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拼多多憑藉一眾低廉商品的社交團購,用好微信紅利,攢足了人氣,一飛沖天,前段時間已在美國上市,且市值高達200多億美元,距離京東不再遙遠,而這距離其成立不過才三年時間。

其目標客戶就是以農村鄉鎮人群、二三線城市的家庭主婦等中低消費人群為主,這也是京東和阿里一直想要拿下的市場,比如阿里,就在村淘上投入了很多資源,沒想到被拼多多借助微信實現了後來居上。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對此馬雲自然不會善罷甘休,日前,支付寶首頁多了一個“每日必搶”,點擊進去,是這個樣子的: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事實上,這個每日必搶不是支付寶自有電商業務,定位為金融科技公司的螞蟻金服不會做電商,但支付寶作為中國最普及的App,一直也扮演著給阿里新業務導流的角色。這個電商業務是淘寶旗下的頻道在支付寶上面的一個優惠搶購小程序,欄目名稱叫做“拼團”。

從其推廣的品類和價位來看,都是中低端的熱銷爆款,採用團購的形式,價格相當有吸引力。這是阿里意欲進一步PK拼多多的嘗試嗎?答案是肯定的。

那麼,支付寶拼團的優勢是什麼呢?筆者試用了一下拼團,相對拼多多的優劣主要如下:

入口:

拼多多有自己的app,也成為了微信上面的一個小程序,對於老用戶或者知道拼多多的用戶來說,找到拼多多並使用它是方便的,但是要吸引首次使用者難免要藉助其他營銷手段,比如被詬病不少的誘導分享,砍價玩法。

拼團呢,上掛在支付寶首頁,憑藉在支付寶相對成熟的用戶群和流量入口,更加容易被新用戶發現。不過,也少了社交拼團的樂趣,後者正是拼多多強調的重點:Costco與迪士尼的結合體,黃崢說拼多多“貨找人”,也是因為拼多多的商品可以主動去到精準用戶(基於社交和個性化推薦)。

品類:

從目前看到的界面來看,大家都是以中低端的日用品為主,拼多多的商品更多樣,黃崢號稱拼多多有100多萬商家,雖然比不上淘寶的,但中低端商家數量,淘寶目前距離拼多多還是有距離的。

價格:

因為大家賣的產品並不一定是一模一樣的,所以說誰的價格更優惠,這個很難比較。

僅以抽查為例,筆者發現這個不倒翁玩具,在拼多多上,如果有足夠多人參與砍價,可以零元獲得,但是支付寶拼團則需要10塊錢,不過門檻比較低,兩個人就成團了。說得簡單點:如果你願意折騰讓人給你砍價,拼多多是比較便宜的;如果你追求省心省事兒,支付寶拼團更簡單。顯而易見,支付寶面對的人群,還是存量客戶,而已經使用支付寶的用戶,算是相對高階的網民。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用戶體驗

從上面這個不倒翁的例子來看,想要獲得拼多多的零元購,至少需要七個人以上參與砍價,而拼團只需要兩個人就可以達到團購條件。對用戶來說,拼多多太麻煩了。當然,很多用戶是不怕麻煩的,有足夠多的時間去消磨,只要能便宜,拉多少人多無所謂,筆者也曾被七大姑八大姨誠邀參與拼多多,說是幾分錢可以買三盒紙巾,錢是給出去了,後面就沒下文了,據說是要湊齊上百人才能達到團購條件,最後應該沒達到。

可信度

即使是第一次接觸拼多多和拼團的用戶,相信大多數人會選擇信賴後者吧。畢竟淘寶、支付寶已經深入人心,儘管淘寶商家魚龍混雜,但過這麼多年發現,信任體系已經建立,支付寶拼團沿襲的也是淘寶購物流程,登入拼團後,選定的商品就會出現在你的淘寶購物車裡,後面一切流程就走回淘寶的程序了,這是拼團相對拼多多天然的優勢。

支付寶上架“拼團”,沒有社交馬雲還能狙擊拼多多嗎?

不過,支付寶拼團最大的劣勢還是缺乏社交裂變能力,比如砍價模式,支付寶拼團如果做砍價,用戶分享到微信肯定會被封殺,所以做了也是白做。說回來,兩個的場景截然不同:

支付寶要獲取的是存量用戶,順便將流量變現,同時也希望可以推動平臺上的小程序生態的繁榮,讓用戶養成使用小程序的習慣進而增強粘性,這也是支付寶一直在努力的。拼多多最強的則是拉新能力,讓貨找人,事實上它也幫助中國電商行業培養了3.5億用戶,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觸電商,未來也可能會成為淘寶或者京東的用戶。

綜上,個人覺得阿里推出拼團,看上去是要與拼多多PK,實質上卻不在一個維度競爭,大家的出發點不同,面向的用戶群不同,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也不同。當然,拼團能不能成,還是要看阿里投入的意願和決心了,說不定拼團電商市場又會掀起一輪補貼大戰呢?馬雲和馬化騰的羊毛我們還薅得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