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iPhone X會庫存積壓過多?

數碼員老李


iPhone X的推出算得上蘋果歷史上的大事件,這款梳著留海頭型的手機作為iPhone十週年紀念款手機,承載著蘋果和整個產業鏈巨大的希望,正因如此,包括蘋果在內的大量企業,把寶都壓到了這款手機上。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iPhone X並沒有成為市場的寵兒。

時過境遷,按照正常的研發節奏,新一代iPhone手機的驗證估計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整個產業鏈都在異常興奮地等待著超大規模的訂單,與此同時,他們也不得不一面憧憬著未來,一面提防著“事故重演”,事實上,經過iPhone X的事故,整個產業鏈都應該有了新的經營策略和方式,這未必不是產業鏈的利好消息。

從蘋果過去幾次的財報判斷,他們雖然遭遇了更強有力的競爭,但利潤依舊可觀,股價更是經常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也就是說,蘋果並沒有受到“高預期、低實際”的狀態影響,有一部分原因是,蘋果的精品策略,他們於銷售最慘淡的時候依舊沒有考慮降低價錢,連同iPhone8/8plus在內的三款手機,利潤率都因價格因素而給蘋果帶來滾滾財源,此外,蘋果也判斷出自己的硬件銷售已到瓶頸,雖然庫克堅持說未來智能機市場還有5000萬支的空間,但他們卻早已發力服務業,包括Apple care/Apple music/Apple pay等等,這個行業的利潤率高達63%,而且已經成長為蘋果利潤第二高的部門,總之,蘋果依舊是一個財務健康的企業,iPhone X的銷量沒有對其造成根本性的傷害。

蘋果健康並不意味著產業鏈健康,總的來說,蘋果是一家輕資產企業,他們依靠研發、設計、軟體、服務等相對虛擬的資產來支撐企業,但與其合作的供應商,則大都是重資產企業,他們需要準備土地、車間、材料和人力等資源,這些因素前期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能否收回成本,也基本決定於訂單的價格和數量。筆者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及,蘋果現在對於供應商非常強勢,每年都會壓低價格,美其名曰:提升競爭力,很多供應商都垂涎於蘋果訂單的數量,於是,不斷地在代工價格上讓步,寄希望於大量的訂單,以維持總體利潤不變,所以,iPhone X的訂單砍半,最受傷的就是重資產投入的供應商。事實上,因iPhone X預期過於超脫實際,一些零部件比如排線、膠紙、螺絲等等,供應商的庫存已經達到iPhone X的三倍以上,除此之外,供應商去年為應對iPhone X虛高的訂單,不得不提前準備了大量實實在在的生產資料,包括擴建廠房、招募人力,連配套的衣食住行服務都準備好了,但當iPhone X訂單回到現實之後,供應商只能看著人去樓空,還要對著數以萬計,丟掉工作的員工,苦口婆心地勸告人家:先回家收割麥子,等以後再回來找工作…

iPhone X的事故給了整個產業鏈一個血淋淋的教訓,筆者認為,這個事故有可能成為蘋果和供應商關係惡化的決定性分水嶺,事實上,2017年越來越多的供應商認為iPhone的訂單已經變成雞肋,一些信譽好的企業,如三星、臺積電、富士康等等,都可以通過調整來應對這種挑戰,但一些末流的廠商,剛剛入局就遭遇重創,他們甚至以“最後一刻不出貨”來叫囂蘋果,顯然,他們也就成為iPhone X坑裡的第一批亡魂。

顯然,蘋果健康的財報是蘋果自己的,供應商難以分到太多的好處,但蘋果保持健康對供應商來說,絕對不是壞事,只有這位龍頭老大保持健康,才有整個產業鏈東山再起的機會。而蘋果想要維護住如此平衡,勢必要談一些數理邏輯、商業策略之外的東西,比如同甘共苦,利潤分享,相互扶持之類的東西。


針對供應商積壓的庫存,蘋果承諾可以繼續在今年的新款iPhone使用,這意味著本年度的iPhone不會再有大的設計突破,如此承諾和背後的邏輯,對蘋果來說不是好事兒,畢竟,他們沒有辦法再熱炒Face ID和全面屏來吸引消費者,但對於廣大的供應商來說,他們則比較期盼這樣的情形,一方面,他們得以快速、充分地處理積壓儲存,讓整個資金的週轉狀況恢復到正常水平,另一方面,因市場趨於飽和,他們更希望iPhone Forecast是一個保守的量,而不是太過Aggressive的量,這樣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準備資源,從而避免類似iPhone X生產線大量閒置的情況再次出現。

因iPhone X出現了巨大的坑,未來供應商對於蘋果的訂單評估也會更加謹慎,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情報體系,通過專業人士分析iPhone的銷量,而不是一味地“吃掉”蘋果自己畫出來的大餅,同時,上下游的訂單狀況、設備和土地資源的限制,都會成為供應商有效的判斷信息,但總得來說,供應商目前,特別是一些適應能力較強的大型供應商,還沒有辦法放棄蘋果訂單,他們在面對iPhone銷量不穩定狀況的時候,更多地是提高自身的反應能力,比如此前準備設備需要3個星期,通過合理的調整,可以壓縮到2個星期,”不見兔子不撒鷹”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訂單虛高”所帶來的風險,另外,庫存體系勢必會成為每個供應商重點考慮的項目,既要滿足蘋果的需求,又不能積壓太多庫存,同樣需要快速的反應能力,事實上,狠角色最擅長的就是快速反應。

iPhone產業鏈締造了神話,世界上沒有哪一條電子產業鏈能如蘋果和他的供應商一樣,在高品質、巨大出貨量的狀態下,通力合作十年以上,但不得不承認,iPhone X已經讓這種合作出現裂痕,它所帶來的後遺症或許會永遠存在。


科技新發現


想要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可以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的頭條號:雷科技

-----------------------------------

日前,一家蘋果零部件供應商透露,由於蘋果對iPhone X過於自信,截止2018年6月,iPhone X大量庫存被積壓,幾近此前出貨量的3倍。這樣的庫存積壓量對於蘋果而言,是極其不正常的。畢竟蘋果一直都能對市場需求做到準確的預測,從而把控產量。

從蘋果此前的業績報告來看,也無法看出其受到庫存積壓問題的影響。根據蘋果發佈的第二財季財報,iPhone該季度的出貨量為5221.7萬部,增長3%。其中,在iPhone X的帶動下,iPhone第二財季營收380.32億美元,增長14%。

據瞭解,該數據並不全是已經組裝好的iPhone X,還包含各種零部件。與此同時,有消息人士稱,今年秋季新款iPhone將會帶來蘋果用戶的購買熱度,從而有效地清理庫存。另外,iPhone X零部件的積壓並不會對蘋果造成多大的影響,多出來的零部件大多都能用於下一代iPhone的組裝。

不過,即便現在蘋果出現庫存積壓,但一些供應鏈製造商並未因此拒絕蘋果的訂單,而是把該庫存問題歸因於全球智能機市場的萎縮。據統計,今年全球智能機市場的增速預計僅有4.9%,不及2015年創造的10%的一半。

此外,蘋果供應鏈製造商指出,他們之所以仍願意接受蘋果增加訂單,是因為此前已經見識到蘋果強大的庫存消化能力。

此前,也有消息表示,蘋果今年秋品發佈會將推出三款新iPhone,包括兩款OLED版本和一款LCD版本。產量方面,其首批將會生產2800萬部,第四季度將再增6300萬部,明年第一、第二季度則預計保持在4600萬部。

若該消息屬實,從這一產量來看,蘋果很快就能將這3倍積壓庫存給消化掉。同時,零部件供應商還會拿到蘋果更大的訂單量。


雷科技


提到蘋果iPhone X,也許你會想到一個“貴”,但卻也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手機界的標杆,如果可能的話,大部分人都想擁有一部iPhone X. 也的確是這樣,iPhone X雖然貴,但不影響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熱銷,給蘋果公司帶來了高額的利潤。根據蘋果公司發佈的第二財季財報,iPhone X的出貨量是5221.7萬部,增長3%,iPhone第二財季應收為380.32億美金,增長14%。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是由於iPhone X的價格太貴,在中國入門級的價格都在8316元,256GB高配價格9605元,導致其全球銷量與計劃相差甚遠,二是由於全球智能手機增量放緩,據統計今年的增幅預計只有4.5%左右,已經沒有前幾年那樣大幅度的增幅,可以說全球智能手機進入了換機階段。導致目前iPhone X庫存大量積壓,截止到2018年6月,幾乎是此前出貨量的3倍。

但是蘋果和業績反而沒有太大的擔憂,一是蘋果公司的全球消化能力太強,二是2018年9月新一代蘋果手機發佈會後,可以通過降價來消化,三是蘋果的手機,一般都可以銷售3-4年,比如iPhone 6s 是2015年發佈,至今仍然在蘋果官網掛售,因此iPhone X 未來還可以再賣2-3年。四是iPhone X積壓的不是整機,有一部分是元器件,這些可以給到新一代iPhone 生產使用。

雖然iPhone X的庫存積壓,並沒有影響到蘋果公司的業績,但是眾所周知庫存是快消品最大的敵人,前車之鑑,據傳聞蘋果公司今年會出廉價版的iPhone X系列.


數碼維度


iPhone X,出世以來,一直都備受爭議。

自從iPhoneX上線後,瞬間吸睛無數。你以為大家首先討論的是它的外觀又或是配置?你就太低估了iPhoneX的影響力了。價格成為其最大的“槽點”,外界表示它售價偏高很有可能賣不出去,但蘋果一意孤行,表示用戶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去享受更好的黑科技。

蘋果這話沒毛病,可惜這願意享受黑科技的用戶只佔了一小部分。iPhoneX還是面領著停滯的情況。加上現在整個手機市場是處於幾乎飽和的狀態,大家對換新機似乎並沒有之前的熱情了,更何況是換一個價格偏貴的產品呢?

之前臺積電公司的股價還曾下跌到6.3%,這和iPhone X訂單被削減的原因分不開,據瞭解,iPhone X訂單下降以及臺積電的庫存創下了歷史新高,估計芯片供應過剩量都沒有那麼高過。

當然,就如網友們所說的那樣,蘋果就算一直對外表示蘋果新機停滯,但卻從來沒有影響到蘋果自身的表現啊!此外,面對存貨積壓的情況,蘋果或許會參照iPhone SE的處理方式,畢竟蘋果也算是有經驗的老手了!不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