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成爲一個文藝青年,泡在美術館裡感受大師的世界

也許你不懂藝術,也許你不學美術。

但是你肯定不會不知道莫奈和畢加索。

從莫奈到蘇拉熱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參觀地點:武漢美術館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9:00-15:00)

票價:免費(帶身份證入場觀看)

注意:15:30後停止入館,拍照的時候不可以使用閃光燈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說道畫展,只知道兩位大師似乎顯得有些俗氣。

然而大師畢竟是大師,奠定了一代畫作基調,

開創了嶄新的藝術先河,造就了不拘一格的寫意手法。

建築能把一個城市變大,而文化能讓一個城市變偉大。

如今,大師們價值7個億的真跡來到了武漢

我,當然不能免俗的去欣賞這些偉大的作品了~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從莫奈到蘇拉熱,從1805-1975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末,從現實主義-抽象主義

歷史脈絡的不斷行進,藝術理念和形式風格產生激變

此次展覽共展出

法國聖埃蒂安大都會現當代藝術博物館

中具有重要意義發展和革命館藏作品51件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說起莫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他是法國著名的“印象派”的創始人和領導者。

現在在武漢美術館其,

展出了“最珍貴的1/4”的圓形構圖的《睡蓮》。

這幅是,莫奈250幅睡蓮系列中唯有的4幅圓形畫之一

跟是聖埃蒂安大都會博物館鎮館之寶,

預估價值高達2億元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1.12《睡蓮》1907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畢加索,

是20世紀西方最有創造力的畫家。

他的作品如同他的生活一樣,

畫風多變,沒有絲毫連續、穩定,

如魔術般花樣繁多,變幻無窮。

這副的展品

屬於畢加索“表現主義”時期

“田園主義”時期過渡的作品。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7.23《靜物:壺、玻璃杯和橙子》1944年 )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畢加索兩幅作品《維納斯與愛神》,

這是畢加索和秘密情人的風流之作,

同時也是致敬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畫家

畫中維納斯的原型是他曾經的“愛神”

此舉是為了保護原作,防止藝術品因為長期暴露於

空氣、溫度、光照帶來的“傷害”。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維納斯與愛神》2幅)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鴿子是世界和平的象徵,

但其實這是始於畢加索。

在古巴比倫,鴿子曾被看作是愛情的使者,

此次將在 進行的展出的“和平鴿絲巾”

主要有“紅黃藍黑白”五種色調,

和平鴿形象也印在了絲巾的正中心,

同時也永遠印刻在了渴望世界和平的人們心中。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為人民的和平》1951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此次除了莫奈和畢加索的大師鉅作外

還有其他的扛鼎之作,一共分為3個版塊進行展覽

對風景的新感知

“現代性”是整個板塊最好的解釋。

法國大革命之後藝術家,紛紛開始關注身邊的生活。

所以在繪畫上,他們對藝術的追求

成為了表達主觀意志,遵從內心。

居斯塔夫·庫爾貝

作品:《古典田園曲或古典風景》1840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亨利·馬蒂斯

作品:《美麗島城堡》1896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阿方斯•奧斯伯特

作品:《孤獨》1904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阿爾伯特·杜波依斯-皮勒

作品:《穿白裙的女人》1886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似與不似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

西方繪畫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平面性、

幾何形不僅是對古典的抗爭,

更是體現了新的視覺關係。

阿梅代·奧佔芳

作品:《純粹主義靜物》1921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維克多·布羅納

作品:《Totintot項目》1942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維克多·布羅納

作品:《客觀的主觀性》1952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讓·赫裡翁

作品:《哥特式肖像》1945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迴歸純粹

西方現代藝術在探索後

迴歸純粹,回到最基本,

線條、形狀、顏色和材質之間的關係,

藝術家更注重探索藝術創作中單純創作的技巧。

阿爾貝託·馬涅利

作品:《繪畫G.G.(石塊)》1935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讓·杜布菲

作品:《虛幻的風景》1963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塞薩爾·多梅拉

作品:《新造型主義作品5-1號》1926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奧古斯特•赫爾賓

作品:《週四》1950年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看了這麼多,有沒有很心動呢?

快約上小夥伴一起去感受藝術的氣息吧~

假装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泡在美术馆里感受大师的世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