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把二胎當成命,我要不要生?

老公把二胎當成命,我要不要生?

甜蜜的大棗933

老公把二胎當成命,我要不要生?

01

後臺收到一則求助:棗姐,我今年45虛歲了,今年可能還有升職機會。老公有三個姐姐,就他一個兒子。第一胎女兒,婆婆一天沒管過。但他們卻一致想要二胎。我是堅決不願意,而且恨她們過去的重男輕女和撒手不管。現在肌瘤很多,醫生不建議要。但那個人覺得活著沒奔頭、沒意思。我該怎麼辦?希望聽旁觀者給一個清晰的建議。

讀者的求助,暫不正面回答,先來講一個真實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

圓菜今年36歲,結婚13年,女兒11歲。老公是獨生子,公婆開了一家門店,家境算不得大富大貴,但日常生活,維持在中等水平。

圓菜的父母和我是鄰居,經常吐槽親家愚昧。愚昧的根源是明明計生政策不允許,卻總追著兒媳婦要二胎。

公婆追生二胎,目的很明確,盼孫子。

圓菜堅決不生:“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重男輕女!”

二胎政策沒放開時,偷生二胎處罰挺嚴重,也是因為這個政策,圓菜的公婆雖然萬般不高興,倒也沒有太過分。

2015年,二胎政策放開了。這下,公婆拿到了尚方寶劍,天天追著圓菜要求生二胎。

圓菜老公挺喜歡孩子的,也願意老婆生二胎,但他和父母觀點不太一樣,只要有個二胎,無論男女都一樣。

圓菜還是堅決不生。

她堅持認為,一對夫婦一個孩兒是最佳搭配。女兒11歲了,剛不用太過操心,再生一個小娃娃,即便公婆幫著管,當媽的也是主力啊,她可不想再受這份累。

圓菜的父母支持女兒——兒女都是債,生那麼多幹嘛,有一個就行了。

有了父母的支持,圓菜更堅決了。

因為不生二胎,夫妻矛盾日漸激化,婆媳矛盾更是針尖對麥芒。後來,因為點不值當的小事兒,兩個人離婚了。

離婚不久,圓菜的前夫相親認識了一個未婚大齡剩女,很快結婚,一年後,生下一個女兒。前公婆並沒有因為又來一個孫女和新兒媳開撕,婆媳關係反而很融洽。據說,新兒媳已經主動表示,歇兩年再追生一個二胎。

公婆現在出門就誇新兒媳,雖然沒生孫子,但老人的心情能夠被兒媳婦理解,他們很欣慰。

再來說圓菜。離婚兩年了,合適的對象並不好找。同齡的男人大多家庭和美,年輕的未婚男,她又沒有搞姐弟戀的資本。前幾天,有人給介紹了個家境富裕的五十多歲的喪偶男,人家還嫌棄圓菜長得胖。

圓菜的父母現在四處託人給女兒找對象,再也不說“只生一個好”了。前幾天那個五十多歲的喪偶男,他們特別中意,一再追著介紹人表示,如果婚事能成,進了門閨女還能給人家追生一個。

看著圓菜父母迫切的樣子,我深深無語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寧肯給一個喪偶的老男人生二胎,非不給原配老公生?

我想,如果圓菜的父母預見到今天的一切,當初一定會力勸女兒生二胎的。可惜,事到如今,一切都晚了。

02

煙火家常中,經常聽到當媳婦的吐槽公婆重男輕女,很多人甚至就因為公婆重男輕女,堅決不願意再多生一個。

每看到這樣的女性,我都想問一個問題:孩子到底是給誰生的。

無論男孩兒女孩兒,他們的首先身份,不是公婆的孫輩兒,而是你的兒女啊。怎麼能因為公婆的觀點就不讓自己儘可能多生一個呢。

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兒子是溫暖軍大衣,怎麼都是好。二胎政策不放開,各種管理約束沒法生,現在二胎政策放開了,為什麼不生?

年輕的時候,老人們和我念叨,沒有兒子不行啊。我嗤之以鼻——愚昧,太愚昧了,新時代了,男女都一樣。

現在,我說句真心話,如果能兒女雙全,儘量還是兒女雙全吧。女兒有女兒的好,兒子有兒子的好,盡力了實在不能兒女雙全,那也無怨無悔了。

今年春節,大年初一的早晨,在樓下遇到鄰居大媽,拜完年沒說兩句話,大媽就開始感慨這輩子最後悔的事兒就是隻生了一個閨女。

大媽的閨女雖然同在一個縣城,但按照習俗,大年三十的餃子要守著公婆吃。

我安慰她:“兒子女兒都一樣。”

大媽眼圈發紅:“怎麼可能一樣,你看看咱這個樓上,有兒子的哪個不是熱熱鬧鬧一大家子,誰像我和你大爺啊,年輕的時候傻啊,總覺得一個孩子好,真老了才知道,哪怕倆個都是女兒呢,也比一個孩子強。”

大媽這些話,我到了這個年齡才真正懂了。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的那張照片《獨生子》你們都看到了吧。

老公把二胎當成命,我要不要生?

父母雙雙臥病在床,獨生子坐在兩張病床中間,左手母親,右手父親,沒有眼淚沒有哭訴,但獨生子女的艱難,躍然紙上。

很多父母年輕時信誓旦旦:我們老了去養老院,不拖累孩子;我們病了花錢請護工,不拖累孩子。如果哪個人敢和他們強調養兒防老的觀念,簡直恨不得大板磚拍死。

老了不指望兒女,這話從理論上說起來高大上得很,但是,人生不是隻靠理論就能幸福的。

某位讀者在一篇文章後面發過這樣一番感慨:年輕的時候,總想著退了休,孩子們過自己的小日子,我和老伴兒好好享受人生,到處遊山玩水去。當真過了60歲,才發現,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各種小毛病找上身體來,哪裡都去不了了。

養兒的確不只為防老,但當我們老得哪兒都去不了時,當我們離開工作崗位遠離人間江湖時,真正的幸福點,就一個:孩子。

我們身體有病痛躺在醫院時,所需所求,不是高價請來的沒有任何感情的護工,而是親生兒女的關心和撫慰。

如果還不能完全懂得這句話,請回身看看我們那已經老去的父母,他們現在對我們的感情,就是將來對我們對孩子的感情。

沒有人能做主得了自己的命運,更沒有人能做主得了自己的身體。“只生一個好”這種話,年紀輕輕手腳颯利的時候不用說,問問身邊的老人,她們的感受才是最真實最接地氣的。

03

再來說這位讀者的求助,先生把二胎當成了命,感覺不生二胎就沒奔頭了,這樣的狀況下,太太堅決不生,夫妻關係會好到哪裡去?

太太說自己有子宮肌瘤醫生不建議要,我覺得這個理由很牽強,子宮肌瘤可以做掉啊,我認識很多女性,都能做掉子宮肌瘤再懷孕,為什麼你不可以?

更重要的一點是,45歲的女性,再懷孕沒那麼容易了。也就是說,即便積極備孕,也不一定能懷上。

既然如此,幹嘛不先在語言上滿足一下先生?

答應備孕二胎懷不上,和連備孕都不同意,結果一樣,性質不一樣。

聰明女人是不會發這樣傻犟的。

強調婆婆和大姑子姐有重男輕女的思想,這個和你生二胎有關係嗎?即便她們有這種思想,你已經有一個女兒了,再生個兒子有什麼不好?即便懷孕成功生不出兒子,再多一個女兒也遠比一個孩子強。

恨她們重男輕女和當初不管?親,孩子是咱自己的。她們能管,我們感激;她們不管,我們不也自力更生把孩子養大了嘛。

一個面臨升職的職業女性,格局一定要放大,生活一定要拎拎清楚。

45歲的女性,能夠升職當然是好事,但是,為了升職放棄家庭幸福的可能,不可取。再怎麼升職,這個年齡的女性也已經明顯看到職業的天花板了。而且,二胎政策已經放開,生孩子和職場進步,沒矛盾的。

由來我一直強調女性要自強,很多人誤會只是賺錢上的自強了,非也。婚姻內的自強,遠非經濟獨立這一點。孩子,可心意的孩子是婚姻的定海神針,這才是一個家庭的中心思想。只會賺錢罔顧家庭中心思想,錢賺得再多,婚姻也可能不保的。

求助的讀者45歲,想來老公也年紀相仿。這個年齡的女性再孕不易,這個年齡的男性播種能力卻依然很強。如果一直這樣不通融下去,把二胎當成命的男人說不定就另闢蹊徑了,真到了那時,人家依然可以有二胎,您這裡呢,離婚再嫁或者單身到老?

放著好日子不過,何苦呢。

所以,聰明的做法是,口頭上答應下來,能懷上呢,就要,懷不上,口頭上也不要放棄。45不放棄,50歲也不放棄,55歲了,先生要放棄,太太還得和他急——生,堅決要生,你是獨生子,不給你生個兒子,我於心不忍,所以,再接再厲,加油生。

熬到先生六十歲,完全彈盡糧絕,有沒有二胎他都不會繼續吵吵了。

到了那時候,幸福塵埃落定,老兩口手牽著手看細水長流,多好。

04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棗姐是個孩子控,但這是現在的我。40歲之前,誰讓我生二胎我跟誰急,現在,46了,只有一個感覺,這輩子孩子生少了。

政策放開了,我還想生,可惜,身體不給力,生不出來了。

我頭胎生的是女兒,生完孩子還沒出院,婆婆來了。我媽見到人家一臉的對不起:“你看你看,生的是個丫頭!”

婆婆一輩子生了三個男丁,倒沒什麼重男輕女的思想:“親家母,我稀罕丫頭,現在這社會,小子丫頭都一樣了。”

雖然這樣說,內心深處,婆婆還是願意我再生一個的。三十六七歲的時候,意外懷孕,婆婆當時住在我家,緊著勸我把這個孩子生下來。那個時候,計劃生育還很嚴格,超生要罰款還有可能開除公職。當然,最主要的,是我壓根就不想生二胎。

不想生卻不明著說,轉而問婆婆:“罰款你交嗎?開除公職你能養活我嗎?”婆婆立刻不開腔了。

我得意洋洋的去醫院做了人流,十年之後的現在想起來,悔得腸子都青了:怎麼那麼傻缺呢,如果那個孩子留下來,現在都上小學了啊。

婆婆不催我生二胎,親媽卻一直和我沒完沒了,每次說這個話題,我都煩死了,次次都懟她:“獨生子女時代,一個娃的多了去了,你咋這麼愚昧呢。”

我媽氣得恨不得給我兩巴掌:“到老了再想生都生不出來了,那個時候後悔就晚了。”

我脖子一梗:“才不後悔!”

說服不了親閨女,我媽就去遊說女婿。男雙魚先生兄弟三個,只有他是個女孩兒,這傢伙骨子裡也有點重男輕女,所以,我媽一鼓動,他立馬揭竿而起,吵吵著要我生二胎。

我眼睛一翻:“二胎我是不生了,你實在想要,離婚另娶吧。”

一句話被噎到那裡,男雙魚先生再也不吭氣了。

這麼堅決的一個人,現在卻成了二胎政策的積極擁護者,何也?生活踏踏實實的教育了我。

父親生病住院那一年,12個月,每月最起碼在醫院裡住兩個禮拜。我和弟弟,每人三四天的來回倒班。雖然辛苦,可家裡家外以及工作上的事情,都還能撐得過去。如果我是獨生女呢,一個人見天這樣熬著,早就垮了。

同病房的,不是沒有獨生子女的,太重的病情的,請了護工不算,還把各路親戚都召集來。但是,親戚畢竟是親戚,幫著伺候一天都是人情。而且,支使起來也不落意。

病情不嚴重的,只有老伴兒一個出出進進,孩子忙工作忙孩子,只能偶爾過來探視一下。

這種狀況下,父親這個有兒有女24小時身邊不離人的老頭兒,成了病友們的羨慕對象,誰都說他有福氣。父親自己也心情極好,偶爾老孃要去醫院替換我們,他先堅決不同意了:“你娘不如你們細心,別讓她來。”

陪伴父親那段時間,他反覆和我念叨:“看到沒,一個孩子真的不行的。”

看過千家萬戶的病房悲歡,我過去的觀念完全改變了。

不讓生或者生不出來,那是沒辦法,能生卻不生,這是真糊塗啊。

老公把二胎當成命,我要不要生?

琴臺:《讀者》《意林》簽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