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爆紅網絡的殺魚弟如今服毒自殺,你認爲究竟是什麼造成的悲劇?

富春一凡


唉,這是個正常事件,沒有什麼大驚小怪,也不必雞蛋裡頭挑骨頭!想當年在70年代沒有計劃生育時,誰家不是姊妹六七個,甚至12個?



殺魚弟姊妹6個,在前幾年屬超生,父母要接受罰款。在70年代極為平常。在姊妹6箇中,不一定都要學習好,都要考北大清華,不能都當合眾國秘書長。殺魚弟的殺魚就能有飯吃,也許比你上大學掙的錢都多。


孩子多了,自然不很嬌養。因沒錢讓他嬌養。殺魚弟肯定學習不行,不願用功,回校又回來了。有的孩子器物,自然父母要管教。這都很正常。

殺魚弟17歲了,都有叛逆心裡。殺魚弟喝藥想自滅,是脾氣太強,性格太傲。也與父母脾氣有關,與家庭環境有關。誰也願意當富二代,金錢大把花,美女隨便摟,吃喝不用愁,那可能嗎?

城裡有的一兩個小孩,小女孩學習不好,學校不讓考試,小女孩還想寫遺書自滅。現代社會盡量教育,放鬆環境,幹啥事不要硬逼。有的女人學習不好,也未考上博士,而一年能掙一兩億元,那麼我問,你博士一年能掙20萬工資嗎?這咋說?天下360行,行行出狀元!有時,咱並不比人家強!


苗萬平談情感


剛看到這個題目,說實話,我真不知道八年前有這麼一個小網紅,我首先想到的是17歲,正值上高中,喝百草枯,無藥可救,5毫升致命,離後悔的機會都不給你,難道又是受不了當今的教育方式,是成績不好還是學校不好,亦或是老師傷害了他?但接著看下去,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這孩子根本就沒有正經上過學。問題出在家庭教育上或者個人認知上。

作為一個一線教師,我看慣了對現行教育的批判,對老師的指責,而“殺魚弟”的過激行為是近年來第一例和學校教育和老師撇清關係的事件。

也許做為一線教師,我被質疑慣了,或者我堅信我只有資格質疑自己的教學水平,而沒有權利去指責別人,包括這孩子的家長,我寧願揹負是非不分的罵名,也不願一味指責所謂的教育方式當與不當。無論是學校教育或者是家庭教育,因為我最清楚現行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存在太多太多的問題。

我是語文老師,我有更多的機會和孩子們談心,多年來,我鼓勵我的學生,寫日記,寫真心話,寫對身邊的人和事的看法,想法,寫最真實的感受,我不是因為想探究學生們內心的隱私,我是想通過日記這一橋樑分析孩子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多年跟我的學生的交流中,我看到的青春期孩子們發映出來的最多的心理問題分為三種:

一、自卑心理

對自己極度不滿,感覺自己活得沒有價值,沒有樂趣,看不到人生的希望。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有逃避或厭世的心理。

二、抱怨心理

自卑心理是向內發洩的,而抱怨正好相反,是向外發洩的,他把對生活學習上的一切不滿,歸宗於別人,或是父母,或是學校,或是老師,覺得自己的生活中的不幸都是他們對自己的錯誤做法造成的。

三、報復心理

報復心理是在報怨心理的基礎上產生的,當積怨累積到一定的程度就會表現在“破罐破摔”的心理,表現為跟讓他不滿意的人(父母或者是老師)對著幹。

而這三種心理問題經常相輔相生,影響著一代青少年做出過激的事情來,然而慶幸的是,我們還有教育,家庭教育出問題的,學校或老師的教育會給予引導,幫忙解開痛苦的心結,而如果家庭教育和學校、老師的教育都是另自己不解的,我們還有大量的文學作品的引導,多讀些書,在人類思想智慧的結晶的燈光照耀下,總能找到上帝留給每個人的那扇窗,或者是我們還有朋友,有時候朋友的力量也足以讓我們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在,人生的樂趣所在……

然而,可憐的“殺魚弟”身邊只有父母和五個比他還小的弟弟、妹妹,只有幹不完的活,掙不夠的錢,無邊的生活壓力,沒有朋友,沒有老師、沒有書籍……當自己的心理出現解不開的疙瘩,當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樂趣,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機械的重複中,看不到更美好的希望,你讓他拿什麼來安慰自己,誰又能來拯救他?

雖然中國現行教育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沒有教育卻是萬萬不行的,起碼教育是我們萬千老百姓走得更高更遠的唯一橋樑,也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而青少年只有透過教育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通過聽取老師的教導知曉站在不同的角度、換位思考,心胸才會更闊,或者通過接觸文學作品,與書中各色人生交流,才會進一步啟發心智,成長為一個成熟負責、身心健康的人。


指尖教育帝國


我是一名中學老師,非常關注青少年的成長。17歲的少年,正處花季,如此就自殺了,讓人唏噓感嘆。我想就這個現象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這位少年在八年前,也就是八九歲的時候,因為在菜市場幫助他的父親賣魚,殺魚的技術嫻熟而成為網紅,被稱為殺魚弟。成為網紅之後,很多網友覺得他在這裡賣魚非常的可惜,於是把他給弄到了學校去讀書。到了學校之後呢,這個孩子又學習跟不上。後來又被他的父親這個可以弄到菜市場,繼續賣魚,以殺魚謀生。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加上週邊沒有朋友傾訴,他經常和他的父親吵架,賭氣。這次也是因為和家長鬧矛盾,因而想不通而自殺。從這個過程來看,這個孩子悲劇命運的造成與他的父親有直接的關係。

該讓孩子讀書的時候不讓孩子讀書,卻讓孩子去殺魚,到學校裡了,孩子課跟不上,又讓孩子回來殺魚。這個父親可謂非常不負責任。根本就沒有讓孩子讀書的想法,沒有按照孩子的成長規律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在孩子最適合學習最有可能對學習感興趣,最有可能把學習搞好的年齡段兒,耽誤了孩子。家長可能是為了生存,可能是為了讓孩子幫助一下自己,卻讓孩子過早地從事成年人所做的工作,家長是實實在在的使用童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使用自己的孩子也是做活兒,也是違法的。

古代孟母三遷,是為了給孩子選擇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第一次遷徙離開了墳地,因為孟子經常在那裡學別人上墳;第二次遷徙離開了菜市場,因為孟子經常在那裡學習別人做小買賣兒。第三次遷徙,孟子搬到了一所學校旁,因為在那裡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三遷,是家長為孩子付出的典型。對比孟母三遷,我們看看這個殺魚弟的家長,可為糊塗。不僅讓小孩子做那麼辛苦的工作,而且讓孩子做那種很血腥的工作,這對孩子幼小的心靈的成長是極不利。

宗教是講究禁止殺生的。認為殺生可以激發人潛在的惡,也就是說會讓人的內心變得兇慘。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宗教當中說,掃地恐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講的就是要保持自己內心的那種善良。這個殺魚弟在幼小的年齡就整天殺魚,在心智還不健全的情況下,就整天見到這種血腥的場面。很難說他的心靈不會受到摧殘。因此,我感覺他所從事的這個工作與他後來形成的心理的閉塞,自卑甚至抑鬱是有很強的關係的。當他叛逆期來到的時候,他不知道如何和家長溝通,家長也不理解他,於是產生矛盾,因此就造成了他的自殺。

從這個故事上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愛護孩子,就要給孩子提供最良好的教育環境,在她最需要教育的時候給他以最好的呵護。工作謀生可以耽誤孩子是不能耽誤的。耽誤莊稼,一年欠收;耽誤孩子,一生無成。我是一名老師,因此我非常關注青少年成長。如果你認可我的觀點,請關注支持我,我們一起為孩子成長搖旗吶喊,揚帆遠航。

我寫本文時,殺魚弟據說還在醫院接受治療,情況危急。腎臟受到了嚴重的損壞,已經進入尿毒症期,肺也受到了損害,目前正在接受綜合治療。此情此景,讓人揪心。我們只能祝願這個可憐的孩子,能渡過這場劫難,早日恢復健康。

為這個孩子祈禱祝福吧。


平原春秋


8年前,有人說網紅“殺魚弟”會成為又一個“李嘉誠”,也有人說“殺魚弟”會成為問題少年,8年後的現在,“殺魚弟”選擇了自殺。

8月3號晚上7點,蘇州市立醫院東區衝進來兩個神色匆忙的赤膊少年,醫生一問才知,其中一個男孩與家人發生爭執後,竟然一氣之下服用了劇毒農藥百草枯。更令大家意外的是,這名男孩,竟然是幾年前爆紅網絡的“殺魚弟”。


3號晚上,男孩被送到醫院後,儘管醫生採取了各種搶救措施,但情況依舊不太樂觀。蘇州市立醫院東區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郭小芙:“主要是作用於人的肺組織,讓人的正常肺組織發生纖維化,以致於肺無法發揮正常的吸入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的功能。最後慢慢窒息缺氧而死。”

其父親在隨後的採訪中稱殺魚弟是因為和另一家賣魚的發生爭吵,才喝下百草枯的。

顯然“殺魚弟”的自殺是一場悲劇,然而這場悲劇的幕後使者究竟是誰?

我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其父母。


一方面,家庭溫暖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天,家就是愛的港灣,顯然,殺魚弟沒有享受到港灣的溫暖,他常年跟隨父母居無定所,又生活在菜場這種人員混雜的地方,即使主觀上不願意,也不得不負擔起照看生意的“責任”。這種成長環境,幾乎很難讓他感受到家庭溫暖。


另一方面,“子不教,父之過”,殺魚弟的父母生活在底層社會,沒有太多文化,可能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但是至少應該保證殺魚弟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然而他們並沒有,父母思想的貧窮遠比物質的貧窮更可怕,殺魚弟的眼神與其說是“犀利”,不如說是“憤恨”。

隨著成長,殺魚弟遇到叛逆期,感受不到家庭溫暖,內心充滿憤恨,對生活又是無奈的他在喝下百草枯時內心應該是絕望的。

身為家長,每天我們都說自己辛辛苦苦是“為孩子好”,然而我們卻不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該如何為孩子好?多麼可悲的一個事實,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反思一下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係。


幸福媽媽的秘密


聽聞這一起悲劇,為發生這樣一起事件深感痛惜!這是一個敏感而又沉重的話題。

但無論怎樣我都覺著需要正視和麵對它。自殺行為不但危及自身生命,也痛苦到家人和朋友。

十七歲,正是每個年輕人的花季時節,而"殺魚弟"卻以一服百草枯妄圖匆匆結束自己短暫的生命,那麼,在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一個青春大男孩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面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我們無法瞭解他身上有著怎樣的創痛,但我們卻不難從他的生活經歷去回顧他的個人

成長。

在我看來,在他還沒有走完的三分之一的人生裡完全是一個悲劇故事,當所有學齡孩童都在就學的時候,他已經擔負起家庭生活的重擔。他的世界是灰暗的,無光的。

我無法想象他用怎樣的沉默和耐性去完成每一天在他心理上極其壓抑的工作。對比其它入學的身邊同伴,我不知道他內心是否像平靜的湖水那樣不起漣漪。

他應該很渴望上學,那樣才是他的快樂。可是,他是沒有快樂的。我不知道,他一個人靜默的時候,那種不快樂會不會時常傳染到他。作為父母怎麼可以拋棄自己的責任。

我是一個在外工作的人,儘管每天極其辛苦,但我心裡面從來不會抱怨,因為我有女兒等待我的撫養,我不可能讓她從小就缺失受教育的權利。她應該和正常的同齡人一樣享受屬於她的年齡的生活。

我不知道"殺魚弟"的父母有沒有一絲半點的愧疚心理,既然沒有能力供自己的孩子上學,為何還要讓孩子遭遇來自身體上的傷害?

我不知道十七歲的"殺魚弟"連這個社會正常的年輕人應當享有的天賦權利都沒有的時候,他的生命裡還有哪些是值得留戀的?

一個經常對孩子拳打腳踢的父親,沒有按這個國家正常法定的要求將孩子送學的父親,一個按照正常的成年人勞動參與家庭活動的自食其力的孩子。

我不知道這個家庭到底給了他哪些溫暖?或者,在他記憶裡從來沒有過溫暖。

他還有一個極其殘暴的父親,這個父親的暴脾氣甚至能夠差點將孩子的眼球打爛。這究竟是一個怎樣兇狠的人?

換是我,遇到這樣的父親,我會憤恨不已,等我漸漸長大了,我會和他對著幹,我已經能夠自食其力了,為什麼我還要遭受暴打和毒打?

我沒有就學的權利,家庭本身已經很對不起我。我個人的言行還要遭受嚴厲的監管,他們憑什麼管我?

我自己能夠掙錢養活自己,為什麼我還要遭受毒打,甚至父親的行為都快造成我失明的危險,

我完全不知道存在這個家庭裡有多少意義,我覺著我不該來到這個世界。

我來到這個世界,我沒有感受到父母對我的愛,我連正常孩子應該享受的基本權利都被剝奪,

我還是他們的孩子嗎?我是他們的孩子為什麼還要遭受這樣的責難?

大概,種種的心理因素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殺魚弟",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連自己的親生父母都對自己不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義。

父母本是自己人生的最大倚仗,最後卻成了心裡最大的悲苦,帶著這樣的苦是否要繼續存活下去?自己已經沒有了根本,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顯得一點都重要!甚至自食其力了還要百般折磨,這顯然是"殺魚弟"內心不情願看到的,所以,父親的任何一次嚴厲或者暴行都會直接引起小孩子奮起反抗的心理。

當反抗的次數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小孩子畢竟是依靠著父母生存的,當生存的路已經無法可走,應當獲得的正常人的自由權利也被剝奪,連一個靠都沒有的情況下,自己還怎麼活、

人生的命運又是那般悲催,重重心理因素積累之下,選擇結束生命尋求解脫顯然成就了最後的行為。

所以,在我看來,"殺魚弟"的行為完全是一種精神障礙,在他的精神世界裡,沒有一個好的社會氛圍,沒有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孤獨,無助,無望,猜忌和被歧視充斥著一個不健康的身心,最後才釀造了今天的悲劇。

對於這個社會,相信還有一些像"殺魚弟"這類情形的孩子沒法正常入學,同樣也擔負起一定的家庭生活責任,當他們擔負起做人該負的責任的時候,自然要求社會和家庭要賦予他們正常人的權利,當這種正常的訴求遭遇地抵制的時候,內心顯然是反感的,而家庭方面的規訓一旦過於嚴厲,自然產生逆反心理。

因為,我們真的沒法要求一個能夠同等付出且能夠自食其力的小孩還要生活在我們嚴厲的管轄範圍之內,因為我們自己都不願意遭受那樣的待遇!

青年是我們祖國的未來,儘管"殺魚弟"的行為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特例,但我們的社會和家庭一定要關注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而自殺行為又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故而,我們社會應該從各個方面去著手和關心年輕一代的未來成長,只要多關心,多預防,世界一定變得更加美好!


紅小影


這個男孩今年17歲的話,就應該是2001年出生的。我知道,2001年在我們國家,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一家生六個小孩絕對是超生了。看到他父母在菜市場賣魚,說明他們是從農村作為超生游擊隊來到城市的。

在我們老家農村,當年違反計劃生育超生的家庭,那可是要提心吊膽東躲西藏,到外面打工謀生的。而且超生的小孩沒有交完罰款,是永遠上不了戶口的,所以這樣家庭的孩子沒有上學,可能與違反計劃生育政策有關。

我記得前幾年夏天我回老家的時候,我們村有一個外出多年打工的人,回到村裡找村幹部,說是為孩子讀書的事要上戶口,孩子七歲了在外面漂泊了七年,沒有交罰款就上不了戶口,也就上不了學。我當時看到的情況是,他請求村幹部幫忙說好話,看能不能少交一點罰款,解決孩子戶口的問題。

這個“殺魚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到17歲,可想而知,他的童年是另類的童年,埋藏在他心裡的苦,外人又如何測猜得透呢?雖然他與他父親的爭吵是誘因,但深層次的原因,一定與他內心的孤獨封閉,再加上沒法和社會正常接軌的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家庭背景有關。

我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瞭解一點,至於說得對不對,還請大家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參與討論。


山人的生活感悟


殺魚弟的自殺究其原因,主要責任在於父母;在於傳統的觀念;在於父母的愚昧無知;造成了殺魚弟的慘劇。


首先,多生多樣給家庭造成了承重的負擔,六個孩子,在當今社會,確實撫養起來會存在太多的壓力,孩子勢必受不到教育,自身的負擔父母承受不起,在這種情況下,那就是犧牲孩子的教育,犧牲孩子的童年,自小孩子就沒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接觸的都是那種冷漠、被欺負、家長粗暴教育,在這種環境氛圍中成長,那在心靈上留下的積極向上的遠遠沒有悲觀可憐的多,當這種壓抑久而久之積壓,一旦爆發的時候往往就難以控制。

養孩子不是養羊,吃飽了就萬事大吉,沒有自己的空間,任由父母驅使,孩子總是需要自己的成長能力,而不是被強迫的指定。孩子不是陀螺,需要用鞭子抽打才轉,如果用這種觀念養育孩子,那將孩子視為什麼?


小小幼童,父母就讓孩子幫自家攤位殺魚,而這種孩子的行為竟然還被當成了一種廣告效益,輟學殺魚,孩子根本就沒有了所謂的一點教育接觸,沒有接觸知識的自由,只是為了家裡的生意,這一切都是父母對孩子造成的,追根到底就是父母的這種心理造成的。

傳統觀念害死人,那種養兒防老的觀念在很多父輩的心裡根深蒂固,一直惡性循環,造成了太多的影響。筆者親身經歷中記憶尤深的就是筆者村裡發生的事,筆者村裡鄰居一口氣生了五個姑娘,還沒有停止,當時計劃生育特別緊,鄰居為了要兒子,四處躲藏,那個時候那五個丫頭過的特別可憐,冬天沒有鞋穿,光著腳,孩子奶奶一個人照顧著五個丫頭,老大比老五大了僅僅六歲而已,當時孩子奶奶還要下地幹活,都是老大照顧小的,夏天奶奶下地,孩子渴了都是喝涼水,特別可憐,後來老六生下來了是個兒子,成了家裡的寶貝,一般趕集去買些零食都是老六吃,其他五個看著,久而久之其他五個都養成了習慣,好吃的給老六,她們不是說不饞,而是沒有,也不敢吃。這就是父母的養兒防老的觀念造成的,女兒在他們的眼裡永遠不能和兒子平等。

村裡還有一個例子,生了三個丫頭,當時就被計劃生育強行結紮了,從此他們家在村裡再也抬不起頭,所有人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一家人,認為他們家是斷根子,何其惡毒的觀念。

其實本事件中折射出的也是同樣的問題,六個孩子,那本身就是壓力山大,孩子自然不可能有良好的成長環境,也得不到良好的學習環境。早早輟學投身社會本身在孩子的心理就留下了禍根,只是爆發的時候是以何種方式爆發。

殺魚哥的不幸也是很多傳統觀念下農村或者說城市存在的不幸,這種不幸確實應該讓每一位父母深思,孩子的教育和成長需要被重視。


珞珈評論社


問:8年前爆紅網絡的殺魚弟,如今服毒自殺,輟學、生活壓力、心理封閉,你認為究竟是什麼造成的悲劇?

看提問,忽然想到了一曲詞:八年前,大禍從天降。在媒體的報道下,八年前殺魚弟成名了,因為他年齡小,殺魚懂技法,且身手麻利,大多人在為他鼓掌,讚賞他殺魚的功夫,不知大家考慮到一個問題沒有,熟才能生巧,殺魚弟那時還不到十歲,殺魚的功夫人人都稱了不得,這不是天生的,是他在無數次殺魚中磨練而成的,他還不到十歲呀,這說明殺魚是他童年的常事。

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一個本應無憂無慮的兒童,一個當屬於玩耍逗鬧的時間段,殺魚弟卻在為家庭生活拼命勞作著,他的快樂去哪了,他的心理感受會是什麼,這不是窮人的孩子早不早當家的問題,這是給他烙印上了什麼樣的人生感受的問題,是形成什麼心理的問題。媒體可能是讚賞他,人們也在誇獎他,就是沒從正常與不正常上去分析。

凡事不是偶然的,壓抑大了就會產生逆反心理,小孩把精力放在殺魚上,哪能投入到學習上,從小就為生活在勞碌,哪能沒有生活壓力,當看到自己的生活軌跡與正常的孩子不一樣,哪能不產生心理封閉。

殺魚弟服毒自殺的悲劇是發生在眼前,但這個悲劇的註腳在他從幼童拿上殺魚刀那天起,就有了毒性的漫延,我們當深思與反省。


楚人一丁952


殺魚弟實在值得同情,殺魚弟的遭遇,為廣大父母敲響了警鐘。

如何對待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把孩子當成什麼,這就是殺魚弟的父母應該思考的事。孩子服毒,能說沒有父母的責任,能說沒有父母的因素?小孟的父親,打罵孩子,常常採用這種極端的暴力來說事,這對於孩子是一種精神和肉體的折磨。

孩子還小,心智還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還很脆弱,這是孩子生長過程中的客觀存在的普遍性特點。可是,孩子的父親就這樣不斷打罵孩子,甚至把孩子眼球差點打壞。這麼狠,親情在哪裡啊?就是為了錢嗎?把孩子當成什麼了?勞工?苦役?掙錢的機器或工具?小孟父親該想想了!

殺魚弟還是孩子,心理很脆弱,禁不起折騰。

17歲,有很多道理還不明白,有很多世界上的事還不清楚,也不能意氣用事。小孟的行為,也顯得過激了一些。但是,作為一個孩子,還未到18歲,你能讓他負起什麼樣的責任?父母還是他法律意義上的監護人呢吧!而在他17年中,遇到的全是人生大事:輟學、生活壓力、然後又心理封閉,這些發生在一個孩子身上,本身就無法承受,家長不去為他卸下包袱,還以不恰當的體罰打罵作為最後一根稻草,父母之過,不可不說。

家裡生活條件不如意,應該是一條重要原因。

殺魚弟是家裡六個孩子的老大,就得能負重,就得多奉獻,就得給弟妹們作表率,這就是農村人的習慣性做法。但是,他畢竟也只是一個孩子,別把他的脊樑給壓彎了。現在有很多城裡的孩子,手機就得用蘋果,開車就得是寶馬奧迪等好車,吃飯講究品牌品味,衣著講求上檔次,還有什麼包包什麼的,常常在網上曬,讓別人來羨慕。比比殺魚弟,你們該有些覺醒。殺魚弟沒辦法,在父母的督促之下,只能放棄自己的學業,為家庭承擔責任,分擔壓力,因為弟妹還很多,得讓家裡都能過得去啊。

希望殺魚弟能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做一個積極向上的好人。

殺魚弟不容易,但是生活原本就是這樣,得高昂起自己的頭,用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改變生活,改變未來。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電視劇中,張大民和媳婦住在一個大樹下的簡易小屋裡,還保持著樂觀的精神。小樹問張大民,人為什麼會死。張大民說,好死不如賴活。只要沒有人讓你死,你就好好活吧。面對生活,我們需要勇氣,面對困境,我們也需要鼓勵。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活不如意的時候,這時候如同黑夜,而黑夜總會過去,別怕,挺直自己的腰桿,好好活下去,用自己的勤勞去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跟我學公文


我小時候也遭遇過家暴,我媽屬於性格暴烈且情緒不穩定的女人。說不定前一分鐘還情緒穩定,誰知道她內心做了何種翻滾,冷不伶仃就給我一巴掌,還不能哭。現在比起來,覺得我媽要溫順多了,至少她現在總覺得虧欠了我。

先看看這對父母,父親暴打兒子,有一次連眼珠子都要打掉了,我的天...!

留下三個點,讓網友說。

然而,她的母親卻說,長大以後,就沒怎麼打他了。請注意這半句:沒怎麼打她了。 這潛在的意思是什麼?我已經減少了暴打頻率了,你還想不通?我已經慢慢拿你當人看了,你還不自知?

可以想見,這位母親是多麼完美的繼承了傳統美德啊!愛丈夫、護丈夫、挺丈夫!

這哪裡是抑鬱症這麼簡單,事發的時候,孩子才十七歲!

這裡暴露了哪些問題? 孩子和父母真正意義上該是怎樣一種關係,從屬?法律關係?或者是基於血緣和愛的法律關係?

孩子作為一個未成年人,他的權益是否有相應的細則規定?該享受什麼樣權利,該遵守什麼,哪些方面堅決不能觸犯?

公務部門該扮演什麼角色?公務部門是否有層次分明的監管組織?是否有相關公益組織?當父母沒有能力再勝任父母的時候,該怎麼接管,什麼單位接管?是否有專項的支出?

是否真正的普法和惠民教育,整體在菜市場泡著,周圍的群眾眼睛都選擇性漠視?還是他們覺得自己管不著,沒權利管?

要反思啊!

大家也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