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麼意思?

譚孝生


“格物”的準確含義就是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


“格物”的“格”是一個動詞,不屬於常規用法,在“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這兩種特殊用法中,不難得知必屬“使動用法”,因此應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學》本文中是同時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之句。相應地,“物格”應當解釋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準確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義,應再進一步考慮“格”的名詞本義。“格”的名詞含義就是“格子”,這是用以將事物分門別類安置的工具;引申為動詞使用時,就不難理解有“分類”之義。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類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類”。這種解釋顯然不僅符合古文的語法,也符合我們人的正確認識規律。

此外,比如說像“格調”之所以是“格調”,正因為其“調”是被從庸常中被區別出來的,也就是說有“格”。而我們平常說的“品格”之“格”,也與“品”是同義的,也是在指分類。這兩個詞的用法,顯然也能佐證將“格”解釋為分類的含義是沒有問題的。

朱熹與王陽明都將“格物”差不多解釋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義,事實上這是將“致知”與“格物”的含義混淆了,這兩人的解釋都是不可取的。“格物”與“致知”是兩回事,前者是後者的基礎。“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則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觀察,去分門別類。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釋,也是應當解釋為“觀察”為妥當,對事物進行觀察與分類之後才能“致知”。

正因為王陽明不懂什麼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來格去格不出個結果,這是比較迂腐可笑的。這種行為屬於孔子所說的“思而不學則殆”。因為,“學”屬於自我觀察與向人求教的階段,而“思”屬於進一步的歸納、分析認識。因此“學”與“格物”對應,而“思”與“致知”對應。我們如果知道“學”與“思”的含義有這種區別,就會認識到孔子所說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超乎我們一般想象的深刻的,這與後世西哲培根開始倡導的關於“觀察與歸納”的科學方法論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建章看世界


“格物”一詞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完整的說法是“格物致知”。

《大學》並沒有解釋什麼是“格物致知”。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們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比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思想,兩人對“格物”的解釋完全不同。


首先我們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達到極致。


所以王陽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規範事物。



夢露居士


《什麼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就是規則,定勢,自然規律。也指對物的歸類,認識物的本質屬性。“格”有精準分析、定格、確認的意思。格物中的“格”字也有“定義”的意思,沒有定義和分類就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詞性來說,“格物致知”的“格”在古漢語中既作名詞又是名詞作使動用法。

□□致知就是指才能夠形成認識,構建知識體系,對事物具有系統性的掌握。也就是說“只有格物才能認知”。“致”指“以致、以能夠、使之能夠”,“知”指知識、認識、認知、明確、掌握、徹悟。因而只有格物才能致知,若不區分就不能形成知識體系。這就是“格物致知”的本義!

□□從認識思維邏輯來說,“格物致知”就是構建邏輯思維繫統才能認知事物,格有區分、區別之意,要嚴格區別才能清晰認識事物,形成知識體系!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分不清場合,分不清事物,分不清該如何說而隨便亂說就叫做這個人“無格”。人們習慣俗稱“格局”中“格”本指“棋盤”中的方格。“局”本指“棋盤”的棋局,棋的方格必須清楚,如象行田、馬行日、車行直,這是規則。“局”指全盤看清掌握,有格局的人指知道那裡可以走、那裡行不通,不會隨便亂走棋路,破壞行棋規矩,亂了分寸。隨時知道棋局的變化,預見未來局勢,看破棋局的發展趨勢,也懂得認輸,這樣就說這個人有“局”或有“格局”,否則就說這個人“無格”或“無局”,也有人叫做“破格”或“破局”。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分類和系統管理,物的分類管理習慣稱“一格一格分開不會亂”,建立材料管理庫,帳、物、卡對應。人的分類管理習慣稱為分清不同人才層次和階梯,建立人才檔案和不同的激勵機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就是建立EVA體系,設計對應和合理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崗位職責指標(PRI)……

□□從電腦管理系統來說,“格物”就是系統分盤,格式化管理。重裝系統有時就要“格盤”。因此,“格就是分類管理”。這就是“格物致知”的微言大義!(臨風詮釋)


把茶臨風


“格物”一詞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後從中有所得,總結出的規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陽明格物,以竹子為研究對象,在竹林中與竹對話,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終不得要領,直到後來龍場悟道,把平生所學全部用在了現實的實踐中,從而得出了陽明心學的精髓——“心外無物”,



對外境事物的判斷,都來自自己的內心,如何可以透過事物的表象,解讀出內在的本質,王陽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鑰匙,否則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頓“格”蘋果而知“萬有引力定律”,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具有全息性,透過千變萬化的外表外形,內在的規律只有一個,老子把它稱為“道”,萬物都是由道而生出來。

《黃帝陰符經》中說:“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也是再說人體小宇宙與外界大宇宙之間的相互關係,兩者相互融通相互影響。

說到根本是心念與外界客觀事物的關係,一群人的集約性意識,會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體的意識是合於天道的善良,那麼此地也會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經訓誡官吏:有的人到哪兒上任哪有災害,可見是人出了問題。



佛家的空性智慧談到,五蘊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現,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當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見,或許在啟發,或許再告知,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事兒,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決定什麼樣的遇見。


漢字在人間


科技科普促使人們養成理性思考和理性處理事務的習慣——凱騰聚知。

"格物"語出:《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關於"格物"的語意,先儒們已經從"字詞經注"給了很多的解釋。

也有先儒格物而致心瘋的案例。

今天看,如何理解"格物",分享一下個人見解:

1.格物:按照規範的程序觀察事物的變化,並規範的記錄;

2.格物:用規範的方法分析觀察的結果進行科學探究;

3.格物:對規範性的觀察結果進行哲學思辨,即進入修行狀態。

先儒們主要從事第三類活動,所以失心瘋正常。

哲學思辨需要豐富的社會實踐和一定悟性以及開悟的外部刺激。


凱騰聚知


格,有天格,地格,人格。起名上有講究這些天地人格的。對於人,有人格,品格。天與地有格與品格嗎?品格與人格又是什麼呢?品德,品行。綜合天格,地格,人格之格有道的意思。人在生存之中秉道而行,天是有道的,天道。世界有宇宙,天體中物體運動有運行規律。地也有道,人間萬物順時而生,順時而亡。人間也有道,正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但人怎樣行道呢?李白蜀道之難不只山高路險難行,也有人間世道艱難勝於蜀道難攀行。人生於物質之中,存於大自然的萬物之中。人在人群中生存,人常見人。人心難見。在遇到事情在個人經歷中體察世情不易。因此把心寄情于山水,梅蘭出菊,月鶴松雪。把內心秉行的道,通過對物的使用與寄情上,表達人內心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人要遵道,就要循道。認識物以明心,為己所用。就要研究物。因此人類發明漢字,搞發明創造,觀察事物屬性,物體規律,世界運行規律。通過對自然之物觀察與改進中,學習有益的,人物共通之理。增智養性,提高人的認識與德性。在生活在社會中更好遵道。

識道行道。人人之道不同。見詩識人,文如其人,大抵不差。內心秉正之人有魯迅甩筆為刀,內心充滿生活情,文中多日常。脫俗之人多高潔,陶淵明。灑脫的如李白的詩。愛民的如杜甫的文。把個人的情感,追求的人生走向,秉行的人之道在對物的體察中表達出來。格物致人,通過自己言物抒情向他人表達己心之志。格物,於觀察物理上表現自己的人格操守。


圃香


“格物”出自《大學》,對“格物”也有著不同的解釋。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北宋時期,《大學》一文的重要性得到極大的提高,基本上所有的儒者都要研究的經典,但是“格物”怎麼解釋始終是個問題。

北宋程頤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在程頤那裡,格物就是窮理,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把事物的道理弄明白。

朱熹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對“格物”的理解,受程頤的影響比較大,朱熹對“格物”的解釋被認為是“不易之論”,朱熹還補寫了《格物致知傳》。



朱熹把“格”解釋成“至”,有三層意思,第一層“即物”,就是接觸事物,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第二層是“窮理”,研究事物的道理。第三層是“至極”,就是把研究事物的道理,推至極處,就到達到了致知的境界。

這三層意思,通俗的說,第一層是從講客觀知識來講的,第二層是指認知能力,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第三層是指對事物的研究達到一定程度,“眾物之表裡粗細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對事物有著充分透徹的理解,推廣開來,成為人們判斷選擇的引領。

上述是程朱理學對“格物”的解釋,陸王心學對“格物”有著不同的理解。

陸九淵對“格物”在字面上的理解和程朱差不多,“格,至也,與窮字,究字同義,皆研磨考索,以求至耳”,但是陸九淵考察研究的不是外物之理(客觀知識),而是“吾心之理”,孟子‘萬物皆備於我’,陸九淵認為,只要把我心搞清楚了,萬物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王陽明對“格物”的解釋大體上沿著陸九淵的思路,他說“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正什麼?正“我們的心”,正所謂“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去山中賊就是“正心”。

從《大學》“格物”中講,王陽明對“格物”的理解是不對的,但是從哲學思想上講,王陽明的解釋能構成思想上自足圓滿的體系,一般認為朱熹的解釋是“不易之論”,是正確的。


我是一個小書蟲


要明白「格物」是什麼意思?首先要明白《大學》是一本什麼書?而要明白《大學》是本什麼書,又必須明白孔子到底是幹什麼的?

從根本上來說,孔子學問的核心是教人「心智系統轉換」,孔子就是一個教人「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練。

我們非常熟悉的儒學經典《大學》則是一本非常完整的,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教科書。從「心智系統轉換」的原理、方法、細節、過程都面面俱到……

《中庸》用今天的教科書分類來看,就是一本「心智系統轉換」的教輔書,主要是孔子對於在「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的講解。

《論語》則是孔子對弟子學習「心智系統轉換」的點評以及弟子的學習心得。

因此,我們要真正認識「格物」的意思,先要把這些大關係先理請了,然後在這種大關係中,來認識「格物」的真正含義。

「格物」其實是「心智系統轉換」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之一,這三大心智系統調整技術就是:「格物」、「誠意」、「正心」,請看下圖:

大家可以 仔細看一下上圖,這張圖就是《大學》內含的結構圖。

從《大學》的角度來看,「格物」是「誠意」的基礎,那麼,這個「格物」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回過頭來看一下,人的兩套心智系統。

我們平時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統,這套心智系統的特點是,依據已有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來看到事物。

換個角度來說,在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所謂的「物」,並不是「物」的本身,而是存在於人意識中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

所以,一個想要從第一套心智系統轉換到第二套心智系統,首先,就必須拋開自己的經驗、觀念、知識、偏見、預期,這就是「格物」的意思。

「格」字本身就有破除、打破的意思。

更多關於「心智系統轉換」的文章,請移步頭條號心智玩家閱讀相關文章

請關注心智玩家:揭秘重疊結構世界、還原中華源頭文化、體驗心智系統轉換


心智玩家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願意是研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要明確理解格物,需要從哲學的角度看待這個詞。如果這個話有點不懂的話,那麼應該體會一下我們曾經都學過的一篇課文。

《察今》“”故察已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與同耳。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嘗一脟肉,而知一鑊之味,一鼎之調。

這樣,這個格物致知就基本明白了,所以,格物就是對事物進行最深刻的研究。


慕容曉春


先說答案。

格物,就是將“物”的本質正確標識出來的意思。

換句現在的話就是:正確的認識世界。

格物,不僅僅是認識事物現在的樣子,更要認識到事物從何而來,因何而生,如何成長,又為何消亡。

出處

格物一詞,語出《禮記·大學》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木、夊、口組成。

木,本也;

夊,腳掌反象;

口,洞口;

格,有返本之意。

如何才能正確的認識世界,那就是要返回到世界的源頭,去完整認識萬事萬物無窮造化的根源,認識他們的生、長、成、亡。

認識世界

世界是如何而來的?

《道德經》代表的華夏道易思想認為是這樣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現象。

我們可以體察到的事物,感知到的變化,就出現了。

任何事物,任何變化,都根源於“道”。

因此,認識世界的前提條件,就是掌握道易的思想。

形而上的道易思想,在伏羲時代,演化出象數的思維,河圖洛書,便是對天道運行的符號標識,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黃帝的時代,文字發明了,華夏人用象形文字這樣的自然語言去擬合自然的生活,這是人文時代的格物。

所謂的格物,並不是隨便拉個框架,找個抽屜、格子,把事物往裡一塞,就萬事大吉。

而是要觀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還原事物本來的樣子。

為何格物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達誠意,達誠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齊家,以道齊家者可以以道治國,以道治國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格竹子?

不為也。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