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我們聊過青島的優越,聊過青漂的苦。一直忽略掉夾在中間的一個群體——青二代。

青二代——一種特殊的存在。跟隨長輩在青島出生、生存,卻又不能算得上傳統意義上的青島人!

隨著青島的發展,青二代這個群體也越來越大。他們有在上學的00後,也有剛剛踏入社會的90後,還有在青島拼搏的70、80人。

但關於對他們的誤解,好像從未停止過。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你是哪裡人?

-你是哪裡人?

-我老家是萊西的,但我是在青島長大的。

似乎無論是哪裡,打招呼的開場白都相似,總是習慣用一種【關切式】問候來切入。

“你是哪裡人?”、“你高中在哪讀的?”

在中國的人際交往裡,好像這樣的信息能拉進彼此的關係。

為什麼不直接回答是青島人呢?因為免不了又會被問一句,“青島本地人嗎?”。所以啊,為了節約回答成本,青二代普遍是這麼回答的。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家裡條件怎麼樣?

-你是青島人,家裡要拆遷嗎?

-……

-你家條件肯定不錯吧!

-……

脾氣好的就忍忍了,要是不高興了,直接給你懟回去了:

山西來的朋友,請問你家有幾個礦?

北京的朋友,請問你有多少套房?

……

本地人=有錢人、青二代=富二代,這是每個人先入為主的觀念。

怎麼說呢,在青島房價猛漲之前,幸好父輩們打拼出了一個定所,有些幸運的家庭還給子女們留了一套。因此青二代們就不用像“青漂”一樣,過著時不時搬家的漂泊生活。

拆遷也是。以前嘲笑山東頭、大麥島,拆完之後,身價蹭蹭蹭甩你幾條街。

可即使爆出了一大批的拆二代,可是大部分老青島,卻是守著自己的一戶小套房度日。

對於許多青二代來說,他們沒有拆遷致富的命運,只是溫飽有餘,富貴不足。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為什麼還要工作?

-“你家幾套房子?”

-“2套。”

-“土豪啊!那你還用出來工作?”

-“不然?你養我?”

在這座城市打拼的青二代沒有太多成為“富二代”的資本,他們也一樣在工作,一樣仰望著青島節節攀升的房價發愁。

同時,他們見證了青島的成長,更明白這座城市的日新月異和殘酷。

在青島轉一圈,發現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多了,而那些小時候住過的裡院和筒子樓已經消失不見。青島就是這樣一個城市,揹負著1000萬人的希望,義無反顧地往前跑。

將來會有多少個大型mall,依然是個未知數。跟不上新一線青島的腳步,就會被淘汰。

房價漲的令人心生絕望,今天覺得努力努力就能買得起的樓盤,明天過後,可能就只能仰望了。作為青二代,沒得選擇,沒有退路。一樣的拼命工作,一樣的買不起房。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關於青島話

-“你生活在青島這麼久,竟然不會講青島話?”

-……

“怎麼我覺得你說青島話怪怪的?”

-……

青島話是很多青二代的痛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說青島話了。一些人和長輩們交流的時候偶爾還會用一些土話,但是同輩之間經常都有人聽不懂。

現在很多家庭培養孩子說普通話,在平時的交流中,也都使用普通話。特別是上學的時候,普通話是一種儀式感的存在。

其實不是青二代的不會說青島話了,而是青島話一步步的在演變。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對這座城市的感情

-你想過走嗎?

-想過。

想要離開青島的原因有很多:

工資遠遠趕不上房價、物價上漲的速度;

很多人出生買不起房,這輩子可能就買不起了;

……

很多人留下來是為了生存,但青二代留下的意義遠不如此。

誰不是一邊嘟囔著要走,一邊又捨不得離開呢?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無奈也好,糾結也罷。作為這座城市的年輕一代,與青島共同成長,親眼見證他的蛻變,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

- End -

推廣合作微信/電話:18678990201

我们是青二代,不是富二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