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生平唯一持槍照背後的故事

這張著名的照片,是毛澤東主席留下的唯一一張持槍照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指揮過千軍萬馬,卻極少配槍。

在井岡山時期,林彪要送他一支袖珍手槍,毛澤東拒絕了。

長征途中,毛澤東主席確實配帶過一支手槍,但他後來把這支手槍連同40發子彈一起送給了游擊隊。

1950年12月1日,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張持槍證——中華人民共和國甲字001號持槍證問世,上面寫著:“部別:中央人民政府;職別:主席;姓名:毛澤東”。

然而,這張持槍證上的槍證、槍號、子彈三欄全都是空白的,毛澤東主席根本就沒有領過應該屬於他的那支槍。

持槍拍照,毛澤東主席絕無僅有的一次,這背後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全軍大比武,精英聚北京

毛主席生平唯一持槍照背後的故事

毛澤東的這張持槍照拍攝於1964年6月15日,當時來自全軍各部隊的軍事技術尖子,匯聚北京,連續兩天在北京西山、陽坊和十三陵為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彙報軍事訓練成果。

在觀看了濟南軍區某部戰士高超的射擊表演後,毛澤東十分高興,他對身邊的人說:“把神槍手的槍拿來看看!”他端起槍仔細地觀看,又舉槍做了瞄準動作。

這一珍貴的歷史瞬間被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下來,從而留下了唯一的毛澤東舉槍瞄準的照片,同時也記錄下了1964年中國軍隊大比武的重要紀念時刻。

上世紀60年代,中央軍委發出“備戰全軍、增加全訊師、大搞訓練”的指示,到1964年,一個廣泛深入的比、學、趕、幫、超的群眾性練兵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當年,全軍大比武共分18個區域進行,參加比武的部隊和民兵達13700餘人,參觀比武的幹部達87000餘人。

大比武運動的開展,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掀起空前的練兵熱潮,使軍事訓練真正擺到了部隊中心工作的位置。

外患迫近,過硬軍隊哪裡來

當時在臺灣的蔣介石,一直想著有一天“反攻大陸”。借大陸經濟困難,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成立了由最高五人小組組成的反攻行動委員會。

他一方面狠抓軍隊訓練,仿照美國模式,組建一支“特種作戰部隊”,不斷向金門、馬祖等一些靠近大陸的島嶼增兵,並開始做登陸演習;另一方面也和美國保持密切聯繫,從美國購買大量武器。

臺灣方面不斷出動飛機,深入到大陸的內地,在雲南、貴州、青海、四川等地空投特務、散發傳單,對福建沿海地區進行轟炸。

美國的高空偵察機也竄犯中國領空,他們甚至制定打擊中國核設施的計劃。

緊張的國際形勢要求中國有一支軍事過硬的人民軍隊。

然而,此時的國內也出現了一些棘手的問題。尤其是部隊,自從朝鮮戰爭結束之後,戰事暫時平息。失去戰爭磨鍊的軍隊,部隊的實際戰鬥能力如何鍛鍊?

此外,部分軍官在思想上出現了一些偏差——強調軍官的權威,導致和士兵之間的距離拉大。

將軍當兵,許司令被稱“許老頭子”

面對內憂外患,一篇報道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

這篇報道講的是,昆明軍區的一位師政委,脫下軍官服,換上普通戰士的服裝,佩戴列兵軍銜,到基層連隊當起了一名普通士兵。後來,這位師政委與戰士們打成一片,把軍事訓練和思想政治工作搞得有聲有色。

“將軍當兵”、“下隊鍛鍊”等想法逐漸在毛澤東的腦海中形成。幾天之後在北戴河召開的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擴大會議中,毛澤東就軍隊問題談到:“我看所有的‘長’。軍長、師長等,都至少當一個月的兵,頭一年最好搞兩個月,有些過去當過兵的,現在多年不當兵了,再去當一下。”

這次會議後不久,毛澤東接見了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他握著許世友的手說:“世友啊,現在地方上規定每個領導幹部要有一段時間進工廠當工人,下鄉當農民,你們部隊幹部可不可以下連當兵?”許世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完全可以,堅決照辦!”

就這樣,許世友脫掉將軍服,換上士兵服,頭戴船形帽,肩佩列兵銜,和許多將軍一起,下連隊當起了一名普通士兵。連裡的戰士對許世友的稱謂不斷在發生變化:從最初的“許同志”變為“老許同志”,再到“老許”,最後甚至叫成了“許老頭子”。

除了許世友,空軍副司令成鈞、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瀋陽軍區司令員鄧華、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都曾下到連隊當兵。

將軍當兵,在部隊中引起極大轟動。相關數據顯示,自1958年8月至1962年底,下連隊當兵的部隊幹部共計77萬人次,其中將軍200多人。

全軍大比武的熱潮也在緊張的國際局勢下開始醞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