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夏日的泹豇豆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芒果君奶奶製作的泹豇豆

夏日炎炎,雖酷熱難當,卻是萬物勁勢生長的鼎盛時期。作物不再寄居大棚,熾熱的陽光、充沛的雨水、涼爽的晨露交相輝映沐浴大自然的蔬果,田園風味迴歸。

豇豆,南北皆產。南方種植豇豆多以蔓藤纏繞竹架任其向高處攀爬。春天挖開溼潤泥土,每穴扔進三五粒種籽,不幾日嬌嫩的豆芽露出尖來。驕陽普照之下青綠的豇豆蔓順著竹架向頂端攀伸,此物農耕書籍記載其為無限生長型。竹杆終有盡頭,蓬勃向上的蔓藤失去倚靠,掉頭糾結於葉片藤梗之中纏綿不息。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豇豆就是這樣種植出來的

豇豆纏繞竹杆支架如同螺旋般規則,纏繞的間距如此精準,等距不差毫釐令人驚歎。它的視覺器官藏於何處?它的觸覺指揮中樞隱匿在哪裡?佇立在旁,你會懷疑綠藤攀爬不再是作物的本能,植物亦有思想?抑或還有情感?少年苦讀艾思奇先生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從而奠定了唯物主義世界觀。然而,植物生息的智慧卻令我困惑,植物萬象讓人遐想,盡乎動揺我的唯物主義世界觀。

豇豆蔓爬伸五尺餘,葉腋之處萌出淡紫色的花序,不幾日莢端頂著殘敗花瓣翹然而出,和風拂煦之下豇豆瘋長,尺餘豇豆爭相林立隨風搖擺。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小時候常見一種月牙彎型豇豆,謂棉田豇豆,即攀附棉花梗上一種矮生型豇豆植物。棉田豇豆肉質肥碩,最宜燉煮食之。年少時在江南鄉村插隊落戶,江南棉田萬傾,可見種植棉花是江南農村主業。從營養缽育苗至花絮採摘棉花生長延綿夏秋二季,卻從來未見棉田豇豆陳雜其間,知青生活年年留意終未見棉田豇豆蹤影,務農四載之後帶著遺憾離開江南從戎。棉田月牙豇豆是否物種消亡?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豇豆莢稚嫩時可切粒清炒,味道當然不俗,只是莢豆初出,尚未成熟,真有點暴殄天物的負罪感。

高溫灼烤夏日,豇豆盛產,掐成寸段或炒或燉,少油低鹽,纖維素維生素同治一鍋糊塗食之,倒亦符合現代膳食理論。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其實,豇豆遠不止清炒燉煮這種粗放烹飪,豇豆泹水後料理,較鮮食相比會產生迥然不同的風味。正如許多平凡無奇的蔬菜經過鹽漬、發酵、晾曬後皆會賦予新的口味。

泹水,即將蔬菜在沸水中汆燙一下使之蔫耷利於晾曬。泹水在西南官話語言區運用十分廣泛,但終究還是方言,普通話則謂焯水,但我依然沿用泹水,自幼形成的語言定勢很難改變。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泹豇豆多選擇青綠豆莢,綠色豇豆身段細長緊實,荊楚人視“鐵條”豇豆為上品。鐵條豇豆泹水後迅快沖涼,已保證豇豆肉質緻密而不軟爛。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泹水的豇豆置於戶外晾曬,灼熱陽光炙烤暴曬之下青綠豇豆蛻變深褐。暴曬亦有講究,燴炒豇豆毋需久曬,半日陽光即可。燒菜用則需曬乾如柴,當然就不是一日之功了。、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泹好晾乾的豇豆切粒,大蒜剁碎幹椒剪小段。油鍋置旺火之上,傾入食材翻炒,斷生後著鹽,添加適量醬油起鍋裝盤。亦可加入肉末燴炒,風味更加突出。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豇豆水泹之後晾曬炒食,原有的青菜口味消失殆盡,衍生出奇妙的口感和香味,真是豇豆秒變下酒菜,我們不得不感嘆中式烹飪的神奇。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時值伏天,高溫酷暑,泹豇豆正是不可或缺的好時機,如法炮製,定當美味。

芒果君爺爺:大暑的泹豇豆,荊楚開胃小菜,素菜下酒也很美

————————————————

歡迎各位親的轉載,也歡迎各位親們分享芒果君爺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