了地盤,利益確實是世仇,但後來愛新覺羅家族征服了葉赫部,自然兩部落就融合了,之後的清朝,葉赫部有很多人都做了大官,若真的一直是世仇的話,愛新覺羅家族會允許葉赫部做官掌權麼?
另一方面後世之人結合清朝滅亡於慈禧太后和隆裕太后之手,倆人恰好是葉赫部,所以就有了題主所提的說法。
其實竊以為這明顯是一種甩鍋行為,康熙帝,乾隆帝娶了葉赫部的女人國家蒸蒸日上,咸豐帝娶了葉赫部女人國家就衰敗歸根結底還是帝王能力不行,朝堂衰敗讓女人鑽了空子,恰好她們又是葉赫部,也便有了這種因果輪迴的宿命論。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葉赫部曾是一支強大的部族,但是明朝時期,經過和愛新覺羅的數次戰爭,終於臣服於努爾哈赤。
蔡東番的《清史演義》裡講了一個故事,說努爾哈赤曾挖出一個碑,上頭有幾個字,“滅建州者葉赫”,還有一種說法是當年努爾哈赤滅葉赫部的時候,葉赫族長曾發出詛咒,“葉赫哪怕只剩下一個女子,也必將愛新覺羅滅亡。”所以才有了不許娶葉赫女人為妃的說法。
由於出身葉赫那拉的慈禧,曾掌握了大清王朝政權半個世紀,並最終將清王朝推向滅亡,於是這個傳說就更為流傳,以至於很多人說是咸豐違反祖制,娶了葉赫那拉的女子,才導致最終亡國。
但是這種說法也僅僅出現在野史或傳說中。在官方並沒有此項規定,清朝後宮從努爾哈赤開始就有很多葉赫部的女子,比如努爾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康熙皇帝的
惠妃,乾隆舒妃都是葉赫那拉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