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和真空

我們在世間修行,經常談論“空”與“空性”

但所尋求的“空”,它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和境界?

一些修行朋友認為是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已不存在的虛空。

悟空和真空

為更好理解,我們把什麼都不存在的虛空概念延伸一下,以類比加以說明:

把一個瓶子裡面的空氣全部抽掉,讓裡面形成一個真空環境,然後在這個真空的瓶子中放入一隻甲蟲,在完全真空的環境中,沒有絲毫空氣的前提下,甲蟲最多能活數分鐘時間,接著會因缺氧而死亡。(注:這個比喻僅僅是為陳述內容,絕非對生命本身的不尊重或輕視)

這個類比想說明的是,在真空環境,生命無法存在。同樣,如果修行修到這樣,如同真空一般,什麼都沒有,也沒有情感,這樣的空會十分可怕。

然而,佛法所言的“空”並不是“真空”,是自悟證道後的空境

實際上,修行期間的放下過程是針對執念和慾望,讓苦之根源全部拔除乾淨,這是佛陀窮盡一生的教導。

劃個重點,佛陀智慧要去除的是所有“苦之根源”,不是除開這根源之外的其他。

悟空和真空

以上內容要怎樣理解?

佛法提到,心之五毒 - 貪嗔痴慢疑,是世人痛苦的根本,當一個人把這些從屬苦的根源全部拔除,便迴歸空境,即“中道”,也是每個人最初自性的狀態。也可謂之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平衡圓滿。

記得曾經閱讀過一則小故事:一位富翁熱衷靈脩,在他修為有成之後卻仍然住在當初的豪宅內。然而,這讓周圍的鄰居十分不解,隨即問他,“既然你道有所成,看破物質,為什麼還住在這座豪宅內,你這是修個啥?”

富翁也不生氣,客氣的回答道,“這個豪宅此刻對於我而言,僅僅只是一個容身的居所,在我眼裡它是豪宅或是草屋都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必要,我隨時可以脫離它。”

悟空和真空

結合上面內容,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真正放下心中執念和慾望,讓自己再度歸於平衡。住在哪裡,環境怎樣都已不再重要。

並且,執念和慾望放下後的悟性空境,因苦痛根源被全部拔除,使得源於靈魂的品質得以昇華。

它是純粹的喜悅,佛法稱為“極樂”。而喜悅與極樂的獲得來源於宇宙間一種最重要元素 - “無條件之愛”

當一個人去除心之五毒,進入“悟性之空”的境界,其實是把自己作為一個純淨容器,讓“無條件之愛”的最高頻率融入並充滿整個身體,並因此獲得最高等的喜悅和極樂感受。

接著,又經由此人,把這最高等的能量傳遞出去,祝福他人,恩澤萬物。

這才是空的本意,成為最佳器皿,讓無條件之愛的力量滲透,容納並順利流過。

悟空和真空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世間萬物皆無常,因變化不定展現世間美景;但愛卻屬恆常,而恆常意味著它亙古不變。

一個人可以放下世間一切,但唯獨愛不能。沒有愛,人將只是行屍走肉,沒有愛,任何生命都終將消失。

愛的能量並不可見,在視覺上等同於“空”;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它,每種生命,乃至萬物都會回應於它

所以,空,到底是怎樣的境界?

清空內心,消融執念,去除貪慾,成為最通透的器皿;以這樣悟性之空的境界,讓最高等的宇宙能量 - 無條件之愛,順利進入你的身體這個器皿,為你帶來執念和貪慾永遠無法提供給你的純粹喜悅!

空非空,愛常駐,生命才能繁榮不息!

感恩閱讀,深深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