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一顆子彈比金子還貴,可以頂好幾個戰士的口糧

之前看關於一個文章網友們的評論,覺得很搞笑,有人說那個文章是瞎寫的,因為他看電視劇上我們士兵們的彈藥可是使都使不完的,隨便一把槍,就能打好久,當我讀到這個網友的評論時簡直是要笑瘋了,不知他是以一種反面的手法來諷刺那些神劇的無腦,還是真的被那些神劇所迷惑了,以為電視劇裡描述的,就是真實的歷史。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今天可以一起來看一下真實的歷史,看看當時的子彈真的是隨隨便便就可以打出,而且用也用不完的嗎?

抗戰時期,一顆子彈比金子還貴,可以頂好幾個戰士的口糧

先來說一下,抗戰時期的我們並不是十分的有錢,所以我們用的子彈大都是復裝子彈,也就是拿撿回來的彈殼,再裝上底火和彈頭製作而成,就算是這種子彈,也是供不應求,跟不上戰士們的需要。

而且因為技術有限,所以這些子彈又常常瞎火,即使這樣,這些子彈也是十分金貴的,不信?那我們先來看一個數據。

抗戰時期,一顆子彈比金子還貴,可以頂好幾個戰士的口糧

在民國初期時,一元也就相當於是一銀元。它可以兌換一千四百文,而那時的大米是二十文一斤,所以一元錢可以買七十斤大米,換算下來就相當於現在的一百二十多元。等到抗戰時期物價飛漲時,一元錢只能買八斤左右大米了。

而一枚子彈的成本是兩毛五,按最初物價來說,是可以買兩三斤大米的。我們也都知道,抗戰那個年代,糧食也是很珍貴的,所以子彈和大米的地位是不相上下的,後來八路軍提出的三不打原則也是出於這個原因考慮的。

成本也是比較昂貴的,除去經常瞎火的子彈,我們正常的一個子彈卻很難就輕鬆的消滅一個日本軍。

就算是這樣,我們每個士兵上戰場時一般也只會會發三到五發子彈,但這對於不管是怎樣一場規模的戰爭來說都是遠遠不夠的。後來士兵們專門想了一個辦法,把高粱杆子切到與子彈的長度一般,再放到子彈袋裡面,這樣就可以迷惑敵人,裝作子彈十分充足的樣子。這樣想一想,我們的戰士們是不是還十分的有趣呢?

抗戰時期,一顆子彈比金子還貴,可以頂好幾個戰士的口糧

就算是戰後繳獲日軍的子彈,也是很珍貴的,他們要犧牲一到三人,才能打死一名日本兵,所以不管是什麼子彈,都是不能輕易就發出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