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叔岩「偷師」經歷,「趕不上老師一個腳指頭」

餘叔巖“偷師”經歷,“趕不上老師一個腳指頭”

​餘叔巖仰慕譚鑫培很久,可是譚鑫培就是藝不傳人,因此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據說譚鑫培總想把一生藝術心得傳給兒子譚小培,但費盡心機,兒子仍然學不像、學不好、老譚掃興之下,不願把自己的藝術傳給別人,就賭氣不收徒弟,就連他視若掌上明珠的愛女再三要求他傳授給女婿幾齣戲,他也不答應。可見,當時想要學譚拜師的碰壁者不計其數。

餘叔巖“偷師”經歷,“趕不上老師一個腳指頭”

餘叔巖曾任袁世凱總統府內尉官,與庶務司長有舊,那時譚鑫培被邀請演戲,總統府裡並沒有譚鑫培休息的地方,就在庶務司長辦公室裡暫時休息一下。餘叔巖當時就請他幫忙,讓譚鑫培請收為徒。譚鑫培因為不敢得罪庶務司長,答應收餘叔巖為徒,但是並沒有授徒的意思,只教給了兩出戏:《太平轎》和《失街亭》。後來餘叔巖為了把譚鑫培的藝術學到手,就到處尋師拜友,不恥下問,凡是和譚鑫培合作過的人,都成了餘叔巖的老師。《空城計》的諸葛亮就是他從和譚鑫培配戲的李順亭那裡學來的。

餘叔巖“偷師”經歷,“趕不上老師一個腳指頭”

即使是票友,餘叔巖也登門請教,慢慢積累了譚派藝術精髓,而且經過發展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曾對人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學戲也是一樣。我和老師(譚鑫培)學戲的時候,老師在床上躺著抽菸,抽高興了,作起來給講這個,至於講完了你怎麼理解,怎麼學會,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我雖然是老師的徒弟,但是上戲園子聽老師的戲,我還是要自己花錢。挺不是不能蹭聽,因為我學的是戲,我要指定坐哪個座位,從理想的角度看老師演戲。

餘叔巖“偷師”經歷,“趕不上老師一個腳指頭”

”這次在這個角度學,老師再演的時候,我又坐在另一個位置,所以自己花錢買票。我坐在座位上看老師演戲,全神貫注的看老師的做派,就幾乎像耳聾一樣,有時細心鑽研老師的唱腔,就只注意聽,而不去注意身段,甚至有時閉目或者低下頭細聽老師的唱白韻味,回來自己鑽研模仿,人們說我是老師的得意門徒,可是我覺得趕不上老師的一個腳指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