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爲何長期陷入貧困

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為何長期陷入貧困


近幾年,不少發展中國家紛紛陷入困境。我們以最近舉辦奧運會卻頻頻出現盜竊、搶劫等醜聞的巴西為例,描述當前當前發展中國家的具體困境。

巴西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貧窮問題卻嚴重,究其原因是殖民體制貽害至今。

(以下內容摘自E7課題組工作報告之巴西報告。)

1、受制於外國資本及市場的急劇波動。

巴西依靠大宗商品出口拉動經濟的騰飛,但也讓巴西的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出口。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指出,拉美國家經濟依然很脆弱。隨著幾大經濟體發展減速,需求下降,巴西也陷入經濟持續低迷的泥沼。

2014年,巴西貿易14年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2014年前11個月,累計逆差額達42億美元。巴西外貿研究基金會的負責人桑托斯表示,由於世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鐵礦石需求減少,致使巴西的出口量明顯減少,2014年1月至11月,其出口量僅佔全國出口總量的11.5%。2014年鐵礦石的收官均價為每噸75美元,比2013年每噸減少23美元。巴西的能源出口遭遇相同困境,全球原油價格已經下跌約37%。隨著美國頁岩油的開採,巴西能源的市場競爭力更被削弱。

自世界盃之後,巴西雷亞爾貶值趨勢加速。雷亞爾兌美元匯率從2014年9月—11月下跌17%。

國際資本大進大出,使得巴西雷亞爾大幅波動,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對美元也貶值約25%。金融危機前後,巴西資本金融賬戶波動更為劇烈,從盈餘300億美元以上下滑至赤字200億美元以上,隨後又跳升至盈餘300億美元。

巴西新任財政部長萊維信奉自由主義經濟若阿金·萊維(Joaquim Levy),獲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供職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巴西最大私人銀行巴西貼現銀行,並在卡多佐政府和盧拉政府擔任過財政部司長。,指出為了減少財政赤字,政府必須削減預算開支。在2015年,用於償還公債利息的“初級財政盈餘”,必須達到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2%,而在隨後的兩年,還要升至到2%。2014年10月,政府本年度財政赤字已達115億雷亞爾(約合46億美元)。

巴西2011年至2013年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僅增長2.7%、0.9%和2.3%,2014年的世界盃足球賽沒能提振經濟,其經濟在第一、二季度先後萎縮0.2%、0.6%後已陷入衰退。2013年全年巴西股市下跌了16%,跌幅居當年全球主要股指之首。

從2013年4月起,巴西央行連續9次加息至11%。由於不斷加息以期控制過高的通貨膨脹,巴西也因此成為史上實施緊縮性貨幣政策週期最長的國家之一。

國際資金——其中包括大量“熱錢”——蜂擁而入,由此推高了本幣的幣值。雷亞爾兌美元的匯率水平在過去10年裡升值超過100%,成為經濟學家眼裡全球被高估最多的貨幣。2012年以後,巴西的通脹率連續突破央行設定的4.5%上下浮動2個百分點的目標區間(也就是6.5%),基準利率一度升至12.5%的驚人數字,同期發達國家的利率很少有超過1%的。但更高的利率反過來吸引更多熱錢流入,形成了惡性循環。

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為何長期陷入貧困

2、工業部門萎縮,產業結構無法改出單一經濟制度。

2004年巴西製造業佔GDP的份額曾達到頂峰16.5%,2010年已降至13.5%。巴西地理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0月份巴西工業生產總值環比零增長,同比則下降3.6%。2014年前10個月,工業生產總值累計同比下降3%。2014年1月至11月,汽車生產量累計294萬輛,同比減少15.5%。

目前居民消費佔巴西GDP的60%,投資的比重僅有18%,而中國的投資佔 GDP比重約為40%。中國的基礎設施投資佔GDP比重約為16%,而巴西的這一比重僅為2%左右。

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為何長期陷入貧困

3、為跨國資本打工淪為依附型經濟。

2011年,巴西GDP 規模首次超過英國,排在美國、中國、日本、德國、法國之後,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2011 年巴西貿易順差298億美元,2010 年為202 億美元,在2006 年最高時曾達到465 億美元順差。截止2011年年底,巴西外匯儲備餘額攀升到3520 億美元。但是,風光背後,巴西卻是淨債務國,而且債務規模還在持續放大。根據徐以升等的研究,在2010 年第二季度,巴西其國際淨債務頭寸高達9757 億美元,接近淨債務1 萬億美元。

2000—2011 年,巴西投資收益項逆差總量高達3387 億美元,巴西的海外投資收益為774 億美元,而國際資本在巴西的投資收益則高達4161 億美元,這就是巴西12 年來總共需要向國際資本支付的投資收益,其規模是巴西儲備資產(3171 億美元)的1.3 倍,佔GDP(2.1 萬億美元)的20%。而巴西同期的貿易收支盈餘(包括商品和服務)總規模為1395 億美元,商品貿易長期盈餘,同期總規模為3478 億美元。

換言之,巴西12 年的貿易盈餘,仍遠不足以支付國際資本在巴西的投資收益;即便除去服務項目,巴西12 年的全部商品盈餘仍不足以支付國際資本在巴西的投資收益;而若將巴西12 年全部商品盈餘和海外投資收益加在一起(4252 億美元),才剛好足夠支付4161 億美元的國際資本投資收益。徐以升因此總結:在高增長的GDP、外匯儲備外表之下,巴西成為為國際資本打工的淨負債國。

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為何長期陷入貧困

4、國內社會動盪

2013年6月6日民眾開始上街抗議示威,導火線是聖保羅市公共汽車票價小幅上調0.2雷亞爾。後來抗議浪潮席捲全國,超過100萬巴西人走上城市街頭,其訴求日益廣泛和多元:要求政府抑制通貨膨脹、懲治貪汙腐敗、改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抗議者批評政府在世界盃上花費137億美元,整體投資已經超過165億美元,佔年度財政收入的9%,僅比年度教育預算的190億美元少一點點。這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世界盃,投資額是上一屆南非世界盃的3倍,絕大部分項目超出預算,場館投資的總成本中有超過85%來自公共資金。

早在2011年馬拉卡納體育場改建時,2300名建築工人便罷工抗議。此後,巴西國內對世界盃的抗議之聲此起彼伏,罷工不下百次。2013年聯合會盃賽期間,數十萬巴西人走上街頭並與警察發生衝突。一幅標語上寫道:“第一世界的足球場,第三世界的學校和醫院!”

羅塞夫的支持率一度跌落至30%以下,競選連任時,也僅以51.6%的支持率險勝。

巴西國土面積為八億五千萬公頃,其中三億五千萬公頃為耕地。根據聯合國2006年農業統計,巴西土地集中的基尼係數高達0.57。全國1% 的人口控制 46%的國土面積;跨國公司控制一億七千萬公頃土地。從盧拉第二任期(2007—2010)開始,政府將農村閒置的大莊園充公的數目下降,以致獲土地分配的受惠農戶跟隨減少。從2010年開始,農民抗爭、佔領土地、示威的數目開始上升。

巴西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貧窮問題卻嚴重,究其原因是殖民體制貽害至今。自淪為葡萄牙殖民地開始,白人殖民者大肆掠奪資源,建立大莊園體制,土著與黑人被勞役,以餵養歐洲資本主義成長。到了20世紀,為了推動工業化,向外舉債,導致外資大進大出,本國則負債累累,通脹瘋漲,民生凋敝。為了擺脫困境,唯靠出口大量初級商品,經濟結構仍屬依附歐美市場的制度。

(摘自《居危思危:國家安全與鄉村治理》,福建農林大學課題組,編著:溫鐵軍、張俊娜、邱建生)

溫鐵軍:最不靠譜東道主巴西為何長期陷入貧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