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避免孩子本該美好的時光,成為父母日後痛苦的根源!

誰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而面對無情的大海,誰都不知道下一秒和意外哪個會先到,特別是當你看手機時。

昨天最悲痛的消息莫過於黃島公安發佈的兩則微博:這幾天牽動無數人的8歲雙胞胎,竟最終確認雙雙遇難,兩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逝去,這消息太令人痛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20小時的苦苦等待卻等來了此生的最痛,每個幼小生命消逝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難以承受的痛。

惋惜悲痛之餘,我們不是要來譴責當事人的疏忽,而是要給我們自己敲響警鐘,一定要避免這類事情的再次發生!

01

首先我們要明白:

有些沙灘就是死亡的邊緣。

你永遠都不知道死亡和下一秒哪個先到來,特別是當你看手機時。

據孩子母親回憶,當時孩子在沙灘上玩,她坐在離孩子幾米遠處玩手機,玩一下手機,就抬頭看一眼孩子,再玩一下手機,再抬頭看一眼孩子,就在手機與孩子無數次的回眸間,悲劇發生了。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母親的疏忽自然是導致悲劇的原因之一,但更讓人後怕的是——孩子玩耍的區域並非正規海水浴場。

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這是死亡的邊緣,一旦被死神抓住,無力迴天!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很多人都不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

不是所有的沙灘都是海水浴場,

不是所有的沙灘都可以無憂無慮地戲水玩沙。

想必很多人都在海邊看過這樣一則警示,請別無視它的存在: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這些未開發的“野浴場”看似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湧動,地形複雜陡峭,海況變幻莫測十分複雜,不適合下海玩耍,更不能游泳,加上沒有正規浴場的安全措施,一旦遇到就是命懸一線。

在2017年7月8日的廣東陽江海陵島“野浴場”,先後8名泳客遭到海浪的襲擊,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失蹤。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在廣東的另一片海域汕頭南澳島,兩名外地遊客在非游泳區域不幸溺水身亡。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非泳區“嚴禁下海”的警示語絕非說說而已,你帶孩子去這裡玩耍,就等於讓孩子離死亡更近了一步。

所以請記住:

不是每個沙灘,都是遊玩浴場,

請別將孩子帶入“死神”的領域。

請敬畏大海,珍惜生命,杜絕在“野浴場”玩耍戲水!


02

海灘的“隱形殺手”,

你不可不知的致命離岸流。

國外研究表明:海邊約90%的溺水是因為“離岸流”,但其危險性仍不被眾人所知。

想象一下,當你躺在平靜的海面上,享受著和煦的海風、溫暖的陽光。

突然,一股無形的力量硬是要拽著你,瘋狂使勁地的要將你吸進大海深處,任憑你怎樣掙扎,它仍舊不依不饒。

是不是細思極恐?

是的,這就是“離岸流”,一股致命性海洋力量,即使在淺海區域也會出現。

兇猛的離岸流,是何方妖孽?

簡單來說,離岸流也叫斷層海潮、回捲流,是一股狹窄而強勁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於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

當人處於離岸流時,就會感覺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死死拽著他們往海底深處衝去!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離岸流是目前最危險的海灘殺手,是極易產生浪渦的危險之地,90%的溺水事故都因它而起。

·據美國救生協會USLA的數據,美國平均每年有超過150名海灘遊客因為離岸流而溺亡。

·2013年公佈的一項研究表明,澳大利亞因離岸流而遇難的人數超過了因森林大火、洪水、颶風和鯊魚襲擊而死亡的人數總和。

·在佛羅里達州,離岸流導致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暴風雨、颶風和龍捲風致命人數之和。

·中國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廈門椰風寨海濱浴場也是離岸流的高發地。

經歷過離岸流的人恐怕此生難忘!

首先,離岸流極其隱蔽,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它來得悄無聲息,讓人毫無防備。它作惡不論時間地點,會出現在任何天氣,出現在任何類型的沙灘上。

它很優雅,沒有一點浪花,很難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在地球的另一端,2018年1月的佛州巴拿馬城,34歲的Roberta和丈夫Bryan,帶著8歲和11歲的兒子,以及幾名親戚一起來到海邊度假。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正玩得開心時,突然有一股吃人的力量,想要把他們拉入深海,拼命遊向海岸的Roberta和丈夫回頭卻發現,兩個兒子被捲入了更深處,他們在那裡絕望尖叫著。

他們義無反顧地向兩個掙扎的孩子游去,當遊近時才感受到恐懼,無論怎樣划水,就是有一股力量將他們向外拽,此時他們已經精疲力盡。

在岸邊的警察跳水營救,但很快發現離岸流太猛,他根本遊不過去,於是岸邊的人手拉手形成人肉繩索,在夠著被困的一家人之後,用衝浪板把他們帶回了岸邊。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就這樣一家人在眾人的幫助下成功脫險,他們此生都忘不了這驚險的一幕。

離岸流堪比洪水猛獸

離岸流速度高達2米/S,這足夠將一個成年人在短時間內衝向海洋深處。

離岸流的強度和狀態因波浪、潮汐、天文、風力風向等多種因素而改變,所以不可預見。

一般來說,離岸流長度為30~50米,有的長達700~800米,寬度不超過10米,

由於水流速度極快,高達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續時間為2~3分鐘。這讓它擁有巨大的能量,就連海面上的救生艇也可能會被吞噬掉。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因此,一旦遇上離岸流,會十分危險。

2012年8月4日,韓國釜山,海雲臺海水浴場發生離岸流,前來避暑的143名遊客被水流捲走。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66名遊客被水流捲到70~80米以外的海域,在尋求救生員救助後,安全回到海灘。

其餘40餘名遊客在午間時被救,當天晚間時候,救生員再次救回了最後的30餘名遊客。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所以即使在腳能夠到的海底區域,遊玩也不是絕對的安全,一定要看住孩子,而且要分工合作,1個看1個,絕不讓孩子逃離視線範圍。


03

如何辨別“離岸流”,

請遠離白浪邊上深色海面!

離岸流這個無情的殺手,連會游泳的人都不放過,所以即使會游泳,也千萬別抱僥倖心理。

如何發現離岸流?

請記住這個殺手的四大丑惡面貌:

特徵一:深色水域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李銳表示:

離岸流往往攜帶大量泥沙入海,因此其水色與周圍水色相比會偏黃。

▼特徵二:碎浪少的水域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高級工程師李銳表示:

離岸流兩側會有波浪破碎(即白浪花),而離岸流上方沒有白浪花。

▼特徵三:被平靜水面包圍的細浪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特徵四:漂向外海的物品或者泛起沙子、泡沫般的海水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所以平時游泳,一旦遇到這種箭頭下面的這些情況,一定不要猶豫,趕緊上岸!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遇到離岸流要如何自救?

那如果不幸就在離岸流附近,我們要如何急救?

請迅速以平行海岸的方向往兩側遊,再借用兩側波浪的向岸推力游回逃生!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如何從離岸流中逃生更清晰示範圖:

雙胞胎溺亡:少刷5分鐘朋友圈,牢記海灘“頭號殺手”,遠離它

逃生中,請記住以下3點秘訣:

1.切勿逆流游回海岸,非常耗費體力,還是很容易被捲走。

2.若是遇到水流太大的離岸流,

無法側遊時,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順著水流方向游到流頭,再向兩側遊,藉助海浪的力量游回。

3.如果你不是專業救援人生,不要輕易下水營救被捲入離岸流的人,儘可能給予幫助漂浮的器具。

寫在最後

再次提醒,到海邊玩,無論家長還是孩子,切莫大意,特別是家長,務必看好自己的孩子。

避免讓孩子在海邊歡樂的時光,成為父母日後痛苦的根源!

也希望大家都能夠認清“離岸流”的危害,關鍵時刻可能會救你一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