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金庸筆下,除了大俠、美女,以及與之對應的大奸、大惡,還有不少人屬於跑龍套的。

這些龍套裡,有一類人很有意思。

他們是典型的“江湖好漢”,強壯威猛、意氣風發、目空一切,而且往往是咋咋呼呼扎堆出現。

這些人,金庸賦予一種特殊扮相“勁裝結束”。

他們就是——勁裝結束的漢子!

1.

大家印象最深的,當是《鴛鴦刀》全書第一句話——

“四個勁裝結束的漢子並肩而立,攔在當路!”

怎麼樣?威不威風?霸不霸氣?

能有如此扮相的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我們很快知道,他們是“太嶽四俠”!

哈哈,一說這組合,估計許多金庸迷能笑出聲來。“太嶽四俠”分別是“煙霞神龍”逍遙子、“雙掌開碑”常長風、“流星趕月”夜劍影、“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

這四位,大俠之心常有,可惜武功平平、運氣更差,除了鬧出大量類似被自己兵器(石碑)砸到腳趾的笑話,好像沒幹別的什麼事。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2.

還有《笑傲江湖》開篇,也出現了這般大漢——

門頂匾額寫著“福威鏢局”四個金漆大字,下面橫書“總號”兩個小字。

進門處兩排長凳,分坐著八名勁裝結束的漢子,個個腰板筆挺,顯出一股英悍之氣。

看,又是勁裝結束的漢子!

令人悲傷的是,沒過多久,包括他們在內的整個福威鏢局上下,差點被青城派幾個弟子滅門。

3.

類似的漢子群體還有不少。

《碧血劍》中,張朝唐等人往袁崇煥遺部聚會的聖峰嶂去時,看到這樣的場景——

“只見沿途勁裝結束之人絡繹不絕,都是向聖峰嶂而去,肥瘦高矮,各色各樣的人都有,神色舉止,顯得都是武人。”

《笑傲江湖》中,令狐沖離開少林寺,途中遇到一批追殺向問天之人,只見——

“七八人自西方奔來,都是勁裝結束,身負兵刃,奔行甚急。”

這些漢子武功怎樣?有何建樹?

別問我,早忘了!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4.

除了以上群體,單個漢子也有“勁裝”打扮的。

像《飛狐外傳》中的商寶震商少爺——

一個二十來歲的英俊少年勁裝結束,鏢囊中帶著十幾枝金鏢,聽得那婆婆喊出穴道名稱,右手一揚,就是一道金光射出,釘向木牌。

像《雪山飛狐》中的陶子安陶少俠——

那人面目英俊,雙眉斜飛,二十三四歲年紀,一身勁裝結束,聽得曹雲奇叫聲,縱聲大笑,叫道:“看箭!”颼颼颼連響,三枝羽箭分上中下三路連珠射到。

這兩位水平又如何?放他那個小圈子還行,可一旦男一號甚至二號三號四號五號六號出現,他們只能呵呵了。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5.

“勁裝結束”的,不光有男子,還有女子!

《射鵰英雄傳》中,程瑤迦雖是未曾開口、臉先紅的閨房小姐,卻是武林中人,而且是全真七子之一的清靜散人孫不二的高足。

於是,程瑤迦便也大不同起來——

“只見房中共有七人,都是女子,一個十八九歲的美貌女子正在燈下看書,想必就是那位程大小姐了。

“其餘六人都是丫鬟打扮,手中卻各執兵刃,勁裝結束,精神奕奕,看來都會武藝。”

估計好些人初看至此,會覺得程大小姐是個貌似弱不禁風、其實武功高強的女俠。誰想,她此後三兩下就墜入歐陽克彀中,被人用大被裹走了。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好了,以上給出的“勁裝結束”的例子已經夠多。如果要給他們打個統一標籤,那就是“武林中的菜鳥”!

不信,回過頭看看,上面哪個不是如此?

可以說,“勁裝結束”幾乎成了金庸描寫菜鳥的標誌性語言。再讀金庸,你不妨留意一下。

其實,不光金庸,古龍筆下也有類似描寫。《多情劍客無情劍》中——

“喝聲中,五六個人一齊衝了進來,將窮酸秀才圍住。這幾人勁裝疾服,佩刀掛劍,看來身手都不太弱。”

這幾人是誰?黃河七蛟!

他們此後遇到的對手是誰?李尋歡!

金庸筆下江湖人士,最菜是“勁裝結束漢子”

哈哈,不用往下說了吧?

接下來自然是“老虎般闖進來的大漢們,此刻已像狗似的夾著尾巴逃出去了”。

江湖上勁裝結束的漢子,好像都是如此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