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青春獻測繪——記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聖堯

來源 中國測繪宣傳中心

田薇薇 劉國建


不悔青春獻測繪——記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聖堯

王聖堯在進行遙感影像處理。

她是不辱使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率領團隊攻堅克難的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先進個人;她是孜孜不倦、善於創新,用汗水和智慧推動技術進步的新時代測繪蘇軍青年科技先鋒;她是模範帶頭、無私奉獻,用意志和品格書寫共產黨員風采的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行業年度之星。她前不久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她就是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遙感影像部職工王聖堯。

注重知識積累 業務素質優良

地理國情普查項目啟動之初,剛剛參加工作還不到一年的王聖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了解地理國情普查項目相關技術標準和要求,在短短3個月內就主動參加了地理國情要素提取與解譯系統軟件、地理國情普查基本統計等4項專業技術培訓,通讀、掌握了30餘項技術規定,將所有的要素代碼背得滾瓜爛熟,所有的技術要點都做到心中有數,幾本常用規範很快就被她翻舊了、磨破了。通過學習積累,她深刻理解了普查工作的重要意義,積累了豐富的知識。隨著普查項目的不斷推進,她一邊組織好項目組的工作安排,一邊與兄弟單位和部門保持溝通,同時不忘向分管領導及時彙報。對待後輩,她悉心指導,傾囊相授;對待技術指標,她反覆琢磨、精益求精;對待普查數據,她一屏一屏查,一行一行過,爭取把數據做到最好。在她的影響帶動下,項目組成員相互勉勵、群策群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在2016年全國第二個提交地理國情普查成果之後,2017年再次以全國第二的名次提交地理國情監測成果數據庫。成績的背後有她付出的辛勤汗水,更體現著她精湛的技術水平和深厚的知識積累,給單位職工樹立了學習的標杆和榜樣。

紮根工作崗位 無私奉獻青春

和很多80後年輕人一樣,王聖堯的身上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和幹勁。在普查項目開展到省級數據建庫和省級基本統計等重點、難點工作期間,由於時間緊、任務重、技術難度高,面對這些難啃的“硬骨頭”,王聖堯組織編制了培訓技術文檔10餘篇,開展技術培訓20多次,連續加班近2個月,除了晚上睡覺的幾個小時,幾乎沒有離開過生產機房。眼睛酸澀,滴一滴眼藥水緩解一下;久坐身僵,站起來做做廣播體操;同事們都稱她是一隻不知疲倦的小蜜蜂,是普查(監測)項目組的一顆定心丸。2016年底,她參與了江蘇省地理國情普查公報編制工作。期間,她認真地對地理國情普查海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完成各類對比分析報告21份,製作15個不同成果展示PPT,向各級領導彙報普查成果20餘次,力求數據精確、成果完美。2017年10月,《江蘇省第一次地理國情普查公報》正式發佈,獲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隨著地理國情普查任務的逐漸深入,她又主動承擔起江蘇省自然生態空間變化監測、2017年江蘇省基礎性地理國情監測數據庫建設與監測等多個相關項目,已經成長為地理國情監測“專家”,被江蘇省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授予專業技術帶頭人光榮稱號。

積極探索創新 推進事業發展

“冬去猶留詩意在,春來身入圖畫中”。王聖堯作為一名新時代“測繪蘇軍”的科技先鋒,積極投入到探索、實踐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中去,理論結合實際,撰寫多篇地理國情普查方面的論文《遙感影像GCP選取方法研究》《面向地理國情普查的地表覆蓋分類方法研究》均發表在國家級期刊《測繪通報》《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上。她研究的一種地形圖圖式質量評價方法專利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她負責或參與的項目多次獲得省部級獎項。工作中,細心的她憑著敏銳的嗅覺,從小處著手,善於發現問題,並尋求最佳解決方案。她針對以往開展地表覆蓋和地理國情要素的變化類型標識這一工序手段落後、效率較低,主動嘗試創新,不斷實驗改進,終於完成了要素提取自動標識技術,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大大提升了數據精度,現已廣泛運用於生產中。

過去的6年裡,王聖堯將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傾注在地理國情普查和監測工作中,在贏得了讚譽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她畢生追求的夢想。她為自己是一個測繪人、一個地理國情普查監測人而自豪。

(中國測繪報2018年8月7日第二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