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8月7日,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舉行了一場莊嚴的儀式,為箇舊市健在的“抗戰老兵”一對一配備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為老兵們提供健康隨訪,開通就醫綠色通道,並且,每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醫院特邀了箇舊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周建龍,箇舊市政協委員、剛剛榮獲“時代楷模第16屆中國公益人物”的楊明,一起為抗戰老兵們頒發了就醫聯繫卡,並在當天完成了一次年度健康體檢。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1931至1945年,在這片我們深愛的土地上,曾經被日本帝國主義蹂躪,國土喪失大半,人民流離失所。在這個民族最為難的時刻,有這樣一批中華兒女,他們用怒火鍛造刺向侵略者的尖刀,他們用熱血化作滔天的怒潮湮滅了日寇的猖狂,讓中華民族的旗幟,在鮮血和榮譽中隨風飄揚。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楊連升說:“這是我們的英雄,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沒有走遠,今天,他們就來到了我們眼前!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院醫護人員,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楊連升在致辭中說:“抗戰老兵,你們彎曲的腰背,曾經挺立起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脊樑;你們滄桑的眼神,穿越了歷史的煙雲,卻仍不失堅韌和希望。當國家需要的時候,你們站立得最挺拔,最堅定。當今天你們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必須和你們在一起,感觸你們的溫度,呼吸你們的崇高,護佑你們的生命!”這就是醫院為箇舊市健在的抗戰老兵們配備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的初衷和目的。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據悉,配備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的幾位抗戰老兵,分別是:98歲高齡的劉少惠老兵,1937年入伍,中國遠征軍,參加騰衝戰役,腹部中彈負傷,與無數勇士浴血奮戰,不畏犧牲,使騰衝成為中國抗戰以來第一座光復的縣城;97歲高齡的侯中楊老兵,1937年入伍,陸軍通訊兵團電訊大隊,參加過中國遠征軍保山保衛戰;94歲高齡的李樹林老兵,1944年入伍,加入第一方面軍,1945年中日談判值班站崗,後開赴越南接受日軍投降,1950年5月,當選蒙自縣農民代表和民兵隊長,同年7月剿匪受傷;91歲高齡的繆焜老兵,1943年入伍,中國遠征軍,參加過密支那等戰役。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另外,還有95歲高齡的王章文老兵,1941年入伍,中國遠征軍,1942年5月隨部隊出征緬甸;95歲高齡的王炳秋老兵,1945年3月入伍,飛虎隊的翻譯官,也是周恩來總理關懷雲錫礦工肺癌防治之後,開展中美肺癌合作研究項目時的翻譯官,幾年前,年過九旬的他應《雲南日報》原總編輯、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會長孫官生之邀,藉助一部30倍的放大鏡,將英文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P-40型戰鬥機實戰記錄》的小冊子翻譯成一萬七千字的譯稿。而鮮為人知的是,王炳秋的老母親,曾經是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的圖書管理員。兩位老兵因暫在外地,不能趕回箇舊,醫院隨後將走訪和探望,把就醫聯繫卡親自送到他們手中。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2018年是抗戰勝利73週年,又適逢八一建軍節剛過,醫院黨員代表、廣大團員青年和醫護人員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既表達了向中國軍人的致敬,也深受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楊連升由衷地說:“抗戰老兵,是中華民族的恩人,也是我們的親人。”他的外公也是臺兒莊浴血奮戰的抗戰老兵,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抗美援朝。醫院團委書記蔣文康,以及參加此次活動的團員青年們紛紛表示,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更應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傳承老兵精神,腳踏實地踐行好“興國之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鑄就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國精神,實現民族復興大任,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雲南省老年舞蹈協會紅河工作站、箇舊蕎麥花藝術團的老師們,還帶領精彩的演出,有王萍的獨舞《沂蒙頌》,周廷文笛子獨奏、湯維揚手風琴伴奏的《我是一個兵》等,贏得了抗戰老兵們歡迎和現場一百多名醫護人員的掌聲。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箇舊“抗戰老兵”有了醫療服務保障專屬聯絡員

通訊員 趙俊峰 馬普華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