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析」工作別被微信羣「綁架」,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熱點解析」工作別被微信群“綁架”,警惕指尖上的形式主義

熱點回顧

近日新聞媒體報道,基層幹部手機裡有很多微信群,甚至有的“被加”了120多個微信工作群。上級部門通過微信群佈置任務,“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幹部不堪其擾,應付微信群都忙不過來。

這是一則非常容易出考試題目的新聞,圍繞創新工作方法、基層、形式主義等內容。

比如:

1.基層幹部手機裡有幾十個工作群,你怎麼看?

2.微信工作群原本是為了方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但一些基層幹部表示,微信工作群容易誘發工作務虛不務實,你怎麼看?

3.針對,基層幹部工作別被微信群“綁架”這樣情況,你認為應該怎麼辦?

4.政府辦微信群裡通知,明天有個非常重要的會議,需要“一把手”參加,但是你微信群特別多,當天沒看到,第二天你們單位沒人參會被市通報,領導批評了你,你怎麼辦?

這些題目都是非常貼近實際,所以出題的概率非常高。

現在說說這個最近本的題目:

Q: 基層幹部手機裡有幾十個工作群,你怎麼看?

答題示範:

題目說的情況,在實際工作中非常普遍,微信這種“指尖上的辦公”,迅速便捷,大大提高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尤其現在辦公講究效率的情況下,更是減少了溝通成本,節省傳遞信息時間。

現代化辦公的現象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上級單位便於監管,不下鄉就能看到基層工作者的工作情況,同時更直觀的瞭解整體工作進展。另一方面也便於基層工作者在檢查時能及時提供自己的工作痕跡。

凡事過猶不及,過度依賴微信群也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一方面沒有上級部門的實地監督助長了一些基層幹部的不實的工作作風。只要下村定個位、拍個照片工作就能矇混過關、支應交差,而不是真正的沉下去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解決問題。

另一方面這不免是形式主義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從線下轉到了線上,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比如有的部門不再下鄉督查,而是要求在群裡上傳幾幅圖、幾張表,藉以“互評互鑑”;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也有這種問題,現在去下鄉,進村第一件事,不是去村委會佈置工作,而是先到掛點的貧困戶家去和他合個影,然後再找手機信號、找GPS信號,因為要手機扶貧APP簽到,上傳幫扶記錄和照片到APP裡或者到微信群裡。這叫:工作留痕。”

部分微信工作群“走形變味”,滋生和助長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變成基層工作人員的另類“包袱”和負擔,成為一種新的隱形“四風”,因此對此類問題必須加以整改。

第一、上級部門應聽取基層工作人員意見,出臺規定、細則,尋找微信工作群規則的最大公約數。上級部門“多接一點地氣,少一些套路”,不要讓幹部“從人民公僕,變成‘手機奴僕’‘微信工作群奴’”

第二、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活動,要求我們深入整治“虛、僵、躲、拖、腐”等不良作風,最大限度提升幹部幹事創業精氣神。

第三、精簡微信工作群,改變基層幹部被微信群“層層包圍”的現象,才能讓他們把更多時間用在群眾身上。

將上級政策與群眾最迫切的需要有機結合,有效的落實到群眾身上才是基層幹部的首要職責。“多接一些地氣,少一些套路”想必不僅是基層幹部的心聲,更是廣大老百姓心之所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