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81周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正定保衛戰

廖運周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不久,日軍攻陷了保定,直逼正定、石家莊。同年十月,為了保衛石家莊這個戰略要點,阻敵南下,我軍組織了正定保衛戰。我所在的獨立第四十六旅參加了這次戰役。

這個旅的前身是西北軍的第二師,參加抗日同盟軍對日作戰失敗後,縮編為獨立第四十六旅,曾隸屬於徐庭瑤的第十七軍, 一九三六年駐河南,歸劉峙直接指揮。該旅旅長鮑剛,副旅長喬明理(後為辛少亭兼),參謀長吳實明,政訓處主任陳堯。該旅轄兩個團一個獨立營,第七三六團團長辛少亭,第七三八團團長廖運周。

七七事變發生的時候,我旅正在平漢線信陽武勝關地區構築國防工事。八月下旬,國民黨國防部電令我們,開赴北平南口歸湯恩伯指揮,增援第十三軍作戰。當我們到達河南彰德(安陽) 車站時,湯恩伯派員通知鮑剛:本軍已由南口撤至彰德補充休整。鮑旅即在彰德下車待命。湯看到這個旅陣容整齊,士氣旺盛,只是裝備太差(每連只有三挺輕機槍,步槍也都陳舊不堪),建議把這個旅與第十三軍混合整編。鮑剛表面不敢拒絕,心裡卻 很不情願。消息傳到下邊,反響十分強烈,一致反對分散補充,要求開到最前線打敵人。在此情況下,鮑剛迭電請示南京,同時派代表到開封向劉峙呼籲。就在這時,我軍部隊在保定抗戰失利,日軍沿平漢線南犯,無部隊抵抗,我方從保定撤退的部隊秩序混亂。面對這種情況,劉峙命令鮑剛率部迅速開往正定及其以北地區,佔領要點,滯敵前進,掩護我撤退的部隊,並配合第八十三師固守正定城,確保石家莊的安全。湯恩伯不得已把收繳我們的陳舊槍枝退還給了我們。全旅官兵擺脫了被分散補充的厄運, 實現了到前線抗敵的願望,無不歡呼雀躍。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九月二十五日,我們到達正定,駐紮在正定城東關及正定城北,新樂縣的東長壽車站,鮑剛旅長帶領我們由遠而近地視察地形。正定是石家莊的北大門,是座古城堡,城牆堅固完整,構築有半永久的國防工事。城外均是平坦的開闊地,城北有大沙河、磁河兩條東西走向的河流。正定與石家莊之間又有滹沱河天險; 河南面駐有我軍炮兵可以補充支援我正定守軍作戰。因此,守正定城,是保衛石家莊的關鍵,劉峙和林蔚決定固守該城,決策是正確的。對我旅來說,地形已決定這是背水一戰,加之官兵同仇敵愾,所以士氣十分旺盛,

視察完了地形,鮑剛派出掩護小分隊和收容小組,在東長壽車站和各渡河點,掩護並收容從保定退下來的官兵。這些部隊有的無人指揮,散兵遊勇,三五成群,潮水般向石家莊湧來,秩序十分混亂。劉峙、林蔚親自到石家莊視察,頗為不滿,命令鮑剛部在東長壽沿河設站收容。我們紮上了黃底紅字的“糾察隊”臂章,頭兩天就收容了一千多人。他們當中各兵種的都有,有帶炮兵觀測器材的,有帶新式武器的,花樣繁多。我們非常急需這些武器、器材,只好就便“借用”了,真是受益不小。

九月二十九日,劉峙向我們傳達了命令:據報,敵人河邊旅團配屬野炮二十餘門,坦克二十餘輛,沿平漢線節節向我進犯,有攻取正定、威脅石家莊之企圖。其先頭部隊已越過定縣,在大沙河之線活動。著劉戡第八十三師配屬兩個炮兵營,佔領正定車站,固守正定城;著鮑剛獨立第四十六旅,以一部在正定以北地區東長壽附近沿磁河之線,佔領前進陣地,阻滯日軍南下,其主力控置於正定東關附近為機動部隊。該旅歸劉峙直接指揮。九月三十日,鮑剛給我們下達了命令:廖運周的第七三八團在東長壽沿磁河之線佔領第一線前進陣地;辛少亭的第七三六團及旅部駐守城東關附近。我團官兵立即進入指定位置,挖掘前進陣地掩體和散兵壕。磁河南岸是道沙嶺,剛挖出個坑就被塌下的沙子填平了。 當地老百姓真好,沒用我們動員,就連夜趕編草簾子,拆門板,甚至把桌面拆下來給我們送來作擋流沙之用,軍民的確打成了一片。中秋節那天,老百姓還特地跑到石家莊買了月餅、柿子、葡萄,送給我們過節,官兵們非常感動。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十月一日,敵人一個大隊百餘人向我們發起進攻,被我擊退。十月二日,第八十三師調往娘子關,固守正定的任務由第三十二軍宋肯堂的第一四一師和我旅接替,我旅歸宋肯堂指揮。下午,敵人一個小分隊向我前沿陣地武力偵察,我們置之不理。十月三日,敵人在我東長壽陣地前沿升起了一個大氣球偵察我方情況,我們用輕機槍射擊沒有打掉,要求城裡炮兵發炮,又沒請動。上午十時,敵人向我們打來了猛烈的炮火。我們的工事被炸塌了,就利用叢柳、蘆蘋作掩體,繼續堅守。敵炮火剛剛停止,四五百名敵兵越過大沙河、磁河,向我們發起了進攻。我們立即登上山頭佔領有利陣地,給敵以很大殺傷。我們的陣地又穩固 了。十月四日,敵人先打來了一陣炮火,接著幾輛坦克向我們發起進攻。我們請求城裡的第一四一師和炮兵部隊向敵攔截射擊,他們卻以缺少炮彈為藉口,支援很不及時。眼看著讓敵坦克越過了我團前進陣地,敵步兵也隨著衝了上來。我立即命鮑汝灃的第二營向我城北關第二線轉移,李家鋅的第三營向我城東北角主陣地轉移。這時,一部分敵人向車站迂迴,被我團第二營擊退。當天晚上,一股敵人偷偷竄到正定車站西北面一個小村子裡,把駐在那裡等候轉移的我旅野戰醫院的一百多名傷病員和醫務人員,用刺刀活活給戳死了!我們得到這個消息時,敵人早己逃之夭夭。全旅官兵肺都氣炸了,憋足了勁兒,誓與敵人決一死戰,替死難的兄弟報仇。

十月五日上午,敵人又升起氣球對我偵察,隨即派一股步兵向城東北高地我團第三營陣地和城北關我團第二營陣地進攻,均被擊退。午後,大批敵人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再次向城東北高地我陣地發起猛攻,我團第三營被迫轉入城東門附近的預備陣地。下午的戰鬥更為激烈,敵人用密集的炮火向我城內轟擊,在城東北角轟開了一個三丈多寬的大口子,三百多名敵步兵從缺口進入城內,辛少亭團與我團第二營配合第一四一師把敵擊退。十月六日上午,敵人繼續集中火力向這個缺口轟擊,好幾輛坦克衝進了城內,與我城內守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又一次被我擊退。戰局處於拉鋸狀態。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戰事日益激烈,我們的部隊都中途撤退。六日夜間,第一四一師師長宋肯堂向我們傳達了商震的命令,著獨立第四十六旅接替第一四一師守正定城的防務。軍令如山,必須執行。是夜子時前,辛少亭的第七三六團已接替完畢。後半夜,第一四一師及守城的炮兵全部過了滹沱河向南撤去。我們曾電報請示劉峙,劉讓我們再堅守三四日。我們孤軍奮戰,又臨強敵,但官兵們毫無畏懼。鮑剛向全旅官兵作了慷慨激昂的講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要與正定城同存亡,為國捐軀,死也光榮!” 全旅官兵士氣大振。七日上午,敵炮火繼續轟擊正定城的缺口。下午,又以工兵開道,坦克緊隨,再次攻進了城內。辛少亭率第七三六團官兵登上平房頂與敵巷戰,把一束束手榴彈向敵坦克投去,把敵人打得懵頭轉向。老百姓主動給我們送水、送飯、送彈藥、抬擔架運傷員。辛團第一營和旅部特務連固守南門及城南關。敵屢攻不下,又向我城東南方向迂迴,企圖包抄正定城。鮑剛命令我帶第七三八團第二、三營,迅速轉移到城東南五華里處的大林濟、小林濟迎擊敵人。七日下午,我團一部分兵力到達那裡,其他兵力於八日到達。

我們剛到大、小林濟,旅長鮑剛、參謀長吳實明、政訓處主任陳堯和第七三六團團長辛少亭也趕到了。敵人炮火密集地向我陣地轟擊。吳實明和陳堯嚇得魂不附體,爬在砍倒了的玉米棵捆 上不敢動彈。鮑剛走上前去,嘲弄地說:“哎,起來呀!你們整天說要為校長(指蔣介石)效忠,怎麼忘了? ”吳、陳二人很尷尬地站了起來。鮑剛又轉身對官兵們說:“膽量是練出來的,不是天生的。對炮彈,躲是躲不開的。炮彈不長眼,卻專找膽小鬼炸。”說著,他向大家一招手:“跟我來,迎著炮火走,膽子就練出來了。 ”說完腰板筆挺地向前走著。辛少亭和我緊隨在他身邊,許多官兵也都跟著走了起來。被我們收容的從保定下來的那些被日軍嚇破了膽子的官兵們,也都鎮靜下來。不一會兒,敵人坦克在前,步兵在後,向大、小林濟發起了進攻。我團官兵登上老百姓的平房頂,與之展開了激烈的戰鬥。老百姓主動加入了我們的戰鬥行列,把從家裡拿來的棉被澆上汽油點燃,與我們一起向敵坦克上拋去。我們把能用上的火力都向敵人發射過去,又一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九日,我們又堅守了一天,由於兵力消耗太多,全旅四千多人損失了一半,其中校官死傷十多人,尉官死傷三十多人,加之武器裝備又差,正定城終於被敵人攻破。於是劉峙給我們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聽說我們要撤退了,正定的老百姓十分悲傷,老老少少圍了上來。一位老百姓含著眼淚說:“長官們,兄弟們,你們中秋節來,雙十節走,為正定流了血,鄉親們感激你們。我們備下了一點酒、菜,喝點、吃點吧! ”說到這兒,他已泣然淚下,官兵們也大都流下了熱淚。

隊伍正準備向南開拔,一大群老頭、老太太拉著一些青年男女趕了上來,有的還牽來了騾馬。他們跪在我們面前,抱著官兵們的腿,邊哭邊說:“老總,把我們的兒子帶走吧,不能叫他們留在這裡讓日本鬼子殺害!” “把我們的女兒帶走吧,不能眼看著她們留在這裡讓日本鬼子糟踏!” “把我們的騾馬帶走吧,不能留在這兒白白讓日本鬼子搶走!” “求求你們了? ”“求求你們了! ”真把人心哭碎了。本來我們還要作戰,不願增加負擔。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答應了鄉親們的請求,帶走了七十多名小夥子,三十多名姑娘,依依不捨地告別了正定。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第一四一師和炮兵南撤的時候,曾在滹沱河上搭過一座便橋。但他們南撤時,過了河就把橋拆了。老百姓幫我們選擇了一處河水比較淺的徒涉場,但仍然水深過胸,河底又盡是淤泥,稍一停頓就陷了下去,百十名官兵在敵人炮火下倖存了下來,卻喪生魚腹,令人心寒。夜裡,我們到達石家莊南面整頓了隊伍。劉峙電令我們三天內到達涉縣補充,我們遵辦了。誰知,政訓處主任陳堯給軍令部拍了一個電報說:我旅已完成扼守正定的任務, 但官兵傷亡殆盡。軍令部回電說:該旅傷亡殆盡,停止發薪。真是苦了我們。十月天氣已經很冷了,兄弟部隊都發了棉衣,我們還穿著單衣,更無經費。不久又調往山西,歸閻錫山指揮。他命令我們在東陽關構築工事並在此防守。十一月下旬,閻錫山在太原召開軍事會議,研究抗戰事宜。八路軍朱德總司令出席了會議,熱情地與到會的鮑剛握手,稱讚鮑是一員戰將。為此,鮑剛高興了好長一段時間。會後,閻錫山給我們撥來了棉衣和經費。十二月我們開到河南焦作,與張軫的豫北師管區、東北騎兵旅合編成了第一一〇師,不久便赴山東參加了徐州會戰。(王一泉整理)

(原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年5月一版一印之《七七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

【注】作者當時系第二十集團軍獨立第四十六旅第七三八團團長。廖運周(1903—1996),安徽鳳台廖家灣人(現屬淮南市田家庵區安成鎮)。一九二六年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一九二七年曾加入過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戰爭和南昌起義。後做兵運工作,任壽縣學兵團教育副官。參加阜陽和正陽關武裝暴動,任鮑剛師的連長、參謀,參加發動蕪湖兵變,任抗日同盟軍第二師九團團長,國民黨軍獨立第四十六旅七三八團團長。抗日戰爭時期,任一一〇師六五六團團長、三三〇旅旅長、一一〇師副師長、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炮兵學校校長兼黨委副書記,吉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等。

「“七七事變”81週年祭——勿忘國恥,警鐘長鳴」正定保衛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