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哪個牌子的竹升面好吃?

眉飛色舞50051661


竹笙面滿廣州都有,但正宗又好吃的貌似也沒幾家。找到一碗地道的竹笙面,這個執念在我心頭話說也有好幾年了。多番周折,經朋友牽線,我終於找到一位做竹笙面的大師,並將去到他的麵攤,看看一碗竹笙面是如何做出來的。

大師的名字叫李世林,他在廣州的荔灣湖公園經營著一家“竹園竹笙麵館”。早在幾年前,《舌尖1》就把他和他的竹笙面介紹給了全世界。有了這份背書,我對他很有信心。

其實見到李師傅以後我最好奇的是,廣州的公園老早之前就不許經營餐飲了,但為何唯獨他的麵館可以在公園裡做得風生水起?李師傅不無自豪的說:“這是三個區的區長一起簽名特批的!因為我在做的,是真正傳統的東西啊!”

寒暄幾句後,我冒昧的請李師傅親自示範傳統竹笙面的製作方法,李師傅欣然答應。

在李師傅的麵館前,他拉開了陣勢。但見他將一大袋麵粉倒在桌子上,將麵粉做成一個窩狀,接著捧出一大盆鴨蛋,一面跟我說著竹笙面與鴨蛋的必然關係,一面胸有成竹的往麵粉窩裡磕鴨蛋。

竹笙面當中用鴨蛋,似乎是從竹笙面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註定好了的。全因鴨蛋的蛋清比雞蛋的蛋清粘稠度、膠著度更高,且蛋清更多,而所有這些,都將服務於麵條的韌性,讓其口感更好。

隨後則是將一勺鹼水倒入其中。問到鹼水的配方,李師傅笑而不語,只說這是他的一款獨門秘方,而用這種鹼水做出來的竹笙面,會比在別處吃到的大有不同。

準備功夫做足,李師傅開始將它們混合在一起,喚作“搓粉”。按照字面理解,我本以為這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只需要把面和鴨蛋鹼水揉在一起就行。但李師傅的做法並不是我想象中的大開大合,反而是細心的把麵粉搓成小份,力求讓每一顆麵粉上都沾到鴨蛋。弄了好一會兒,雪白而分散的麵粉變成了金黃而團結的粉團。

隨後,為麵條命名的竹笙,也如同法寶似的被祭了出來。竹笙其實就是竹竿,廣州人愛討口彩,“竹竿”的“竿”字音近“幹”,以水為財的嶺南人自然不喜歡,乾脆將它換成與“升”、“盛”音近的“笙”了。

按照李師傅的說法,竹笙面的專用竹笙必須孔小,節密,這樣才有足夠的彈性,不容易的崩裂。

將竹笙一頭固定在案板上,略微墊高,然後將弄好的麵糰放置在案板上,人則去到竹笙的另外一頭,一條大腿跨過竹笙,另一條腿點地,不斷反覆的跳躍移動,讓案板那頭的竹笙不斷的對面團進行按壓,這就是竹笙面製作最為關鍵的一步。

經過反覆的按壓之後,麵糰逐漸成形,接下來就需要醒面了。而醒面要醒多久,則沒有一定之規,要參照天氣、溫度、季節、陽光等多種因數來決定,而能熟練的掌握這些變數,並將其納為己用,創作出一份最完美的麵條,則是李師傅最大的功力所在。

將發好的麵糰碾平、切條,李師傅用他自己的方式檢驗這次的作品是否完美。檢查的方法是,抽出一根麵條,一手掐著一頭,然後慢慢拉長,麵條並沒有應手而斷,反而是在被不斷的延長。李師傅這才表示滿意。至此,一份糅合了歷史傳承與匠人心思的、足以代表廣州麵食翹楚的“竹笙面”,算是完成了。

將完成的竹笙面投入滾水中,煮熟後撈起,過一次冷河便可食用。

我先選擇了一款“細蓉”餛飩麵。雖然麵條在賣相上並沒有什麼特殊,但是從它入口的那一瞬間,就已經讓我感受到了它的出類拔萃:麵條的口感完美的呈現了竹笙面應該有的“脆口”!當牙齒將麵條切開的一瞬間,斷裂的麵條在口中不斷跳動,滿口都在感受著它的動感!

如果你說口感還可以在別家麵店找到雷同的,那真正能夠體現李師傅厲害之處的,應該就是麵條的口味啦——他家的竹笙面,是沒有鹼水味的!竹笙面在製作過程中,為了提升口感,會加入鹼水,但是它苦澀的味道會讓一些人接受不了。

有種說法是,廣州麵店裡放的大紅浙醋不是用來沾餛飩餃子的,而是加到面裡祛除鹼水味的。而李師傅的出品則完全不用,全因他的秘方鹼水,能保持麵條的口感,但是沒有那份苦澀味。於是,在他家吃到的竹笙面,更多的是湯頭的濃香,以及最末那絲絲點點的麥香。

至於另一款豬油撈麵就顯得更家常了,不過是把面煮好後,撈入豬油與醬油。全賴麵條足夠出色,於是簡單的做法,吃起來依然有滋有味:豬油的濃香、醬油的鮮香,都彌補了麵食的寡淡,吃得我津津有味!

面足湯飽,和李師傅閒聊。李師傅表示,雖然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竹笙面,雖然已經名聲在外,但他仍然不滿意,他覺得自己的手藝還要繼續改進,不過這種改進,更多的是向前人學習,盡力的去還原傳統,將傳統味道在今時今日重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