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聯賽季前瞻:輿論環境最差,確實最讓我期待的一年

雖然有心理準備,但是卻沒有想到這個夏天的曼聯會如此“艱難”。這個艱難從表面來看,可以體現為轉會市場上的“虎頭蛇尾”,也可以體現在內部問題被媒體的放大,還能展現在將帥被放在了一個類似於“猶大”的輿論環境之中。畢竟,穆三年,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也是媒體刻意迎合、曼聯球迷擔憂、非曼聯球迷憧憬的策劃節點。

【轉會市場,滲透著主帥與管理層的“博弈”】

曼聯雖然在歷史上曾多次以創紀錄的方式簽下強援,但是放在歐洲層面並不是傳統的燒錢大戶。弗格森時代的曼聯,在後期已經難有轟動性的引援轉會,當然,這是多方面因素合力促成的。三德子從接手曼聯以來,他展現出的不僅僅是商業拓展上的才能,還有他對後弗格森時代每一位曼聯主帥的支持。也就是最近幾年,曼聯的轉會投入才出現了疊加式的增加。

在他的支持下,馬塔、費萊尼、馬夏爾等有“恐慌性”引援標籤的球員來到了曼聯;在他的認同下,范佩西、小豌豆等人也告別了夢劇場;也是在他的努力下,博格巴以創紀錄的轉會費加盟,桑切斯以高昂的年薪入隊。你很難給三德子貼上一個失敗標籤,因為,他在學習中有著足夠的擅長領域政績,在磨礪中有足夠的簽約給歷任主帥支持。

直到這個夏天!

曼聯賽季前瞻:輿論環境最差,確實最讓我期待的一年

在這個夏天,曼聯在世界盃前簽下了巴西國腳弗雷德,這是博格巴、馬蒂奇之後曼聯中場的又一個支撐式的引援。然後,除了瞄準未來的達洛特以及三門格蘭特之外,曼聯就在轉會市場上陷入了沉寂。這種沉寂讓媒體、球迷不滿,也讓此前甚少評論轉會的穆里尼奧開始抱怨。

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抱怨體現出了兩方面的博弈。一方面是三德子為首的管理層經過多個賽季的學習、磨礪,已經對球隊構架有了很高程度的認知,特別是曼聯的陣容在後弗格森時代展現出了多名球員的“高奢侈性(在特定戰術裡都是好手,在泛體系裡只是合格拼圖)”,害怕重蹈覆轍;另一方面是如今的曼聯縱有進步,但是依然沒有為球隊整體帶來一個足夠好的輿論環境。戰術單調難看,缺乏實質性的內容,讓穆里尼奧面臨批評的同時,曼聯管理層也有著足夠多的壓力。

簡單來說,就是三德子已經不是那個只會拉贊助的管理層大佬,而穆里尼奧沒有用足夠深刻的內容去“迫使”他 心甘情願的掏錢。

在轉會市場已經泡沫化程度很高的今天,繼續給穆里尼奧支持不僅增加了球隊的投入風險,也需要全方位的測評。邊後衛的稀缺以及轉會目標的高價,讓穆里尼奧在渴求的同時遇到了管理層的踟躕。夏季熱身賽中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這種博弈。穆里尼奧一方面在抱怨施壓,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球場上內容與勝負的改變去增加砝碼。對陣皇馬比賽中,下半場換人遲緩刻意穩住勝局,只是一個側方面的展現。

【管理層的進步,提升未來的同時也增加現在的風險】

雖然整體收入上無法在世界足壇成為無法撼動的第一,但是曼聯的團隊已經足夠出色,而且,是在最近幾個賽季缺乏足夠戰績支撐的情況下。

如今的曼聯在商業贊助層面已經有了一個成型的團隊(媒體披露,總經理阿諾德進行主導管理),而且三德子在轉會層面的角色是一個擁有一定否決權但是沒有主導權的人,說到底他就是一個可以否定主帥要求的操作者。另外,他在業務上的成功以及對足球認知的深刻,讓他開始全方位去規避風險,而穆里尼奧的曼聯兩個賽季以及這個夏天在球場上的表現,並沒有展現出一個讓他足以戰勝“投入畏懼”的內容。即便是有一定的新思路 與變化,三德子還需要斟酌,只是這個轉會窗口關閉時間的前提讓彼此原本足夠的時間忽然縮短,讓私底下的博弈被抬到明面上而已。而讓這個博弈明面化的核心表現,就是穆里尼奧對於出球中衛的需求,在連續兩個賽季簽下巴伊與林德洛夫之後還要買中衛,這很可能就是絕大多數人質疑穆帥人員選拔的一個佐證。

曼聯賽季前瞻:輿論環境最差,確實最讓我期待的一年

競技體育已經讓弗格森、溫格的傳奇不可能被複制,連實現歐冠衛冕的齊達內都在第三個賽季聯賽下滑後被媒體與球迷苛責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英國媒體在底線上與西班牙媒體並沒有高下之分,但是卻同樣能讓一個人瞬間從功勳變為罪人。

從替代性上來講,主帥與球星之間,炒掉主帥是一個相對低廉的措施(縱然違約金層面來看是一筆龐大的支出)。從投入產出比來看,只有球隊形成一個穩定且有著戰績、內容支撐的體系後,才會讓球隊管理層下定決心去投入(比如利物浦)。而且,這個投入的決定並不是從單個賽季結束後就開始,而是從賽季中後期就逐漸展開,而管理層的後手就是在任主帥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與體系捏合力去完成戰績目標,甚至是在其離任後能給球隊的繼任者留下一個何種框架。曼聯管理層肯定也會考慮這個層面,尤其是穆里尼奧前兩個賽季的高大化構建策略,並不一定適合後來者。

管理層對於足球認知上的深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沒有體育總監的不足,也能在後續選擇上給曼聯帶來更合適的領軍人物。而這種深刻認知在今天,也制約著穆里尼奧搏命一季的計劃安排。

本屆世界盃上,戰術鉗制達到了一個恐怖的程度,而打開這種恐怖封鎖的最有效手段,無外乎爆點的身體碾壓以及輪轉空間上的提速。連續兩個賽季高大化的構建,曼聯在整體的身體素質上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標準,而在爆點與輪轉尋求上也讓人期待(重點在下文)。如果能帶來足夠的人員與即戰力,曼聯並非不可能打出更好地內容,縱然有不可確定的因素在內,但曼聯的身份不可能持續無緣聯賽冠軍,豪賭還是值得。

【你在期待著什麼?】

期待什麼?當然是冠軍!冠軍需要什麼?需要合適的體系與球員,外加必須的運氣!

球隊的體系構建是一個複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基礎條件就是你的球隊需要有戰術辨識度。穆里尼奧這麼多年來,他成功的賽季裡防守都是最直接的辨識度,其次便是進攻端的速度。但是,在此前兩個賽季,這種辨識度的提速進攻總是戛然而止,這就說明曼聯如今沒有形成戰術的辨識度,更不要說成熟的進攻體系。

而從細節層面來看,曼聯的進攻左傾太容易被對手針對性的限制,而一眾需要球權在肋部很依靠隊友撕扯才能發揮的攻擊手,都沒有得到合適的空間去發揮。當瓦倫西亞年齡在增加已經無法完成前提的情況下,曼聯要想改善進攻,基準點是寬度的拉開。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曼聯擁有著高位轉移的核心選手(博格巴、馬蒂奇的高度長傳以及桑切斯的左側轉移),但是右側尤其是比賽中給對手的雙肋部壓制,在此前兩個賽季是稀缺的,這一點在夏季熱身賽前半部分的總結中已經提及。而在對陣皇馬以及拜仁的熱身賽後,曼聯在多位主力不在下的輪轉思路開始讓我有期待。

曼聯賽季前瞻:輿論環境最差,確實最讓我期待的一年

上圖中,林德洛夫出球找到桑切斯,然後桑切斯進行大範圍轉移找右側的達米安(右側前提的埃雷拉一直伸手要球)。這時候曼聯的站位變化是馬塔與拉什福德在兩個肋部進行壓迫(這是上賽季十分罕見的),這是一個讓人欣喜的變化。然後,埃雷拉、A-佩雷拉(拖後)、弗雷德(前提中路)的三角傳遞不出意外將是新賽季曼聯中場三人的站位模式,換為理論層面就是馬蒂奇拖後,弗雷德或埃雷拉拉邊,然後博格巴前提到中路。通過三中場的輪轉將球交到高位之後,再由後腰與出球中衛聯繫邊路,這時候桑切斯與拉什福德是站定左中位置。注意,高位的肖在直塞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把對手邊後衛帶到禁區弧的馬塔,還有一個是在前場右側的達米安。

我所期待的,就是這個輪轉體系所帶來的實際戰力變化。這也是此前兩個備戰期,曼聯第一次展現出了與此前不同的變化。

而從實際層面來看,林德洛夫兩次向前的傳遞展現出的就是穆里尼奧對於出球中衛的渴求。而且,在漫長的賽季裡,在左中衛上擁有兩個出球能力較強的中衛應該是必須的。另外,不管是埃雷拉還是馬塔的前提(夏季熱身賽對陣AC米蘭與皇馬十分明顯),曼聯都開始增加寬度的利用,這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基礎。

【你期待的,有可能看不到?】

媒體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曼聯內部問題被明面化,已經讓球隊的不確定性增加到了一個恐怖的高度。一個細節或是事件的變化帶來的蝴蝶效應往往讓人震驚,一旦賽季初期戰績不佳,曼聯的動盪將會以一個恐怖的方式席捲而來。現在媒體與曼聯對立面的苛責與捕風捉影,只是為狂歡積累素材,真正到來之後,對於曼聯的深層次影響會達到一個你不相信的程度。這個只需要一場比賽的失利,一個負面事件的引導即可。

認知上的侷限與主觀性,往往讓你無法對細微的事件給予足夠客觀的評定,何況是競技體育層面的穆里尼奧、三德子以及曼聯。曼聯在熱身賽中的變化,早就在萊斯特城的研究範疇之內,這種變化能否實現也充滿了問號。在很大程度上來說,18-19賽季是曼聯近幾年來最難的一個賽季。我淺薄的期待,也很可能無法實現。而很多對立面的人與觀點,你也有可能要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